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检测多项肿瘤标志物对原发性肝癌诊断价值的探讨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张金华 杜忠芳 时间:2010-07-12

【摘要】  目的:综合评价联合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血清铁蛋白(SF)及β 2 -微球蛋白(β2 -MG)对原发性肝癌(PHC)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20例肝外恶性肿瘤患者,30例良性肝癌患者,40例正常对照者,联合检测AFP、CEA、SF及β2 -MG。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4项指标联合检测的阳性率(97.5%)与AFP检测阳性率(60.0%)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0.01) 。结论:应用AFP、CEA、SF及β2 -MG联合检测可大大提高原发性肝癌的阳性率。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诊断; 甲胎蛋白; 癌胚抗原; 血清铁蛋白; β 2 -微球蛋白

  原发性肝癌是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发生的癌种,在诊断原发性肝癌的血清指标中,主要依赖甲胚蛋白含量的测定。但由于10%的肝癌不产生AFP,30%的肝癌产生的AFP量很少,致AFP呈阴性或低浓度[1],因而临床上易致漏诊、误诊。多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提高肝癌诊断的阳性率。我们通过联合检测肿瘤标志物AFP、CEA、SF及β2 -MG,综合评价各项指标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及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检测对象共检测130例,男性102例,女性28例,平均年龄45.3岁。其中,原发性肝癌组40例,肝外恶性肿瘤组20例,良性肝病组30例,正常对照组40例。所有病例均经实验室检查、 B超、CT、MRI、血管造影,肝穿刺活检及手术等确诊,标本均取自前,空腹静脉采血。

  1.2检测项目及方法AFP、CEA、SF、β2 -MG均采用放免法测定,药盒购自北京福瑞生物有限公司。

  2结果

  2.1各组肿瘤标志物测定结果比较从表1可看出,原发性肝癌AFP、SF与肝外恶性肿瘤组、良性肝病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01)。CEA、β2 -MG与肝外恶性肿瘤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P >0.05),但高于良性肝病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 P<0.05) 。

  表1 4项肿瘤标志物测定结果(略)

  2.24组肿瘤标志物阳性率比较 我院4项指标的阳性界值分别为AFP>20μg/L,CEA>15μg/L,SF>24.5μg/L(男)、>13.5μg/L,β2 -MG>3.4mg/L。表2显示,原发性肝癌患者AFP、SF与其它3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05),CEA、β2 -MG均高于良性肝病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05)。CEA低于肝外恶性肿瘤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05)。β2 -MG与肝外恶性肿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P >0.05)。

  表2 4项肿瘤标志物阳性例数和阳性率比较(略)

  2.34项指标联合检测原发性肝癌(PHC)的结果表3显示,联合检测4项指标阳性率达97.5%,单项检测AFP阳性率为60%,两者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01)。AFP(-)16例,在AFP(-)患者中,联合检测CEA、SF及β2 -MG阳性率为93.75%。

  表3 40例原发性肝癌4项指标检测(略)

  2.4肿瘤大小与血清标志物的关系根据原发性肝癌肿瘤直径大小分为两组,即小肝癌(<5cm)与大肝癌(>5cm)组。40例原发性肝癌中,小肝癌13例,其中,AFP(+)3例(23.4%),SF(+)9例(69.2%),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05),在小肝癌中,SF检出率高于AFP;在27例大肝癌中,AFP(+)21例(77.8%),SF(+)17例(63.0%),两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P >0.05)。CEA、β2 -MG与肿瘤大小无明显关系。

  3讨论

  目前,就原发性肝癌而言,AFP仍是公认的特异性最强的肿瘤标志物和诊断肝癌的主要指标。然而,由于AFP阳性率较低,有报道为60%~85%[2],本组资料为60%,并存在假阳性,本组良性肝癌患者33.3%呈低浓度阳性。因此,开发更新、更特异、更敏感的标志物已成为紧迫的课题。本研究正是根据这一设想,采用AFP、CEA、SF、β2 -MG联合检测原发性肝癌,以提高肝癌,尤其是小肝癌的阳性率。原发性肝癌患者,SF往往显著升高,原因可能是肝脏肿瘤在生长过程中,使肝脏组织变性、坏死,贮存于肝脏中的铁蛋白大量流入血循环中。另外,肿瘤亦分泌铁蛋白或异铁蛋白到血液中[3]。近年来,SF作为原发性肝癌的血清标志物报道较多。本组资料中,原发性肝癌SF测定值及阳性率均高于其它3组。虽然良性肝病患者SF也有轻度升高,但其与转氨酶呈正相关可资鉴别。单测SF诊断原发性肝癌的阳性率(65%)高于AFP(60%),但其特异性(77.8%)低于AFP(87.8%),与有关报道相符[1]。若两者联合,则良性率可提到82.5%,SF在小肝癌的检出率(69.2%)高于AFP,与文献报道一致[4],表明SF在小肝癌的诊断中具有独特的优势。CEA、β2 -MG均由肿瘤细胞合成与分泌,本资料提示两者在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中阳性率较低,特异性较差。尽管如此,对于AFP及SF均阴性的肝癌患者,联合检测CEA及β2 -MG,其阳性率为85.7%,因此,CEA、β2 -MG在肝癌的诊断中仍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联合检测AFP、CEA、SF、β2 -MG,其诊断原发性肝癌的阳性率及特异性均高于单测AFP,并可提高小肝癌及AFP(-)肝癌的检出率,避免漏诊、误诊,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文献】
    1 于皆平,沈志祥,罗和生,主编.实用消化病学.第1版.北京:出版社,1999,1073~1074.

  2 Chedid D.Antigenic marks of hepatic Cellular Carcinoma, Cancer, 1990,65:84~87.

  3 尹伯元,主编.放射免疫分析在医学中的应用.第1版.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91,316~362.

  4 叶振斌.肝癌患者511例血清铁蛋白检测对PHC诊断价值.临床肝胆杂志,1993,2:93.

  5 卓玛.AFP、SF、CA 199联合检测在肝癌诊断中的意义.临床荟萃,2000,15(4):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