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采血封闭消毒止血即时贴的研究
【关键词】 即时贴;全封闭;止血,消毒;血管保护;血液传播疾病
【Abstract】 In this study, we invented an appliance, a paster that had disinfections, haemostasis, sealing and protection functions after the intravenous injection. It was round or ellipse polyethylene with external diameter (45~60mm) and thickness (3~4mm). There was a central concavity with protuberant cotton wool in it (diameter 35~45mm). The usage of the pasters on 100 clinical cases proved that there were no bleeding, no discomfort and no disinfections. The injured veins were well protected. Thus the pasters were suitable, standard, simple appliances in clinical usage.
【Key words】 paster;sealing;haemostasis,disinfection;blood vessel protection;blood dissemination disease
目前,静脉注射和采血后的局部伤口处理尚未有统一、规范的操作方法。临床传统的方法是以消毒棉棒或棉球人工压迫止血,可导致注射局部血管损伤和出血现象[1~3],有造成血液传播疾病或医源性感染的危险[4,5]。被遗弃的带有残留血液污染物的棉球,对环境是一个污染。我们研究了一种在注射、采血后全封闭式,集消毒、止血、局部保护为一体的即时贴,填补了国内空白,并通过了国家专利(专利号2004200987439),现将设计研究和临床实验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即时贴的结构与材料 设计一种带有中央凹孔,凹孔内置有突起棉纱、可即时贴敷的圆形或椭圆形、外直径45~60mm、凹孔直径35~45mm、厚度3~4mm之间的即时贴(见图1,图2)。如图所示,(1)底部材料:即时贴的底部材料采用医用聚乙烯泡沫,具有一定的弹性和拉力;(2)粘合剂:粘敷涂层选择医用胶布的粘合剂或对皮肤刺激更小、拉力更大的粘合剂;(3)中央凹孔内的棉球采用医用脱脂棉;(4)消毒剂:棉球中的消毒剂可根据应用需要选择,一般注射、采血可采用碘伏、75%酒精、碘酒或安尔碘等一类的皮肤消毒剂,若用于HIV、HBV、HCV、艾滋病等疑似血液传播性疾病患者,可选择相应的消毒剂。
1.2 封闭、灭菌、消毒 封闭利用围绕中央凹孔周边表面的粘敷涂层,形成粘合部,应用时粘合部与皮肤进行紧密粘合,形成对注射伤口的局部封闭贴敷。即时贴的中空凹孔内置有吸附杀菌消毒剂、止血或血管保护剂的棉球,也可根据临床需要加入其它药物,实现贴敷过程中的局部消毒、保护和污染血液的消毒处理。
图1-图2 (略)
1.3 局部压迫 中央凹孔内的棉球表面高于粘敷涂层的粘贴部约3~4mm。应用时粘敷涂层与皮肤进行粘合封闭,形成拉力,突起的棉球将压迫局部伤口,对局部组织和血管起保护作用。
1.4 贴敷应用 即时贴的粘敷涂层和棉球上端覆盖一层保护膜,保护膜的形状与即时贴形态相匹配,将粘敷涂层、突起的棉球、消毒剂覆盖包裹住,同时又可保持粘敷涂层的粘性和湿度。使用时将保护膜揭去,粘敷涂层直接粘贴在注射或采血部位的伤口处,从而对注射位置的局部封闭处置,完成帖敷过程。帖敷后5~15min,以达到止血、血管保护和消毒效果后即可揭下。
2 结果与分析
2.1 创新了一种医疗技术方法 即时贴的发明,统一了注射、采血后局部伤口的处理方法,临床应用快捷、方便,为注射和采血后的局部伤口处理创建了统一的医疗规范,实现了注射和采血后的消毒处理、止血、血管保护的一体化。
2.2 封闭式保护 即时贴一面为封合面,另一面的中央凹孔周边表面具有粘敷涂层,形成粘合部,应用时粘合部与皮肤进行紧密粘合,形成封闭。按照“两点法”的皮肤-静脉进针的要求,皮肤与静脉伤口的范围一般在6~12mm之间[3],封闭范围设定在45~60mm,压迫保护范围设定在35~45mm。封闭后将阻断血管损伤后的出血现象。既使有出血也在封闭的范围内,同时封闭又可以防止细菌对伤口的感染。
2.3 压迫保护 注射或采血后不同的压迫方法,其止血效果不同[3]。即时贴中央凹孔内突起的棉球高于粘敷涂层表面约3~4mm,应用时由于粘敷涂层与皮肤进行粘合封闭而形成拉力,高突的棉球对伤口形成压迫保护作用。这种压迫与传统的方法相比,压力均衡,不受人为因素干扰,可以保护局部组织和压迫止血。
