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麻疹患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肖文芳,张健,刘燕 时间:2010-07-12
关键词:麻疹;IgM抗体;IgG抗体;血清学 

  摘要:目的 了解惠州市麻疹病例血清流行病学特征,探讨麻疹发病原因。 方法 对2003~2005年收集的390例麻疹疑似病例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麻疹IgM抗体,麻疹IgM抗体阳性病例再用ELISA法检测麻疹IgG抗体。 结果 麻疹IgM抗体阳性率为76.6%,合格标本采集率34.1%。麻疹IgM抗体阳性病例麻疹IgG抗体阳性率64.9%;出疹与采血间隔天数长,IgG抗体阳性率和GMT高,≤1岁组病例IgG抗体阳性率和GMT水平最低。 结论 麻疹发病主要原因是未接种麻疹疫苗(MV)和接种后原发性免疫失败,提高血清样本采集率和开展风疹血清学鉴别诊断是惠州市加强麻疹实验室监测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麻疹;IgM抗体;IgG抗体;血清学
    
  Seroepidemiological survey of measles cases in Huizhou City.
      
  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seroepiden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easles in Huizhou City and discuss the detailed cause of measles. Methods 390sera collected from measles cases in2003~2005were detected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for IgM antibodies,and the cases who were confirmed of measles specific IgMpositive were detected by ELISA for IgG anti-bodies. Results The average positive rate of IgMwas76.6%,the qualified sample collecting rate was34.1%.The average posi-tive rate of IgG in confirmed IgMpositives was64.9%;The longer the interval during rash and samplingwas,the higher the IgG pos-itive rate and the GMTwere.The group aged less than1year had the lowest positive rate and the GMT among different aged groups. Conclusion No vaccination and failure of primary vaccination are the main causes for the onset of measles.To improve the sample collecting rate and carry out rubella serological identification assay are urgently needed.
    
  Key words:Measles;IgM antibody;IgG antibody;Serology
       
  惠州市2003~2005年麻疹监测系统分别报告麻疹疑似病例584例、216例、343例,报告发病率分别为16.5/10万、6.0/10万、9.5/10万,无死亡病例。2003~2005年惠州市麻疹发病以小年龄组为主,15岁以下病例占75.6%,病例最小33d,最大52岁。为了探讨麻疹发病,现将惠州市2003~2005年麻疹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 惠州市麻疹监测系统和麻疹实验室检测数据库。
    
  1.2 血清标本的采集 标本来自2003~2005年各县(区)CDC和临床医疗机构送检的麻疹疑似病例血清。合格血清标本指病例出疹后4~28d内采集,血标本无明显溶血现象,无污染,分离的血清量大于50μl,标本冷藏运输(4~8℃)或冷冻保存。
  1.3 检测方法 用抗体捕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麻疹IgM抗体,麻疹IgM抗体阳性病例再用ELISA法测定麻疹IgG抗体,血清抗体滴度≥1∶200为阳性。检测试剂由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室提供,由惠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麻疹实验室完成样本检测。
    
  1.4 统计方法 用spss12.0统计软件分析。
  2 结果
    
  2.1 麻疹实验室监测一般情况 2003~2005年惠州市麻疹监测系统共报告麻疹疑似病例1143例,采集血清标本390例,麻疹IgM抗体阳性率76.6%,标本采集率34.1%;合格血清标本130例,合格率33.3%,麻疹实验室血清学诊断率26.1%。
  2.2 麻疹疑似病例IgM抗体检测结果
    
  2.2.1 麻疹病例IgM抗体按采血时间分布 以出疹距采血时间划分,疹后3d内、疹后4~6d、疹后7~28d采血的标本例数及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60例、75.4%;95例、80.0%;35例、74.3%,IgM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 =0.919,P=0.632)。
    
  2.2.2 麻疹病例及IgM抗体按免疫史分布 麻疹监测系统报告的1143例麻疹疑似病例中采集了血清标本的390例,两者免疫史两两进行比较,病例免疫史分布所占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 =3.100,P=0.078;χ 2 =3.416,P=0.065;χ 2 =0.010,P=0.921,见表1。无免疫史、有免疫史、免疫史不详的病例IgM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 =2.779,P=0.249),见表1。
   
  2.3 麻疹IgM抗体阳性病例麻疹IgG抗体水平
   
  2.3.1 麻疹IgM抗体阳性病例中麻疹IgG抗体阳性率 2003~2005年185例麻疹IgM抗体阳性病例中IgG抗体阳性120例,阳性率64.9%,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129.1,IgG抗体阳性率和GMT最高15~岁组,其次20~岁组,最低≤1岁组,20岁以下人群IgG抗体阳性率和GMT有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的趋势,不同年龄组IgG抗体阳性率和G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 =12.66,P=0.027;F=3.329,P=0.008),见表2。
   
