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尿酸与胆红素和血浆纤维蛋白原与冠心病关系的探讨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0-07-12

                         作者:陈社安,麦爱芬,吕婉娴,唐永梅         

【摘要】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血清尿酸(UA)、总胆红素(TBiL)和血浆纤维蛋白原(Fbg)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冠心病发生、的关系。方法:检测80例冠心病患者与78例健康对照者的UA、TBiL及Fbg水平,并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分析。结果:冠心病组的UA、Fbg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TBiL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亦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UA、TBiL和Fbg同冠心病关系密切,可能是心血管病的新危险因素。

【关键词】  冠心病;血清尿酸;胆红素;血浆纤维蛋白原

    冠心病是致死率和致残率高的一个常见疾病,它的主要危险因素有性别、年龄、血脂异常、吸烟、糖尿病等。近年来报道血清尿酸(UA)、总胆红素(TBiL)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bg)水平可能为新的冠心病危险因素。本文通过对这三项指标的定量测定分析,以探讨其与冠心病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80例冠心病患者均为本院2005年3月至2006年6月的住院患者,均符合WHO冠心病诊断标准,其中男41例,女39例;年龄30岁~95岁,平均年龄(66.4±13.88)岁。对照组78例,为本院同期健康体检者,其中男31例,女47例;年龄40岁~71岁,平均年龄(50.53±9.01)岁。所有病例均排除痛风、糖尿病、心肝肾功能异常、血液病及恶性肿瘤等病史。

  1.2  方法 

  冠心病患者均在入院后次日清晨空腹抽血,体检者均清晨空腹抽血,抽血后立即将标本离心分离血清(浆)。

  1.3  仪器和试剂 

  UA和TBiL均在日立7170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使用由上海申能?德赛诊断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试剂。Fbg则在STAGO凝血仪上测定,使用此机的原装配套试剂。

  1.4  统计学处理 

  所测参数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冠心病组的UA和Fbg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TBiL水平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亦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果见表1。表1  冠心病组与对照组血清指标比较(略)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3  讨论

    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是由于过氧化脂质和超氧自由基的损伤,从而造成冠状动脉内壁的斑块和粥样硬化。其传统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吸烟、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和老年。但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约有50%的冠心病患者不具有上述危险因素,而人们又陆续发现了一些新的危险因素,如高尿酸血症、低胆红素血症等。

    Brand于1985年首先提出,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有关[1],发现许多高尿酸血症者最终发生冠心病,并以心肌梗死为主。本研究中我们亦发现冠心病组的U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这与国内外的报道一致,表明UA增高确实是冠心病的一个危险因素。

    UA为体内嘌呤类物质的最终产物,高尿酸血症增加冠心病危险性的可能机制是:尿酸盐结晶可以沉积在血管壁,损伤血管内膜,增加血小板聚集,还可以激活血小板和凝血过程,促进血栓形成。而且尿酸激活血小板,使5?羟色胺、ADP等血管活性物质释放增多,破坏血管内质细胞而加速脂质沉积,同时可促进LDL的氧化和脂质的过氧化,并使氧自由基产生增加,使血小板黏附增加相关联,而且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另发现高尿酸血症与循环内素浓度增加有关,而且主要位于心血管系统的血管壁,特别是内皮产生尿酸而尿酸结晶可以衍生炎症反应,而炎症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起重要作用[2]。同时,动脉硬化引起肾小动脉硬化,使尿酸清除率下降,血中尿酸增高。此外,高尿酸血症也是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的一个指标,常合并高血压、高胰岛素血症和甘油三脂代谢紊乱,而胰岛素抵抗是冠心病已明确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可见,不论尿酸升高为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还是标志,高尿酸血症与一些代谢紊乱,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并存,它们共同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生。因此,高尿酸血症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近年来研究发现低胆红素血症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1994年Schwerther等意外发现,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呈密切相关,是心血管系统的一种保护因子[3]。本研究亦发现,冠心病组中的TBi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与报道一致。

    TBiL作为血红素的体内代谢产物是人体内的抗氧化剂。TBiL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机制可能在于其防止LDL氧化,减少胆固醇在皮下的聚集;另外,较高胆红素水平可能促进胆固醇溶解和经胆汁清除,从而降低胆固醇水平。国外有学者报道认为,TBiL还可抑制体内补体激活的瀑布反应,从而保护组织细胞免遭补体介导的炎症性损伤,对防止动脉粥样硬化起到一定作用[4]。所以,冠心病患者体内可能因为TBiL浓度降低而导致血浆抗氧化能力减弱,从而加速了LDL的形成,从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WHO在1999年提出Fbg增高也是加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Fbg浓度与急性期冠状动脉事件和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相关[5,6]。本研究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的Fbg的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

    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是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其机制是Fbg转化成纤维蛋白,促进血小板聚集,沉积于血管壁促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的发生发展;另外,大分子纤维蛋白原及纤维蛋白的桥联作用提高血液粘性,增加血栓发生发展的危险性。有研究表明,由纤维蛋白原转化成纤维蛋白呈剂量依赖性,增加血管内皮和平滑细胞合成和分泌内皮素并抑制NO合成酶和NO生成,继而促进冠脉痉挛,造成血管损伤。

    本研究提示,高尿酸血症、低胆红素血症及纤维蛋白原升高,对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可能成为冠心病新的危险因素。所以,笔者认为,如果冠心病患者能定期检测这三项指标,就有利于临床医生早期判断病情,合理用药及指导患者饮食,这样一来就可能降低冠心病的发生率并改善冠心病患者的预后,减少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文献】
    [1]Brand FN, McGee DL, Kannel WB, et al. Hyperuricemia as a risk factor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the Framingham Study[J].Am J Epidemiol,1985,121(1):11?18.

  [2]夏中信.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关系的探讨[J].大理医学院学报,2000,49(2):20?21.

  [3]Schwerter HA, Jackson WG, tolan G. Association of low serum concentration of bilirubin with increased risk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Clin Chen,1994,430(1):18?23.

  [4]Wu TW, Fung KP, Yang CC. Unconjugated bilirubin inhibits the oxidation of human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better than Trolox[J].Life Sei,1994,54:477?481.

  [5]吴霞,彭朝权,宋立功.纤维蛋白原浓度变化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临床意义[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4,13(1):79?80.

  [6]陆非平,王小亭,陈炜,等.纤维蛋白原与冠心病类型及冠脉病变关系的评价[J].医刊,2003,38(2):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