2.4 预防血液传播性疾病 血液中存在血液传播疾病病原体,如HBV、HIV、 HCV、艾滋病病毒和细菌等。注射、采血后可造成出血现象,形成血液传播疾病的危险因素[5,6]。即时贴中央突起的棉球中可含有消毒剂,可针对HBV、HIV、 HCV、艾滋病病毒和细菌等不同血液传播性疾病选择相应的消毒剂,在实现局部组织消毒的同时,对血液污染物也进行了消毒处理,避免了污染物病原体的传播和对环境的污染,以及由此而构成的医源性感染的危险因素。
2.5 临床实验观察 根据以上原理和方法,我们观察了100例临床静脉采血的患者,取针后立即贴敷即时贴,结果无一例发现有出血现象,病人无不适、血管保护良好,无皮下出血现象。而且应用便捷、规范、方法简单、病人愿意接受,免除了外人或病人自己按压,解除了医务人员和病人的不便。实践证实,这一技术和方法科学、规范、便捷、统一,极大的方便了临床注射、采血等工作,有利于对注射创伤的保护、消毒和预防血液传播疾病或医源性感染的危险。
3 讨论
临床进行静脉注射、肌肉注射和静脉采血后,通常采用消毒棉棒或棉球进行按压止血的处理办法。这种古老的方法存在诸多问题,如常常出现因压迫不严或位置偏差、时间过短等人为因素而出现出血现象[2,3]。尤其是婴幼儿、儿童或不能自理的患者,难以得到配合,造成出血现象更为普遍,甚至出现血肿。目前临床一般注射、采血后大都让患者自己按压伤口。由于患者缺乏专业知识,容易造成出血现象普遍,而且也不规范,并限制了患者的活动。即时贴实现了封闭、压迫、止血、消毒一体化,不影响患者活动、不需要患者有专业知识,对于婴幼儿或儿童更加适合,使注射、采血实现了规范、统一的标准。我们观察了100例患者中,无一例发现有出血现象,而且应用便捷、规范、方法简单、病人愿意接受。
血液传播性疾病引起的感染是医院管理中的一大难题,特别是病毒性血源感染,后果严重又难以预防。国内外研究证实[4,7,8],血液中潜在具有传染性病毒因子有十多种,尤其是HBV、HCV、HIV。输入HIV(+)血液或血制品,其感染的可能性为90%,医务人员通过被污染的HIV(+)针头刺破或污染的伤口,传染的可能性为0.3%;若被带乙肝病毒污染的利器刺伤,感染的机会为6%~30%,只要有0.01ml的含有HBV(+)血进入体内,就可感染上乙肝;如被带有丙肝病毒污染物感染或利器刺伤,受伤者有3%~10%的机会感染丙肝。除此之外,如接触各种感染性体液,如血液、滑膜液、精液、阴道分泌液、胸膜液、羊水等都是致感染的因素。注射或采血后的血液污染物也是造成病原体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由于注射、采血后的局部按压已经成为被注射、采血者的行为,被感染很难被发现,所以至今未见有研究报道。但这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血源感染的途径和危险因素。在注射采血取针后即刻贴敷带有消毒剂的封闭式即时贴,并可根据不同的对象选择不同的消毒剂,在贴敷时间上可最大程度满足消毒处理的要求,从而在实现局部保护功能的基础上,阻断血源病毒性感染或细菌感染的通道,达到预防传播的目的,从根本上解决了因注射、采血而导致的病毒性血源传播的难题。
注射、采血后被患者遗弃的棉球,其残留的血液可以形成传染源,易造成血液传播性疾病或医源性感染问题[4,5] ,并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不符合医疗感染管理的规范。在临床工作中,注射、采血往往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工作人员可能被带有血迹的棉球污染,再去为下一个患者注射、取针或采血,很容易造成交叉感染,同时对医务人员也是构成感染的危险因素。即时贴的封闭和消毒灭菌作用可减少或控制意外感染,阻断了由此而带来的血液传播病原体的传播途径。
【】
1 仲剑平,徐登仁,李石,等.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第四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5.
2 亓秀琴,徐丽芙.静脉输液血管的保护.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5(3):449.
3 费小英,胡月云.采血压迫止血方法的探讨.护理与康复,2004,3(1):58.
4 李锡金,刘景汉.血液传播疾病医院感染的控制.医学感染学杂志,1995,5(2):123.
5 王佃雨,赵公芝,胡开瑞.血液和血压成分的细菌污染现状及分析.中国输血杂志,2000,13(3):212-213.
6 Klein HG,Dold RY, Ness PM,et al. Curret status of microbial contamination of blood components:summary of a conference.Transfusion,1997,37:95.
7 戚中田.丙型肝炎病毒与丙型肝炎.上海:上海技术出版社,1992,11-40.
8 刘俊英.心外输血后肝炎现状调查和预防.首届亚太地区国际医院感染学术会集.北京:中华预防医学会出版,199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