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躯体症状就诊于耳鼻喉科的抑郁症18例原因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张冠峰 秦志华 时间:2010-07-12

【关键词】  耳鼻喉科;抑郁症;误诊

  【摘要】 目的  探讨抑郁症长期就诊于耳鼻喉科的原因。 方法  对18例以咽喉部症状为主诉的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18例患者均以咽异物感、吞咽不畅、咽痛、压迫感、声嘶、烧心、焦虑、紧张、疑癌为主诉持续就诊于耳鼻喉科。经鉴别诊断,给予抗抑郁剂、综合对症及心理干预,显效率达83.3%。 结论  耳鼻喉科医师对抑郁症的识别能力不足是造成误诊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耳鼻喉科;抑郁症;误诊

    耳鼻喉科医师经常遇到以咽异物感、咽痛、声嘶、吞咽不畅等症状十分突出而咽喉部无明显病变的就诊患者,临床上常难以识别,易导致误诊。作者对1997年3月~2004年3月在我院耳鼻喉科门诊治疗的以咽喉部症状为主诉,伴有部分精神症状,确诊为抑郁症的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为疾病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8例患者中,男6例,女12例,年龄20~60a。症状:咽异物感、吞咽不畅8例,咽痛4例,压迫感、声嘶2例,咽痛、烧心4例。症状持续时间<3mo7例,3~6mo6例,>6mo5例。咽喉部检查:咽部充血8例,舌扁桃体增生2例,返流性食道炎3例,声带水肿2例,咽喉梗阻感、定位不明确3例,失眠、多梦、情绪低落、难以入睡12例,月经紊乱2例。均伴有体重下降,食欲差等。诊断:咽异感症8例,慢性咽喉炎6例,返流性食道炎3例,更年期综合症1例。因对症治疗效果不佳,且伴有焦虑、紧张、疑癌心理等转精神病治疗。其中有精神、心理因素剌激14例,无诱因4例;患者性格内向型13例,外向型5例;有精神病家族史3例。均确诊为抑郁症。

  1.2 治疗

  1.2.1 药物治疗 

  均给予三环类抗抑郁药阿米替林或丙米嗪片150mg・d-1・Tid,2w后根据病情可递增到200~250mg・d-1;症状控制后治疗剂量为100~150mg・d-1,疗程3mo;病情稳定后维持剂量为25mg・d-1,维持治疗6mo。同时服用复合维生素B、奥美拉唑、西瓜霜含片、黄氏响声丸等。

  1.2.2 心理干预 

  采用集体心理和个别心理治疗相结合的方法,以座谈的方式进行,且要求家属参加。(1)心理支持:热诚、耐心听取患者的诉说,对患者表现出关心与理解,耐心解释患者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与合作。(2)认知干预:进行抑郁症及相关知识讲座,介绍其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合并症、治疗,消除患者的心理压力,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取得家属配合,给患者建立一个宽松愉悦的环境。(3)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可行的治疗方案,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

  1.3 疗效评定 

  临床痊愈:咽异物感、咽痛、声嘶、吞咽不畅完全消失,咽腔无充血,声带无水肿,情绪稳定。有效:咽异物感、咽痛、声嘶、吞咽不畅明显改善,咽腔充血减轻,声带基本正常,情绪偶有波动。进步:咽异物感、咽痛、声嘶、吞咽不畅好转,情绪稳定、好转。

  2 结果

  经三环类抗抑郁剂及心理干预治疗,痊愈11例,有效4例,进步3例,显效率为83.3%。治疗中出现轻度口干3例,便秘4例,恶心、视力模糊5例,尿潴留1例,经调整药物剂量及对症处理后均消失。

  3 讨论

  本组患者躯体症状明显,反复就诊耳鼻喉科,忽略了部分精神症状,加之耳鼻喉科医师有关精神医学知识的缺乏,极易导致误诊。所以对耳鼻喉科反复就诊,且久治不愈的患者,应进一步明确诊断。

  抑郁症可有类似于咽喉部疾病的症状:(1)多发于成年后各年龄组女性,表现为咽异物感、咽痛、声嘶、吞咽不畅。患者就诊时坚持把症状归结于躯体疾病,而忽略精神症状的诉说。(2)疼痛与抑郁症关系密切。本组有咽痛8例(44.4%),其原因可能与患者长时间情绪低落,心境压抑,引起大脑皮层的兴奋抑制中枢失调,从而引起躯体局部的神经感受紊乱。如导致咽喉部肌肉神经感受异常,血管痉挛,局部缺血,乳酸增多,从而产生疼痛感觉。(3)单独给予减轻咽喉部症状的药物或微波治疗,病情不能得到控制,但经抗抑郁药物及咽喉部综合治疗,包括心理治疗,症状得到控制。本组16例患者经给予抗抑郁等综合治疗后,有效率达83.3%。

  总之,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临床各科,包括耳鼻喉科的医师在重视先进医疗设备诊断的同时,更要重视心理、社会、家庭、遗传等因素给躯体造成的影响,在确诊无躯体器质性病变后,应考虑精神心理障碍的可能,减少临床误诊误治的发生。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