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不同教学模式《眼科学》教学效果的比较
作者:何为民 邓应平 陈晓明 张军军
【摘要】 目的:探讨《眼》教学模式中理论学习与临床见习的安排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依托2006年春季的教学实践,比较接受不同教学模式的学生《眼科学》的成绩。结果:接受见习教学的医学系和法医系学生的平均成绩分别为82.72和73.9分,未接受见习教学的预防医学系学生的平均成绩为75.6分,经统计学分析, 医学系学生的成绩好于法医和预防医学系,而法医和预防医学系的学生成绩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学生进行眼科临床见习对常规考试的成绩无明显影响,学生对眼科学学习的重视程度是影响考试成绩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眼科学 教学模式 试卷分析 教学评价
Comparison of the effects of two different teaching modes on ophthalmology teaching
Abstract AIM: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modes of classroom teaching and clinic noviciate on the Ophthalmology textbook. METHODS: The test papers of ophthalmology for students received different teaching mode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average score were 82.72 points and 73.9 points respectively for the year 2002 students majored in clinical medicine and year 2003 students specialized in forensic medicine, who had received both classroom teaching and clinic noviciate. The average score were 75.6 points for year 2003 students majored in preventive medicine who only had classroom teaching without clinic noviciate. The results of statistical analysis suggested the score of clinical medicine students were better than that of forensic and preventive medicine students,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forensic and preventive medicine students was not significant. CONCLUSION: Clinic noviciate does not affect the routine test scores obviously. Whether the students emphasize ophthalmology is the key for high test scores.
· KEYWORDS: ophthalmology; teaching mode; analysis of test paper; teaching evaluation
0引言
临床见习是衔接基础理论学习与临床实习的桥梁,是医学生向医生成长的必由之路。我院眼科学教学的对象包括医学,法医,口腔,护理,医技和预防医学系的学生。眼科学大课为16学时,见习8学时。由于见习场所,设备和人员的限制,只有医学,法医,口腔,和医技视光学专业的学生安排见习,而其他学生只上大课。见习与否对教学效果的影响目前尚难定论。本年度我院实行专职教师制度,由一名副教授负责全部的大课教学和临床见习。为探讨见习对《眼科学》教学效果的影响,我们对接受与未接受见习教学的学生《眼科学》考试成绩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研究对象为四川大学临床医学系2002级五年制本科学生142人,法医系2003级本科学生48人和预防医学系2003级本科学生126人。学习科目为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眼科学》第6版教科书。学生共分为2个班,医学系一个班,法医和预防医学系一个班。所有学生均在2006年春季接受眼科学教学,大课由同一名老师讲授,内容完全一致。医学和法医系学生在上大课之后,学生分班或分组见习,见习与理论课的讲授交叉进行,讲习比为2∶1;而预防医学系学生只上大课,没有临床见习。见习地点在眼科病房,内容包括眼的解剖生理和常见手术的电视录象片的观看,视力、眼睑、结膜的检查方法,裂隙灯和检眼镜的使用,临床病例讨论及有限患者体征的观看。
1.2方法 教学效果评价依据课程结束后的考试成绩。
1.2.1试卷生成 命题紧扣教学大纲,分清各章节的重点,难点及其题量的比例,其中98分内容均为大课涉及到的。考试内容包括眼的解剖生理,常见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鉴别诊断及原则,覆盖面较宽。试题的类型有填空、单项选择、名词解释和问答题,由非教学老师从眼科题库中出两套,汇总后交教学科随机选择。
1.2.2考试方式 所有学生在同一时间开始闭卷考试,考场纪律严明,考试完毕试卷统一交教研室教学秘书。
1.2.3 阅卷方式 考试结束第2d即将全部试卷集中,由参与大课和见习教学的全部教师统一阅卷,流水作业,当天完成并统计成绩。
统计学处理:对医学、法医和预防医学3个系学生的成绩进行x 2检验精确概率法统计( stata6.0统计软件 ) ,以 P <0.05为差异显著性标准。
2结果
我们各系学生成绩的平均分,并划分分数段,计算各段人数,进行统计学分析(表1~4)。结果显示:医学系学生的成绩好于法医和预防医学系,而法医和预防医学系的学生成绩没有统计学差异。
3讨论
临床课程的学习非常强调实践,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是医师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只有通过实践,书本上的理论才能成为活的知识,才能真正被掌握并正确的应用于临床[1]。通过对我校接受眼科临床见习的医学和法医系,未接受见习的预防医学系学生的眼成绩进行比较发现,同时接受见习的两个系学生成绩有显著差异,而接受见习的法医系和未接受见习的预防医学系学生成绩的差异并无显著性,提示早期尽可能多的接触临床并不能改善理论学习的效果,不管是记忆性知识的掌握还是临床应用分析能力的培养。而我们从临床实际工作中得到的体会是:书本知识的真正掌握必须通过反复的实践和思考,在实践中碰到问题,到理论中寻找答案,从书本上学到理论,到实践中领悟和验证。
上面的分析显示两种教学模式并未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似乎提示《眼科学》教学中增加学生接触临床的机会意义不大。但单从这样一个分析比较,并不足以得出肯定的结论,原因在于:首先,考核方式欠佳。尽管我们的试题既有记忆性题目,也有应用性题目,但毕竟前者占的比例远大于后者,不管学生接触临床的机会多不多,也不管他们有没有真正很好的掌握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只要认真听课、复习,将书本上的知识吃透,还是可以考出不错的成绩。提示我们在教学模式强化临床的同时,还应强调考核方式的临床化,这将引起学生充分的临床意识,有助于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其次,见习的时间太短,能见到的病种有限。如果在《眼科学》毕业实习结束时再对学生进行临床实际考核,其成绩分析比较可能更具有说服力。
目前眼科教学在繁多的临床教学中并不是重点。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有许多,首先,从主观上说,其他临床课程任务繁重,学生认为自己将来成为眼科医生的可能性不大,因而花费在这门课程上的精力也就相对有限。其次,从客观上说,因为眼睛本身就是人体内一个非常精密的器官,要将这门学科所包含的内容详尽地传授给学生,需要一定的时间,而配备给眼科教学的学时显然过于短暂。医学系学生的成绩好于法医和预防医学系,主要原因是医学系学生对眼科学的学习更加重视,认为对他们以后的从医生涯有帮助;而法医和预防医学系的学生对眼科学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所花的时间和精力不足所致。如何最大程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有限的见习时间内学习更多的临床知识,需要我们改进教学方法,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促进见习质量的提高。见习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 教人以渔,教给他们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2]。病例讨论是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有利途径。目前普遍存在患者不愿意示教的现象,一方面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另一方面高校扩招后教学任务加重,重复示教次数增多,患者难以接受。除利用教学模具、模拟人之外,可采取教师模拟患者并配合展示多媒体图片进行眼科示教,是一种很好的补充教学手段[3]。
【】
1严宏,李明勇.《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教学VCD的制作和应用.国际眼科杂志,2006;6(1):232-234
2何剑峰.带教医学生眼科临床见习的体会.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5;22:209
3马华锋,周希瑗.教师模拟病人配合多媒体课件在眼科学示教教学的效果.,2005;15(5):62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