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产双胎低出生体重儿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张悦 季成叶 周永兰 姜梅芳 王晓蓉 郑俊池 李竹
【摘要】 目的 探讨活产双胎低出生体重与相关因素关系。方法 将657对活产双胎按出生体重分为体重均低组、单低体重组和体重正常组,配对分析双胎性别、出生次序与低出生体重的关系;分析母亲因素(孕龄、孕周、孕次、产次、血压、血红蛋白等)与出生体重的关系。结果 双胎中第2个出生胎儿为低体重者明显多于第1个出生胎儿,女婴显著多于男婴。各体重组母亲孕周、产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低体重组母亲孕初舒张压显著低于正常组,血红蛋白值始终高于体重正常组。结论 双胎低出生体重与胎儿性别、出生顺序、母亲孕周、产次有关。双胎母亲孕期血压、血红蛋白与胎儿低出生体重间的关系是否属于对双胎妊娠的一种适应,有待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 双胎妊娠;低出生体重;母体因素;胎儿因素Corelative
低出生体重对新生儿发育有重要影响,与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出生缺陷、新生儿疾病及成年期心血管疾病有紧密联系〔1〕。WHO将降低低出生体重发生率作为“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一项重要指标。但影响低出生体重因素尚无定论。双胎出生体重是遗传、环境共同作用结果〔2〕。双胎研究可较好分析胎儿遗传和母体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混杂。因此,本文通过对双胎性别、出生次序比较,分析共同环境作用下胎儿自身因素与低出生体重的关系;以双胎儿之间不同出生体重组进行比较,分析母体的环境因素作用,为探讨低出生体重影响因素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从1993~1996年苏州地区(苏州、太仓、昆山、吴江、吴县)围产保健监测资料(覆盖率达94?0%~99?2%)中选取,排除巨大儿、出生体重值缺失样本,获得活产双胎657对,占活产双胎总数的92?0%。男女性别比为109∶100。
1?2 定义
低出生体重儿:出生1?h内体重不足2?500?g〔3〕;孕期贫血:血红蛋白(Hb)值<110?g/L(WHO标准)。
1?3 方法
对双胎按出生体重分为体重均低组、单(个)低体重组和体重正常组;前2者统称低体重组。配对比较双胎性别、出生顺序;分组比较母亲孕龄、孕周、孕次、产次、血压、血红蛋白值。
1?4 统计分析
应用SPSS 11?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配对χ2进行检验。
2 结 果
2?1 双胎出生体重情况(表1) 657对活产双胎平均出生体重为(2?375±515?5)g。体重均正常双胎197对,占30?0%;单低体重双胎194对,占29?5%;体重均低双胎266对,占40?5%;约70%双胎妊娠至少有1胎为低出生体重。第2个胎儿为低体重者占60?4%,显著高于第1个胎儿(50?1%)(P<0?001)。单低体重组第2个胎儿为低出生体重的可能性约是第1个胎儿的2倍。表1 双胎出生体重配对比较(略)
2?2 不同性别胎儿体重情况(表2) 表2 单低体重组性别对内比较(略)
去除性别不详等影响,男婴正常体重349人,占50?0%;女婴正常体重239人,占38?9%。男婴低出生体重349人,占50?0%;女婴低出生体重375人,占61?1%。双胎低体重儿女婴比例显著高于男婴(χ2=16?2,P<0?001)。单低体重组数据配对χ2检验,P<0?001,提示同一母体环境下女婴更易发生低出生体重。
2?3 母体因素
2?3?1 孕龄 双胎母亲孕龄为18~46岁,平均孕龄(23?7±2?9)岁;体重均低组母亲孕龄(23?5±2?6)岁;单低体重组母亲孕龄(23?9±3?4)岁;体重正常组母亲孕龄(23?6±2?9)岁;各组间孕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077,P>0?05)。
2?3?2 孕周 体重均低组母亲平均孕周(35?4±3?0)周,单低体重组母亲孕周(37?7±2?0)周,体重正常组母亲孕周(38?4±1?6)周,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5?106,P<0?01)。组间两两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出生频数分布:单低体重组和体重正常组出生频数曲线相似,出生高峰集中在足月妊娠期;单低体重组较早(37~39周),体重正常组略晚(38~40周)。体重均低组出生高峰在34~39周,34,36和38周出现3个高峰,明显提前于其他2组,提示出生体重与妊娠时间关系密切。
2?3?3 不同出生体重组母亲孕、产次构成 体重均低组母亲孕1次者占56?9%,孕2次者占26?7%,孕多次者占16?4%;单低体重组母亲孕1次者占49?7%,孕2次者占31?8%,孕多次者占18?5%;体重正常组母亲各孕次所占比例依次为47?9%,38?2%,13?9%。各组母亲孕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796,P=0?099)。按各体重组初产妇所占比例排序,体重均低组(82?0%)>单低体重组(76?9%)>体重正常组(67?3%)(χ2=6?273,P=0?043)。
