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临床干预及预防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0-07-12

             作者:张春兰 乔红伟 张会玲 马玉娟

【关键词】  低血糖;临床干预;预防

  低血糖是指血糖浓度≤2.8 mmol·L-1(50 mg·dl-1),是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的常见的并发症。低血糖早期症状以植物神经尤其是交感神经兴奋为主,表现为心悸、乏力、出汗、饥饿感、面色苍白、震颤、恶心呕吐等,较严重的低血糖常有中枢神经系统缺糖的表现,如意识模糊、精神失常、肢体瘫痪,大小便失禁、昏睡、昏迷等,值得注意的是每个患者的低血糖表现各不一样,但对患者个体则每次发作的症状基本相似,因此在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应注意识别低血糖症状,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1 常见的几种低血糖症及病因

  1.1 服用降糖药物期间发生的低血糖症 

  病因:(1)应用胰岛素及磺脲类降糖药物过量。(2)尿糖连续数天阴性,胰岛素未及时减量。(3)由于某种原因引起食欲减退,以及活动量明显增加,但没及时加餐或未减少胰岛素用量。(4)注射混合胰岛素的比例不当。

  1.2 反应性低血糖症

  病因:(1)胃肠手术后,由于食物迅速进入空肠,葡萄糖吸收太快、血糖增高、刺激胰岛素分泌过量而引起低血糖症。(2)空腹吃甜食,有的时候则会使胰岛素过度释放,使血糖快速下降,甚至形成低血糖,从而迫使肌体释放第二种激素-肾上腺素,以便使血糖恢复正常。这两种激素的作用可导致头晕、头痛、出汗、乏力等,是体内胰岛素分泌过量所致的功能性低血糖症。

  1.3 器质性低血糖症 

  病因:胰岛B细胞瘤,严重肝病、垂体前叶和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患者。

  1.4 禁食性低血糖症 

  通常在禁食8 h后发生。症状比反应性低血糖症更严重,包括:头晕、记忆力丧失、中风和慌乱。爱美的女士常常因禁食减肥导致低血糖症。在极少的病例中,禁食性低血糖症还可能是严重的身体失常的结果,如胰脏B细胞肿瘤以及全身的肿瘤。此外,参加持续剧烈运动(如长跑),部分人也会出现低血糖症。

  2 低血糖的危害

  2.1 加重糖尿病 

  低血糖时体内胰升糖素、生长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及肾上腺素均显著增多,导致反应性高血糖(苏木杰效应),造成血糖波动,病情加重。因此每次低血糖后。血糖均增高,尿糖增多,使血糖不宜控制。

  2.2 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临床出现反复低血糖或严重低血糖时,可使患者脑功能受损,表现为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等。如果低血糖不及时抢救,昏迷≥6 h,则可造成不可逆的脑组织损坏,甚至死亡,即便是抢救过来,很可能并发痴呆症;长期反复严重的低血糖发作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不可逆的损害,导致患者性格变异,精神失常、痴呆等。

  2.3 心功能损害 

  低血糖发生时,可以刺激心血管系统,促发心律失常、心肌梗塞、脑卒中等。特别是已有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易使心功能受损,供氧受阻碍,产生心律紊乱,如房颤、室性早搏、心肌梗塞等。

  3 临床干预

  3.1 早期低血糖仅有出汗、心慌、乏力、饥饿等症状,神志清醒时,可给患者饮用糖水,或进食含糖较多的饼干或点心。

  3.2 当患者神志已发生改变,给予50%葡萄糖40 ml~60 ml静脉注射;更严重时,应用10%葡萄糖注射液持续静脉滴注。

  3.3 胰高血糖素的应用  有条件者可应用胰高血糖素1 mg肌内注射,但价格较昂贵。需要注意的是,用拜糖平的患者如发生低血糖则需用葡萄糖口服或静脉应用治疗。

  3.4 若患者低血糖严重而不能自救时,应在其他人员帮助下进食糖或含糖食物。

  3.5 优降糖所致的低血糖,补糖至少应持续2 d~3 d。

  4 低血糖的预防

  4.1 对于低血糖的预防,首先,注射胰岛素后30 min内要进食,当活动量增加时,要及时少量加餐、外出办事要注意按时吃饭,服用磺脲类降糖药的患者也应及时加餐;其次注射混合胰岛素的患者,特别要注意按时吃晚饭及在睡前要多吃主食或鸡蛋、豆腐干等;第三,随身携带一些糖块、饼干等,以备发生低血糖反应时食用。

  4.2 做好健康  药物治疗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用药期间严密监测血糖,及时调整用量;食量改变时,药物剂量相应调整。

  4.3 在减肥过程中,不可禁食减肥,以避免发生禁食性低血糖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