神经细丝酸性蛋白在泪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王磊峰,朱素芳,黑 砚,肖利华
【关键词】 ,,泪腺腺样囊性癌;神经细丝酸性蛋白;嗜神经性侵袭性;雪旺细胞分化
[摘要] 目的 研究雪旺细胞标记物神经细丝酸性蛋白(GFAP)在腺样囊性癌有嗜神经性侵袭组与无嗜神经性侵袭组中的表达的差异,旨在进一步探明泪腺腺样囊性癌嗜神经性侵袭性生长的机制。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GFAP在28例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有嗜神经侵袭性生长组中的GFAP阳性表达率较无嗜神经侵袭性生长组呈升高趋势(P<0.05)。结论 泪腺腺样囊性癌的嗜神经性侵袭特性可能与肿瘤细胞中存在着雪旺细胞分化有关。
[关键词] 泪腺腺样囊性癌;神经细丝酸性蛋白;嗜神经性侵袭性;雪旺细胞分化
Expression and significance of GFAP in lacrimal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Conclusion The Schwanns cell differentiation may account histologically for the neural invasion of lacrimal gland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Key words] lacrimal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GFAP; neural invasion; Schwanns cell differentiation
在恶性泪腺上皮性肿瘤中,腺样囊性癌最为常见并且恶性程度最高,由于复杂的局部解剖,加之腺样囊性癌具有浸润性生长和嗜神经性侵袭的特点,手术无法保证切除所有肿瘤,比较棘手[1]。腺样囊性癌嗜神经侵袭生长的特性,常导致患者出现疼痛、麻木等周围神经受损症状或体征。并且由于肿瘤细胞易沿神经生长,使得手术切除范围非常不易掌握。泪腺腺样囊性癌的嗜神经性侵袭性生长的特性是目前腺样囊性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有学者推测腺样囊性癌细胞发生雪旺细胞分化可能是腺样囊性癌嗜神经侵袭的机制之一[2]。常见的雪旺细胞标志物有S-100蛋白、神经细丝酸性蛋白(GFAP)等。本研究检测了GFAP在腺样囊性癌有嗜神经性侵袭组与无嗜神经性侵袭组中的表达。目的在于探讨泪腺腺样囊性癌嗜神经性侵袭性生长的机制。最终有利于临床医生对腺样囊性癌的嗜神经侵袭特性采取更有效的针对性手段,控制腺样囊性癌的侵袭和复发。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武警总眼眶病研究所2003年2月~2005年4月手术切除腺样囊性癌患者28例, 年龄25~81岁,平均46岁,男13例,女24例,男女之比为1∶1.85。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及组织学观察有无嗜神经性生长分为嗜神经侵袭组(15例)和非嗜神经侵袭组(13例)。结合临床上是否有神经受损症状及HE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有无瘤细胞包绕神经判定肿瘤嗜神经性的有无,若满足上述两种条件中的一种,则判断为有嗜神经性[3]。患者术前均未行放、化疗。所有标本经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常规脱水、浸蜡、石蜡包埋、行2 μm连续切片。切片经苏木素-伊红(HE)染色后经高年资病理医师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参照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对泪腺上皮性肿瘤分类标准进行病理诊断。
1.2 试剂 鼠抗人GFAP单克隆抗体美国Santa Cruz 公司产品,SP试剂盒,DAB显色试剂盒均购自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开发公司。
1.3 GFAP染色阳性结果的判断 GFAP定位于细胞质上,细胞质内出现棕色颗粒为阳性。
2 结果
2.1 腺样囊性癌的嗜神经性生长 28例腺样囊性癌,有13例腺样囊性癌经HE染色后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和临床病例回顾都未出现神经受侵表现。共有11例在HE染色后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出现瘤细胞包绕神经现象(见图1),通过病例回顾,有12例出现疼痛、麻木等明显的神经受损症状。因此共有15例腺样囊性癌观察到神经受侵袭现象,神经受侵率为53.57%。
2.2 GFAP在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 GFAP定位于细胞质上,以胞质中出现棕色颗粒为阳性。 无嗜神经侵袭性生长组:13例标本中均未见到GFAP的阳性表达。有嗜神经侵袭性生长组:15例标本中9例有GFAP 的阳性表达,表达强度不均,染色较强(见图2)。有嗜神经侵袭性生长组中的GFAP阳性表达率与无嗜神经侵袭性生长组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5)。
3 讨论
根据2001年WHO的对组织学分类,将泪腺上皮性肿瘤分为:多形性腺瘤或癌;腺样囊性癌;腺癌;嗜酸性腺瘤/癌;黏液上皮样癌/腺癌和鳞状腺瘤/腺癌[4]。泪腺上皮性肿瘤起源于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泪腺上皮细胞,其间质成分也均为上皮化生的产物。关于泪腺上皮性肿瘤的发病率各家报道不一,良性约占55%,其中多形性腺瘤发病率最高,恶性占45%,其中60%为腺样囊性癌[5]。
