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能实验学新实验教学体系形成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闫瑞琴 时间:2010-07-12
[摘  要]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机能学科的实验教学改革一直是国内基础医学界关注和探讨的热点。我校1998年开始尝试机能学科实验教学改革,2005年在认真我校近几年的机能学科实验教学改革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从培养医学本科生的总体目标出发,通过对机能三学科实验课的整合、重组,探讨建立适应社会、科技需要的新机能学科实验教学体系,达到加强医学生实践能力、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目的。

  [关键词] 机能实验学;教学改革;实验教学体系

  生、药理学、病理生理学均属机能性医学基础学科,以人体的生命活动过程为研究对象。生理学侧重正常人体的生命活动过程,病理生理学侧重病理状态下人体的生命活动过程,而药理学则侧重研究药物作用下的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传统的基础医学机能实验课的实验教学,通常是验证本门学科的理论内容。其优点是实验教学与理论知识密切联系,易于操作,但有明显的缺点:实验课内容偏多、且有重复,只验证不突破,不利于跨学科思维培养,不利于强化多方面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利于提高实验仪器的使用率和更新率。这三门实验课的共同特点是实验性强,研究对象和方法相近,基本操作相同,具有有机融合为实验生理的客观基础。为了使医学生在系统掌握医学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系统学习和掌握有关动物机能实验及部分人体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医学科研实验的基本程序和方法,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将原有的生理学、药理学、病理生理学等机能实验课的内容进行了综合组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机能实验学。近年来,许多高等医学院校在实验教学方面进行了类似的改革。我们暂且把这种改革称为“三合一”教改。此项改革在提高实验仪器的使用率,培养学生系统掌握实验技能,减少实验课及学生负担等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基本形成了一定的体系。然而,在改革初期,由于没有经验,又牵涉到三个教研室的工作,许多院校只是换汤不换药的把三个教研室的人员召集起来组成所谓的机能实验学教研室,课程基本上和原先没什么两样。各个教研室上的实验课内容,在时间安排上也极为不合理,经常是理论课还没有学过就要开始做有关实验了,且4个学时的实验时间在做一些综合性实验时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我校原先也属于这种模式。因为它其实并没有体现出机能学本身的特点,机能学所涉及的三个学科,生理学、药理学、病理生理学它们之间在医学知识链中是密切相关,存在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即正常机能,疾病状态下机能的变化和药物下机能状态的恢复。除此之外,三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和观察指标类同,因此,我们改革后的机能实验学应该是三学科重组整合后,建立起按系统、方法将正常机能活动、异常机能模型、代表性药物的作用有机结合起来的综合性实验,并开设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选题、设计、实施的设计性实验,以及建立以机为基础的深化理论教学的交互式教学园地。这样才能体现出机能实验学强调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的本质特点,同时又加强了对三学科理论知识的理解、深化。我校经过一定时间的研究并借鉴兄弟院校的一些经验对原来旧的模式进行了改革,并收到了不错的效果,具体实施办法如下。

  1  组成新的实验教学体系

  1.1  在新的实验教学体系中共有三项内容  《机能学实验》、《机能综合实验设计》、多媒体教学数据库。

  1.2  《机能学实验》  60学时,第四学期开课。该课程是以三学科经典实验及经典实验方法为基础,包括按实验方法学将正常机能活动,异常机能模型,代表性药物的作用结合起来涉及多学科的综合性实验,以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训练和知识综合能力训练为目的,其中综合性实验占本门课程的50%。

  1.3  《机能综合实验设计》  24学时,第五学期开课。该课程是以生理学、药理学、病理生理学、医学统计学、实验动物学及检索等前期课程为基础,通过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实践,从选题、设计实验、实施所设计实验方案、统计及处理实验数据和撰写实验总结的实践过程,达到系统训练学生初步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的。

  1.4  多媒体教学数据库  作为机能学科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的辅助平台,是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以验证性模拟实验、机能各学科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思考问题、机能各学科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资料、习题及解答等多媒体课和互动式教与学信箱组成的教学园地为基础。通过多媒体实验室的全天候开放和学生的课外上机交互式自学,将实验教学中原赋予深入理解理论教学的内涵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

