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氟安胸腔植入治疗晚期肺癌合并胸水36例
作者:李,杨军,陈静,杨友谊
【关键词】 肺肿瘤
0引言
河南省南阳医学高等专校附属胸外科共收治晚期肺癌合并恶性胸水患者75例,对其中的36例采用一定剂量的中人氟安植入胸腔内进行灌注化疗,与同期对照组比较,无论在近期疗效或毒副作用等方面都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75例恶性胸水患者,年龄26~81(平均59.5)岁. 其中有64例明确病理诊断,腺癌21例,鳞癌30例,小细胞未分化癌9例,腺鳞癌4例. 36例接受胸腔植入中人氟安的患者中有28例明确病理诊断,腺癌11例,鳞癌15例,腺鳞癌1例,小细胞未分化癌1 例,其中有2例出现肝转移,1例出现脑转移. 其余39例患者使用其他抗肿瘤药物(如顺铂、环磷酰胺等)胸腔灌注化疗.
1.2方法
所有患者采用局部麻醉下常规行胸腔穿刺抽取大部分胸水后,中人氟安组按400 mg/m2注入植入用缓释氟尿嘧啶(中人氟安),第14日后重复给药;其他药物组按常规临床应用剂量注入胸腔,1~2次/wk. 植入用缓释氟尿嘧啶由安徽中人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根据WHO标准规定评价疗效. CR:完全消失,维持4 wk. PR:减少50%以上,维持4 wk. SD:减少不足50%. PD:在4 wk内恢复原状或较治疗前增加者. 另一方面按WHO规定实体瘤近期评价标准评定原发病灶疗效情况. 按WHO抗癌药物毒性反应标准评判,主要观察消化道、血液系统等的毒性反应. 治疗1 mo后评价其疗效.
2结果
36例使用中人氟安胸腔植入的患者中,6例CR(16.66%), 16例PR(44.44%),9例SD(25.00%),5例PD(13.88%). 治疗患者中共有14例治疗前为血性胸水,治疗后转为淡黄色;随访1 a,有17例存活1 a,12例存活6 mo,3例存活不到3 mo. 中人氟安组患者组未见明显毒副作用,其不良反应主要为药原性发热(3例)、疼痛反应(5例)、白细胞降低(2例). 使用其他抗肿瘤药物的对照组39例患者中,2例CR(5.13%),11例PR(28.21%),10例SD(25.64%),16例PD(41.03%),毒副反应较中人氟安组明显严重,主要为血清转氨酶异常(13例)、白细胞降低(16例)、胃肠道反应(10例)、疼反应(15例).
3讨论
恶性胸水是指恶性肿瘤胸膜转移或原发性胸膜恶性肿瘤所致者,胸水细胞学检查阳性和(或)发现胸膜转移是诊断的金标准[1]. 胸水的产生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壁层胸膜是胸水的主要来源,淋巴系回流障碍是胸水产生的主要原因;肿瘤阻塞支气管形成阻塞性肺炎、肺不张、肺实变后,可产生大量胸水;癌转移淋巴结、壁层胸膜、膈肌转移灶,尤其是直径在5 mm以上者,都对胸水的形成起重要作用[2].
5氟尿嘧啶(5FU)是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其药效与部位的5FU有效浓度与作用时间乘积有关,毒副作用与外周血药浓度有关,常规静脉注射后血浆药物半衰期仅10~20 min,药物与癌细胞接触时间过短,抑制增殖期细胞的作用有限[3]. 中人氟安为氟尿嘧啶的缓释植入剂型,其氟尿嘧啶的缓慢释放可持续15 d以上,在胸腔化疗中,维持氟尿嘧啶在胸腔的有效药物浓度足够长的时间,更有利于杀死在胸腔内种植生长的癌细胞.
中人氟安植入胸腔的灌注治疗减少了反复胸穿造成的感染机会,并且减轻了患者的痛苦,胸穿后即可同时植入,患者的耐受性较好. 但在胸腔灌注治疗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要严格消毒,否则将造成胸腔感染的严重后果;② 应用灌注前应行胸部X线或CT检查了解胸水的多少,若胸水量较多(一般估计大于500 mL),应先行胸穿抽出大部分胸水后再注入药物;③ 高热时机体免疫功能亢进,对肿瘤治疗有利,因此对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发热,一般仅作严密观察而不处理;④ 药物注入胸腔后有胸管的患者应夹闭胸管,否则药物未能在胸内充分作用而随胸液一同放掉,造成药物浪费;⑤ 患者往往存在低蛋白血症,少数患者进入低蛋白血症性胸膜持续渗出的恶性循环,故治疗前后应积极改善患者一般情况.
综上所述,通过对胸腔植入中人氟安治疗晚期肺癌合并恶性胸水患者的疗效观察,显示其较传统方法灌注化疗有更好的效果,对于晚期肺癌合并恶性胸水的患者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1]查人俊.恶性胸腔积液[A]. 查人俊主编. 肺癌诊断与治疗[M]. 第2版.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336-342.
[2] 王传庆,杨宝玲,姜文航,等. 肺癌伴同侧胸腔积液的外科治疗[J].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04;2:113-114.
[3] Sinicrope TA, Roddey G, Mcponnell TJ, et al. Increased apoptosis accompanies neoplastic development in the human colorectum [J]. Clin Cancer Tes, 1996;2(12):1999-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