腺样囊腺癌居泪腺上皮性肿瘤的第二位,为最常见且高度恶性的肿瘤。组织学表现有3种类型:腺样(筛状)、管状及实性。肿瘤细胞有2种:导管衬里细胞和肌上皮细胞。在同一肿瘤中可看到所有类型的结构。腺样(筛状):上皮细胞成巢,其间有许多圆柱状腔隙,似横断的藕,多数为假性囊腔,围绕囊腔的细胞为扁平、梭形及胞浆空虚的变异的肌上皮细胞。管状型:主要为导管样结构,在导管周围常见玻璃样变性的结缔组织围绕。管腔衬以腺上皮,周围为一层或多层变异的肌上皮细胞。实体型的特征实性上皮索条,肿瘤细胞巢含有少量腺样腔隙,且常见中心坏死。肿瘤细胞小,核深染,分裂象少见,细胞巢之间有少量纤维间质[6]。大多数患者可以是几种病类型同时存在,但不同病变各种类型分布比例不同[7]。
腺样囊性癌嗜神经性侵袭特性引起很多学者的关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Toth等用神经膜细胞免疫组化标记物S-100、GFAP、NSE以及神经膜细胞组织化学标记物搔洛铬(solochrome)对腺样囊性癌和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进行了研究,提出腺样囊性癌和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中突变的肌上皮细胞存在着神经膜细胞分化[8]。Iwamoto等用神经膜细胞标记物p75及GFAP证明了具有神经侵袭性的梭形细胞型恶性黑色素瘤细胞中存在着雪旺细胞分化,而在不具嗜神经侵袭性的其他亚型中则不存在这种分化,并将其作为恶性黑色素瘤嗜神经侵袭的组织学基础[9]。罗小龙等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证明了神经膜细胞标志物S-100、GFAP在腺样囊性癌中有表达,而在不具有嗜神经侵袭性的黏液表皮样癌中则没有表达,进一步证明了腺样囊性癌的嗜神经侵袭与腺样囊性癌发生神经膜细胞分化有关[10]。
以往对肿瘤有无嗜神经性的判断单独依靠组织形态学观察[10]。本研究在判定肿瘤是否侵袭神经时结合了临床症状和组织形态学观察两种方式。结合临床上是否有神经受损症状及HE染色后镜下观察有无瘤细胞包绕神经判定肿瘤嗜神经性的有无,若满足上述两种条件中的一种,则判断为有嗜神经性。笔者发现组织形态学能否观察到神经受侵现象与临床上是否表现出神经受损症状并不一致,这说明由于病理标本取材的局限性,即使腺样囊性癌细胞已经侵袭神经,也未必能通过组织形态学观察到。而另一方面,由于神经处于受侵袭早期,或由于邻近神经的代偿作用,即使显微镜下能观察到神经受侵现象,临床上也不表现任何神经受损症状。
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GFAP这种雪旺细胞标志物在具嗜神经性的腺样囊性癌中有特异性表达,而在不具嗜神经性的腺样囊性癌中却没有表达,这与Iwamoto等在恶性黑色素瘤嗜神经侵袭的研究结果类似[9],也与孙沫逸等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的研究结果类似[3]。因此推论泪腺腺样囊性癌中嗜神经性侵袭特性与肿瘤细胞中存在着雪旺细胞分化有关。
[]
1 宋国祥.眼眶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229-239.
2 吕春堂,周树夏.涎腺腺样囊性癌热点问题研究.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5,26(6):589-592.
3 孙沫逸,罗小龙.雪旺细胞标志物GFAP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意义.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3,24(11):1017-1019.
4 Zimmerman LE.Histological typing of the eye and its adexa.International histological classification of tumor.Geneva:WHO,1980,112-116.
5 Jerry A,Shields MD.Primary epithelial malignancies of the lacrimal gland.Ophthal Plast Reconstr Surg,2004,20(1):10-21.
6 WHO.肿瘤国际组织学新分类.北京:诊断病杂志社,2001,31.
7 Janecka I,Housepian.Surgical management of malignant tumors of the lacrimal gland.American Journal of Surgery,1984,148(4):539-541.
8 Toth A,Daley TD.Schwann cell differentiation of modified myoepithelial cells within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 and polymorphous lowgrade adenocarcinomas.JO to laryngol,1996,25(2):94-102.
9 Iwamoto S,Burrows RC.The p75 neurotrophin receptor,relative to others Schwann cell and melanoma markers,is abundantly expressed in spindled melanomas.Am J Dermatopathol,2001,23(4):288-294.
10 Jerry A, Shields MD.Primary epithielial malignancies of the lacrimal gland.Ophthal Plast Reconstr Surg,2004,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