  2  重新编写实验教材

  旧的实验教材内容基本上是三学科实验内容的组合,并没有在实质上有何变化。组成新的实验教学体系后,原有教材必然不适应教学需求了,于是需要重新编写一本能体现机能学本质的新教材,并根据研究目标和教材内容制定教学大纲、教学计划。

  3  课程管理

  根据教学大纲制订了考核办法,力求客观、公证评价学生对所要求知识的和技能的掌握情况。根据课程特点建立了平时考核、操作、实验理论笔试的考核模式。这些办法起到了促使学生认真实践,积极探索的精神。该课程作为必修课以后,上课时学生的积极性明显的高于以前,基本上看不到以前动的动,看的看的状况。学生对实验室课外开放有了要求,甚至有些学生愿意有偿课外进实验室做实验,这些举措引导学生重视实践,从而保证学生实践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同时,机能实验室建立了严格的集体备课,预示制度。由于内容涉及多个学科,备课时采取了主备制,由此保证备课的质量和年轻教师的培养。

  4  教师队伍的建设

  重组后的机能实验学教研室由两部分人组成,一部分是一些具有较高年资的教师,因他们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对于课程的建设及年轻教师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另一部分是一些年轻教师,都是从三个学科教研室抽调过来或是一些专职实验教师。因该课程涉及三个学科的知识所以要求他们必须具备三学科基本操作技能和将三门课程理论知识有机联系的综合运用能力。因此,我们也同时建立了一定的培训措施和考评制度。

  5  教学形式多样化

  机能实验学是应改革传统的医学模式而产生的,其主要是注重思维的培养与动手能力的结合,故应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机技术的发展也为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提供了可能性,但我们也不能为改革而改革在使用电脑的同时也要保留一些传统的电教方式,在学生实验以前放一定时间的录像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另外还开展了观摩教学、课堂自由讨论、示教等。一方面培养学生的思维,另一方面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培养了他们的兴趣。新的教学体系形成后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为此,我们也做了一些调查和分析。

  5.1  课程整合以后的理论教学问题  课程整合以后,原实验教学辅助理论教学的问题如何解决?尽管理论考试成绩分析,独立设置的《机能实验学》课在统计学上不影响理论教学的质量,但除了药的理论考试成绩试点班高于非试点班外,生理学和病生理学的理论考试成绩试点班都略低于非试点班,分析其原因可能与取消讨论内容和大幅度删减验证性实验有关。这提示我们有必要采取一些措施,解决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深化理论教学内容的途径。因此,有必要建立以计算机为基础的机能学科教学主页及机能学科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多媒体数据库。

  5.2  教材内容优化问题  教材内容优化问题设计两个方面,一是内容、实验的难易程度应循序渐进,具有一定的连贯性;二是综合性实验一定注意避免形式上的综合和简单拼凑。应有机的将三学科的内容加以整合,同时注意整合后的可操作性。

  5.3  大面积设计性实验的教学组织问题  设计性实验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无疑十分重要,但设计性实验要求教师要具有一定的科研经验,且要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同时设计性实验所消耗的动物、试剂等数量较大,小样本问题少些,数百人大样本,设计性实验如何组织仍是需要我们认真探讨的问题。

  5.4  教学手段的改进问题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机能学科实验教学设备迅速的计算机化,这为机能实验教学手段的改进创造了条件,机能实验室实验仪器网络化的问题,实验室局域网的建设问题,网络资源的充分利用问题应引起我们的重视。总之,任何改革都要有一定的代价,但只要是利大于弊,我们一定要往前走,不能因噎废食,畏惧困难。我相信,经过一定时间的努力我们一定能建立一个合理、健全、成熟的机能实验学。

  :

  [1]  姚泰.生理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2).

  [2]  莫书荣.实验生理[M].第2版. 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8):1?10.

  [3]  邓世雄.功能学实验[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1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