2?3?4 不同出生体重组母亲孕前、孕初、产后血压情况 体重均低组、单低体重组和体重正常组母亲孕初收缩压分别为(133?5±18?7),(133?2±19?1)和(136?1±18?6)mmHg(F=1?210,P=0?30);体重均低组、单低体重组和体重正常组母亲孕初舒张压分别为(86?0±13?5),(85?4±13?2)和(89?5±13?3)mmHg,低体重组母亲舒张压明显低于体重正常组(F=4?545,P=0?01)。不同出生体重组母亲孕前、产后收缩压、舒张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2?3?5 不同出生体重组母亲血红蛋白均值及贫血状况(表3) 表3 不同出生体重母亲血红蛋白均值及贫血状况比较(略)
各组孕期血红蛋白值随时间而下降,孕中、晚期显著低于正常(110?g/L)。值得注意的是,体重均低组母亲血红蛋白值始终高于体重正常组;单低体重组母亲血红蛋白值在孕中晚期下降更明显,接近体重正常组。双胎妊娠母亲贫血率孕前、早、中、晚分别为7?9%,30?1%,45?5%和55?1%,同孕期各组母亲间贫血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孕前期χ2=0?054,孕早期χ2=0?612,孕中期χ2=1?195,孕晚期χ2=5?253;P>0?05)。
3 讨 论
本研究双胎平均出生体重为(2?38±0?52)kg,与日本双胎出生体重(2?39±0?51)kg和国内报道活产双胎出生体重(2?5±0?53)kg近似〔4,5〕。双胎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为55?3%,明显高于1998年全国抽样调查城市低出生体重发生率(5?87%)〔6〕,表明双胎是低出生体重的高发人群。日本研究发现,男孩比女孩出生体重平均重0?05~0?1?kg〔4〕。本研究通过配对比较也证明出生体重与性别有关。同一母体环境下低体重儿多发于双胎第2个,与报道一致〔4〕。出生顺序不是低出生体重的决定因素,但胎位等因素可能影响宫内发育和营养,增加低出生体重发生率,或者相反,因低体重而影响胎儿出生顺序。研究结果表明,各出生体重组母亲孕周显著不同,即宫内发育时间对出生体重有重要影响;初产是双胎低出生体重危险因素之一,与米杰等报道一致〔7〕。母体舒张压和贫血与低出生体重的关系与国外研究结果一致〔8,9〕。本研究提示,低出生体重组双胎母亲孕初舒张压显著较低;体重均低组母亲整个孕期血红蛋白均值始终高于体重正常组。国外学者提出“胎儿总体”概念,认为双胎总出生体重大于单胎,宫内发育要求更高〔4〕。如果双胎和单胎是2个不同质总体〔10〕,那么母体可能存在某些机制,通过降低孕初期血压、提高全孕期血红蛋白水平、降低胎儿出生体重等方法协调与双(多)胎的关系,保障营养供给,提高胎儿生存能力,即是对双(多)胎妊娠的一种适应。但双胎妊娠毕竟显著增大了母体负担,增高了营养需求,并可因宫内环境不良而影响胎儿发育。因此,改善母体宫内环境可能是提高双胎妊娠质量的重要手段。
【文献】
〔1〕林良明.低出生体重影响儿童的今天和未来[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2,36:147-148.
〔2〕Hur YM.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influences on birthweight in a sample Korean twins[J].J Korean Med Sci,2005,20(3):335-360.
〔3〕王慕逖.儿[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94.
〔4〕Noriko Kato.Reference birthweight range for multiple birth neonates in Japan[J].BMC Pregnancy & Childbirth,2004,4:2.
〔5〕米杰,林良明,刘玉林,等.1988年活产儿出生体重抽样的调查结果[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2,36:154-157.
〔6〕林良明,刘玉林,张新利,等.中国低出生体重儿抽样调查结果[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2,36:149-153.
〔7〕米杰,林良明,刘玉琳,等.中国活产出生体重的影响因素[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2,10:13-16.
〔8〕Steer Philip J,Little Mark P,Kold?Jensen Tina,et al.Maternal blood pressure in pregnancy,birth weight,and perinatal mortality in the first births:prospective study[J].BMJ,2004,329(7478):1312-1314.
〔9〕Xiong Xum,Buekens Pierre,alexander Sophie,et al.Anemia during pregnancy and birth outcome:a Meta?analysis[J].Am J Perinatol,2000,17(3):137-146.
〔10〕陈新.双胎与脑性瘫痪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2001,17(3):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