  表1 2003~2005年惠州市麻疹疑似病例和麻疹实验室检测病例按免疫史分布(略)
  2.3.3 不同免疫史的麻疹IgM抗体阳性病例麻疹IgG抗体情况 185例麻疹IgM阳性病例按免疫史划分,免疫史为0、1剂、2剂、不详的病例IgG抗体阳性率和GM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 =0.354,P=0.950;F=1.175,P=0.322),见表3。
   
  2.3.4 不同采血时间麻疹IgM抗体阳性病例麻疹IgG抗体情况 以采血时间划分,出疹当天、疹后1~6d、疹后7~28d采血的麻疹病例IgG抗体阳性率、GMT、高抗体率(≥1∶3200)随采血时间的推移而上升,出疹当天采血的病例IgG抗体水平最低,IgG抗体阳性率、GMT、高抗体率在不同的采血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 =7.103,P=0.029;F=3.756,P=0.024;χ 2 =9.003,P=0.011),见表4。
   
  表2 2003~2005年惠州市麻疹IgM抗体阳性病例麻疹IgG抗体按年龄分布(略)
   
  表3 2003~2005年惠州市麻疹IgM抗体阳性病例麻疹IgG抗体按免疫史分布(略)
   
  表4 2003~2005年惠州市麻疹IgM抗体阳性病例麻疹IgG抗体按采血时间分布(略)
  3 讨论
   
  在麻疹监测系统中,实验室监测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实验室建设在麻疹监测中起到重要作用 [1,2] 。根据惠州市麻疹监测系统的报告,2003~2005年共报告麻疹疑似病例1143例,其中临床诊断725例,实验室确诊302例,临床确诊32例,排除84例。15岁以下年龄发病占大多数,无MV免疫史及不详的占了77.3%,提示MV接种率低是麻疹多发的主要因素。如果只分析采集了血标本的实验室检测病例数据,同样能获得重要的流行病学信息。将390例实验室检测病例按免疫史分布进行分类,发现病例中无MV免疫史及不详的占了81.8%,185例麻疹IgM抗体阳性病例中15岁以下病例占了68.6%,反映出小年龄发病的特征及MV接种率低的情况。按照《广东省麻疹监测方案》的要求,对所有疑似麻疹病例进行血清学诊断与鉴别诊断。我市麻疹病例血清采集率和实验室确诊率低于35%,与方案要求差距较大,主要是临床医生不重视和病例不配合等综合因素导致临床采血困难。此外,麻疹实验室未同步开展风疹IgM检测,对麻疹IgM阴性病例无法进一步进行风疹鉴别诊断。因此,提高血清样本采集率和开展风疹监测对加强麻疹实验室建设势在必行,开展麻疹病毒学监测是今后的努力方向。
   
  IgG抗体麻疹感染后12~15d出现,28~31d达到高峰 [3] 。本次检测结果符合这一,185例麻疹IgM抗体阳性病例64.9%麻疹IgG抗体阳性,IgG抗体水平在出疹后28d内随时间推移而逐渐上升。此外,麻疹IgG抗体水平的高低与年龄有关,基本上表现为年龄越小,检测出的麻疹IgG抗体水平越低,但20岁以上人群例外,低于15~19岁组,估计小年龄组原发性免疫反应为主,病例初次接触麻疹病毒产生初次免疫应答,IgG抗体产生速度较慢。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免疫系统发育越趋完善加快了免疫应答的速度,也可能暴露机会增多,部分病例不是初次接触病毒,如31例病例是出疹当天采血,有22.6%IgG抗体≥1∶3200,存在二次应答过程使IgG抗体水平短时间内快速产生。二次应答通常更快、更强,与初次免疫应答具有质量上的差异 [3] 。
   
  本次检测结果显示病例免疫史分布对IgM抗体阳性率和IgG抗体水平的影响没有明显的差异,说明有免疫史而发病主要是原发性免疫失败,提示应提高接种质量和加强冷链管理。
  :
    
  [1]David Featherstone.全球麻疹实验室网络[J].计划免疫,2002,8(4):236~238.
   
  [2]钟培松,费洁,戴依群,等.上海市嘉定区1992~2004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计划免疫,2006,12(2):121~123.
   
  [3]张延龄,张晖.疫苗学[M].第1版,北京:出版社,2004,1213~1238,184~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