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电穴位刺激并中药离子导入治疗肝细胞黄疸58例观察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张颖, 杨金凤 时间:2010-07-12
【摘要】  目的  了解改良电穴位刺激并中药离子导入肝细胞黄疸的疗效。方法  对我科收治58例肝细胞黄疸患者进行分组。一组给予常规护肝降黄治疗,一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改良电穴位刺激并中药离子导入治疗。结果与结论  常规护肝治疗加用改良电穴位刺激并中药离子导入治疗肝细胞黄疸疗效显著优于常规护肝降黄治疗(P<0.01)。

    【关键词】  常规护肝;  改良电穴位刺激并中药离子导入;  肝细胞黄疸;  疗效

     我国是慢性乙型病毒肝炎高发区,有1.3亿乙肝病毒感染人群,占世界的1/3。再加上长期饮酒、高脂饮食、服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以及接触各种有毒的化学品均可使肝细胞受损,引起肝细胞黄疸。传统的护肝退黄治疗疗效欠佳。目前,主要治疗方法除常规护肝退黄治疗外加用改良电穴位刺激并中药离子导入治疗,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用我院2004年6月~2006年3月内三科肝细胞黄疸患者58例,其中慢性肝炎40例,酒精性肝病10例,药物性肝炎8例。其中男29例,女29例,平均年龄31.64岁,查肝功能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SGPT),血清总胆红素(STB),血清直接胆红素(SDB)升高,SDB升高达30%~40%提示肝细胞黄疸。黄疸属于轻至中度(轻度:SDB正常的1~2倍以下,SGPT正常的3倍以下;中度:SDB正常的2~5倍以下,SGPT正常的3~10倍以下)。

    1.2  分组  以下病例按入院的时间(单、双日)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为双日入院的病例,共28例;B组(改良电穴位刺激并中药离子导入治疗+常规治疗)为单日入院的病例,共30例。

    1.3  方法  A组患者仅用泰特1.2g,茵栀黄30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点每日1次仅做常规治疗;B组在常规护肝退黄基础上借用我科WLGY-801型肝病治疗仪上的电针,每日电刺激本组患者肝俞、膈俞、胆俞、期门、日月、足三里、阳陵泉、丘墟、太冲9个穴位,刺激电流强度升至80mA,每项每个穴位刺激时间为8min,每日1次,共2周。在电刺激以前,先在每个穴位电极片上涂上复方丹参注射液各2ml共计18ml。

    2  结果

    2.1  检测方法  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时,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SGPT,STB,SDB。见表1、2。表1  入院时两组患者SGPT,STB,SDB注:P>0.05差异无显著性 表2  治疗两周后两组患者SGPT,STB,SDB注:P<0.01差异有显著性

    2.2  结果  加入改良电穴位刺激并中药离子导入组(B组)各项指标的下降均优于对照组(A组)经检验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此外,我们还采用美国HDI-300型多功能彩色超声仪,选择性观测两组患者治疗第14天,肝固有动脉血流量、最大流速、管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3  讨论[1~3]

    肝细胞黄疸患者由于长期肝细胞受损,代谢障碍,其处理胆红素能力减弱,致使正常代谢产生的非结合胆红素不能全部转化为结合胆红素,引起血中非结合胆红素增加。如肝细胞受损得不到修复,肝脏血供得不到改善,胆汁排泄受阻得不到疏通,胆红素的代谢就会陷入亚性循环。基于以上因素考虑,此治疗着重解决肝细胞受损,肝血流下降,以及胆汁瘀滞这三大症结。而常规药物治疗存在起效慢,作用弱,症状容易反复等缺点。电穴位刺激是一种特殊的脉冲信号,它刺激人体特定的穴位,使肝脏固有动脉、门静脉产生强有力的收缩和舒张,使血流量加大,而形成被动生物泵,以改善肝细胞黄疸患者的肝细胞微循环障碍,使其得到充足的血氧,同时按摩肝胆,促进胆汁分泌。在电穴刺激治疗仪上,还在每个穴位电极片上涂中药复方丹参注射液。其一,可增强其导电性,其二,通过电刺激将中药离子导入体内,发挥其药理作用。而研究表明,丹参含丹参酮,丹参素、丹参酚等多种活性成分,对肝损伤有保护作用:(1)减轻肝细胞浊肿,脂肪变性和坏死;(2)改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3)抗肝纤维化;(4)清除氧自由基。综上所述,改良电刺激肝俞、膈俞、胆俞、期门、日月、足三里、阳陵泉、丘墟、太冲9个穴位,并配合中药复方丹参注射液离子导入治疗,对肝细胞黄疸患者可以取得较好的辅助降黄作用。其疗程短、费用低、无毒副作用、无痛苦、操作简单深受病人欢迎。

    【】

    1  陆关珍.WLGY-801型治疗仪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观察.中华护理杂志,2001,1:86.

    2  欧蔚妮.WLGY-801型电脑肝病治疗仪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近期疗效观察.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6:512.

    3  张波.WLGY-801型电脑肝病治疗仪治疗病毒性肝炎疗效观察.河北中医,  2000,2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