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肺癌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 肺肿瘤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 are risk factors of lung cancer
【Abstract】 AIM: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and the risk of lung cancer. METHODS: The analysis was based on the data of a A casecontrol study was conducted of cases with lung cancer during 19992001 in Xian area the results were evaluated by the odd ratio (OR). RESULTS: The patients with COPD had a greater risk of lung cancer (OR=225) and the impairment of lung function also increased the risk of lung cancer (OR=228). CONCLUSION: Patients with the history of COPD have a higher risk of lung cancer and the impairment of patients lung function also increases their risk of lung cancer.
【Keywords】 lung neoplasms; lung diseases,obstructive; casecontrol studies
【摘要】 目的: 分析西安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与肺癌危险性的关系.方法: 对西安地区1999-10/2001-12肺癌病例进行病例对照分析.结果: 发现具有COPD病史的患者,肺癌发生的危险性明显增高OR值为225,同时,肺功能的损伤增加了肺癌发生的危险性, OR值为228.结论: 具有COPD病史的患者,肺癌发生的危险性明显增高.肺功能的损伤增加了肺癌发生的危险性.
【关键词】 肺肿瘤;肺疾病,阻塞性;病例对照研究
0引言
肺癌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研究影响肺癌发病的有关因素,估计其相对危险度和人群归因危险度,一直是流行病学家和临床医师所关注的重要问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肺部的一种慢性疾患,同时与吸烟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与肺癌有着相同病因.因此,进一步研究COPD和肺癌的共同致病因素及关系,将对肺癌的发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病例与对照均选取已在西安地区居住20 a以上者.① 病例组: 199910 / 200112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和西京医院、西安大学附属医学院住院的符合入选条件的肺癌患者248例.入选条件: 新发连续病例,肺癌规定为气管、支气管及肺的原发性癌(国际疾病分类1620~1629,第九修订版).肺癌病例经病理组织学证实;② 对照组: 选自同一医院内同期住院非肿瘤患者.及患者居住地附近或共同工作时间较长、身体健康的同性为对照,年龄与患者相差上下不超过25岁,共263例.入选条件: 无任何部位肿瘤.
12方法问卷: 个人一般情况、居室环境、是否做饭、职业暴露史、吸烟史及吸烟情况、饮酒史、过敏史及家族史(父母、兄弟姐妹有无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或其他过敏性疾病);肺功能测定: 第1秒用力呼气率(FEV1%).COPD的诊断均符合1997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系病学会制订的《COPD诊治规范(草案)》
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用χ2检验,采用EPI50、SPSS100软件包.
2结果
21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均衡性检验病例和对照组的年龄构成上,<50岁分别是45和49例,50~60岁分别是111和120例,>60岁分别是111和120例;性别构成上男性分别是178和186例,女性分别是70和77例.病例和对照组的年龄和性别构成均无显著差异 (P>005).
22单因素分析患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病史的COPD患者,肺癌发生的危险性明显增高(P<005),肺结核、肺炎以及哮喘等肺部疾病并不能增加肺癌的危险性(P>005),有COPD家族史的人群中,肺癌的发生明显升高(P<005,Tab 1).
表1呼吸道疾病与肺癌关系的单因素分析 略
23分层分析控制吸烟因素的影响,我们对吸烟及非吸烟者中的COPD与肺癌的关系进行了分层分析,有COPD病史的发生肺癌的危险性显著高于没有COPD病史者(P<005, Tab 2).
24在COPD病史与肺癌细胞类型的关系我们比较了鳞癌、腺癌、小细胞肺癌、大细胞肺癌及其他类型肺癌,在COPD及 非COPD肺癌患者中发生情况.结果发现具有COPD病史肺癌患者中肺腺癌的发生明显升高,具有显著性意义(P=003).而其他细胞类型在COPD及非COPD肺癌患者中无明显区别(P>005,Tab 3).
表2控制吸烟因素后COPD与肺癌的关系 略
表3COPD病史与肺癌类型的关系 略
25肺功能与肺癌的关系当FEV1< 70%时,肺癌发生的危险性升高(P< 001);当FEV1>86%时发生肺癌的几率明显减少,具有保护功能(Tab 4).表明随着肺功能的增加,其肺癌的危险性逐渐降低.控制吸烟因素后,肺功能的改变仍与肺癌的危险性相关,说明肺功能的影响是游离于吸烟以外的独立危险因素(Tab 5).
