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在十二指肠憩室内乳头致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吴中,冯亚卿, 易军 时间:2010-07-12
【摘要】  目的  探讨内镜在十二指肠憩室内乳头致急性胰腺炎中的作用。方法  对2001年来住院治疗的十二指肠憩室内乳头致急性胰腺炎并经内镜治疗的1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十二指肠镜下经导管用生理盐水、灭滴灵冲洗憩室腔12例,内镜治疗后腹痛症状1~2 天内缓解,血淀粉酶3~5天内下降。结论  利用内镜可直接解除憩室内填塞致胆胰液引流不畅病因,达到迅速改善症状目的。

  【关键词】  十二指肠憩室内乳头;  急性胰腺炎; 十二指肠镜; 治疗
   
  十二指肠乳头周围憩室(peripapillary duodenal dverticulum) 与胰胆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部分病例可引起急性胰腺炎(AP),在内科药物治疗基础上,及时解除胆胰液引流不畅是进行有效治疗的关键,我科自2001年利用十二指肠镜治疗十二指肠憩室内乳头致急性胰腺炎12例,取得满意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例,男 8例,女 4例;年龄58~77岁,平均62岁。憩室底部乳头 5例,憩室内侧缘乳头 7例,病程 1~2 天,无酗酒、暴饮暴食史,临床均表现不同程度的持续性上腹腹痛,发热 6例,所有病例血清淀粉酶活性增高≥正常值上限3 倍,B超、腹部CT胰腺增大12例,除外胆囊结石,十二指肠镜下见憩室腔内污秽物或脓性分泌物充填,胆管显影 8例,胆总管未见异常,12例患者中 5例曾有胰腺炎发作史。全部病人均符合AP的诊断标准[1],PDD相关性AP(PDD-AP)诊断标准:十二指肠镜下见十二指肠乳头落入憩室内,腔内污秽物填塞及脓性分泌物,排除其他病因即可诊断。

  1.2  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24h内急诊ERCP检查,常规ERCP术前准备,内镜直视下经造影导管先后用生理盐水、灭滴灵反复冲洗憩室腔,直至憩室腔内洁净,内镜下可窥及乳头及乳头开口情况,本组病例均未行鼻胆管引流术,所有病例在内镜治疗后给予抗生素治疗1周。

  2   结果

  疗效判定:腹痛1~2天内缓解为显效,血尿淀粉酶3~5天内下降为显效。

  本组病例在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行内镜直视下憩室腔清洗12例,全部病例腹痛1~2天内缓解,血尿淀粉酶3~5天内下降,1周痊愈出院。全部病例未出现内镜操作相关的并发症及胰腺炎加重情况。

  3   讨论

  张宁[2]等认为十二指肠乳头周围憩室与急性胰腺炎发病有关,并且应被认为是其发病因素之一。Miyazaki[3]等通过胆道测压法分析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患者 Oddis括约肌功能,显示乳头部承受压力的能力明显减弱,造成胆道、胰管分泌排泄障碍,括约肌作为胆胰系统细菌屏障作用的生理功能被破坏,胆道感染的几率明显高于无憩室存在的患者。 Lotric[4] 报道乳头旁憩室病例的憩室内容物细菌培养阳性率很高,属于肠道菌群,常易引起憩室炎、乳头炎。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及时解除憩室内乳头开口堵塞问题是十二指肠憩室内乳头致急性胰腺炎的关键,内科药物治疗仅能改善憩室的炎症和保护胰腺,而利用十二指肠镜可直视对憩室腔进行处理,本组病例在入院后急诊内镜ERCP检查,内镜直视下经导管冲洗十二指肠憩室腔达到腔内洁净程度,治疗结果显示全组病例均显效,表明经内镜冲洗憩室腔治疗后可解除乳头开口堵塞问题,同时又可于憩室腔内喷洒抗生素起到局部抗炎作用,病因去除后病情恢复明显加快,住院病程明显缩短。本组22例随访期间,有 3例在本次治疗后反复发作胰腺炎,虽经内镜治疗可达到症状迅速缓解目的,但终究未能终止其复发,其中 2例转外科手术治疗。笔者认为十二指肠憩室内乳头致急性胰腺炎时,在内科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内镜直视下处理憩室腔,具有解除乳头开口堵塞,迅速缓解患者症状的意义,是本病发作时可选用的操作手段,且操作技术简单,但不足之处为无助于防止本病的复发。

  【】

  1  中华医学会外会胰腺学组.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及分级标准.中华外科学杂志,1997,35(12):773.

  2  张宁, 高峰玉. 十二指肠乳头周围憩室与急性胰腺炎关系的探讨.  医师进修杂志,2005,9(23):21.

  3   Miyazaki S,Sakamoto T,Miyat M,et a1.Fuactioa the of oddi in patients with juxtapapillary duodenal divertioula: evaluation by intraopretive biliary meucmetry  under a duodenal preesure  load Word J.Surg,1995,19:307-312.

  4  Lotveit T.Juxtapillary duodenal diverticula.Endoscope,1988,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