表4FEV1的变化与肺癌危险性的关系 略
表5控制吸烟因素后FEV1与肺癌的关系 略
3讨论
肺癌在我国恶性肿瘤造成的死亡中占首位,在过去50 a里吸烟被认为是肺癌发生的主要的危险因素,对此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1,4].然而尽管肺癌患者有近80%的有吸烟病史,但在长期吸烟的人群中只有7%~10%会发生肺癌[5,6]证实吸烟不是引起肺癌发病的惟一因素.个体对肺癌致癌物具有易感性,肺癌的家族聚集性也提示遗传基因在其发病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有报道认为,非肿瘤性肺疾患如矽肺、肺结核以及幼时肺炎等可以增加肺癌的危险性,同时肺癌与哮喘等变态反应性疾病也有关系[7,8].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在肺癌患者中阻塞性肺功能表现的患者达30%以上,临床表现为肺功能减弱, 呼吸困难,胸部平片肺气肿改变等.提示肺癌的发生可能与肺部的功能状态有关.因此,我们通过肺癌患者及正常人群的病例对照研究对各种肺部良性疾病与肺癌危险性的关系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结果证实具有COPD病史的患者,肺癌发生的危险性明显增高,提示慢性阻塞性可能与肺癌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
吸烟可以导致COPD及肺气肿,同时吸烟可以导致肺癌.我们的研究证实,在控制吸烟的影响后, 有COPD病史的发生肺癌的几率高于没有COPD病史者.其OR为287 .表明COPD可能是肺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子.
Cohen等[9]发现在肺癌患者亲属中肺功能的减弱, 明显低于正常人群,而呈现家族聚集性,提示肺癌和COPD可能具有共同的家族和基因因素.而不仅仅是病因学的原因.我们的研究表明在有COPD家族史的人群中,肺癌的发生明显升高,说明除了COPD患者黏膜的清除能力损伤, 致癌物的清除减弱外,肺癌和COPD可能有着共同的致病基因.
因此,研究COPD与肺癌的关系,以及其相关的易感基因等对于了解肺癌的发病机制及其遗传易感性会提供很大帮助.
FEV1/FVC是轻度COPD的一项敏感指标.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对中至重度COPD气流阻塞测定是很好的指标,它变异性小,容易操作,因而常作为COPD肺功能检查的基本内容[10].
我们发现肺癌患者FEV1%明显下降.与正常对照有明显的差异.提示肺功能损伤可能与肺癌的相关,损伤肺功能的因素可能是导致肺癌的发生的重要原因.同时,FEV1<70%的人群发生肺癌的几率明显高于肺功能FEV1≥70%的人群,并且随着肺功能的增加,其肺癌的危险性逐渐降低,提示肺功能的改变与肺癌的发生有明显的相关性.吸烟是影响肺功能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本研究中,对不吸烟人群也进行了研究,在控制吸烟因素以后,肺功能的改变仍与肺癌的危险性相关,说明肺功能的影响是游离于吸烟以外的独立危险因素,损伤肺功能的因素可能是导致肺癌发生的重要原因.
我们没有对患者的预后进行长期的随访,但英国家在1个20~25 a的随访调查中发现,肺功能FEV1低的肺癌患者的生存率明显低于FEV1较高的患者,证实在肺癌的发展及转归中,肺功能的损伤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总之,我们的结果证实具有COPD病史的患者,肺癌发生的危险性明显增高,同时,肺功能的损伤增加了肺癌发生的危险性.肺组织中蛋白酶/抗蛋白酶系统失衡是肺气肿及肺癌产生的重要影响因素.弹性蛋白酶与α1AT应当成为下一步研究的目标.同时,肺功能在肺癌产生中的作用为肺癌的研究提供了更为广泛的思路,进而对肺癌的研究提供极大的帮助.
【】
[1] Westmaas JL, Brandon TH. Reducing risk in smokers [J].Curr Opin Pulm Med, 2004;10(4):284-288.
[2] Proctor RN. The global smoking epidemic: A history and status report [J]. Clin Lung Cancer, 2004;5(6):371-376.
[3] Chen B, Hong C, Kan H. Exposures and health outcomes from outdoor air pollutants in China [J]. Toxicology, 2004;198(1-3):291-300.
[4] Enstrom JE, Kabat GC. Environmental tobacco smoke and tobacco related mortality in a prospective study of Californians, 1960-1998 [J]. BMJ, 2003 ;326(7398):1057-1060.
[5] Chen XQ,Stroun M, Magnenat JL. Microsatellite alterations in plasma DNA of small cell lung cancer patients [J]. Nat Medi, 1996; 2(9): 1033-1035.
[6] Zhang H, Cai B. The impact of tobacco on lung health in China [J].Respirology, 2003;8(1):17-21.
[7] Tobin MJ.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pollution, pulmonary vascular disease, transplantation, pleural disease, and lung cancer in AJRCCM 2003 [J].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4;169(2):301-313.
[8] Henley SJ, Thun MJ, Chao A. Association between exclusive pipe smoking and mortality from cancer and other diseases[J]. J Natl Cancer Inst, 2004;96(11):853-861.
[9] Cohen BH. Is pulmonary dysfunction the common denominator for the multiple effects of cigarette smoking?[J].Lancet,1978;2(8098): 1024-1025.
[10] Viegi G, Scognamiglio A, Baldacci S. Epidemiology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J]. Respiration, 2001;68(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