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班氏丝虫病防治后期传播潜势的研究
关键词:班氏丝虫病;传播潜势;微丝蚴血症;淡色库蚊;蚊媒幼丝虫;抗体
Study on the transmission potential of Bancrofian filariasis at later stage of control in Shandong Province.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transmission potential of Bancrofian filariasis at later stage of control and consolidate the control achievement for gaining the goal of elimination of filariasis in Shandong Province. Methods Longitudinal studies on the pathogen,mosquito vectors and seroepidemiologywere carried out for a period of10years without conducting control measures. Re-sults Microfilarremia rate was reduced from0.31%in the first year of study to0.01%in the0th year.The national infection rate of mosquito vectors was reduced from0.15%in the first year of study to0in the0th year.The antibody positive rate of population was reduced from6.85%in the7th year of study to1.56%in the0th year. Conclusion The transmission of Bancroftian filariasis can be interrupted when the microfilaremia rate reduced between0.17%~1.15%and the microfilaria density in residual micro-laremias was between1~50/120μl without conducting control measures after basic elimination of the disease.
Key words:Bancroftian filariasis;Transmission potential;Microfilaremia;Mosquito vector
我国防治丝虫病的近期目标是以行政村为单位微丝蚴率降至1%以下。山东省于1980年在全省范围内达到了基本消灭丝虫病的目标后,丝虫病传播潜势情况以及如何阻断丝虫病传播已成为防治后期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为观察其传播潜势,于基本消灭后第1~8年,在全省7个市(地)选择原班氏丝虫病高、中、低度流行区的滕州、峄城、嘉祥、宁阳、郯城、苍山、平阴、昌乐和成武9个县(市、区)10处乡镇26个行政村设立研究点,在不采取防治措施的情况下,对其病原学、蚊媒和血清学进行了为期10年的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点选择 于基本消灭丝虫病后1~10年,按照原均为班氏丝虫病高、中、低流行情况及地理位置选择有代表性的9个县(市、区)10处乡镇26个行政村设立研究点,其传播媒介均为淡色库蚊。该9个县(市、区)10处乡镇26个行政村的微丝蚴率为0.1±%、0.5±%、1.0±%共3个梯度;120μl血液平均微丝蚴密度为<5条、5~10条、11~20条和21~50条共4个梯度。每个研究点最小为一个行政村,人口为500人左右,最大的行政村人口为2000人以上,26个研究点总人口为23445人。
1.2 病原学研究内容及方法
1.2.1 病原学调查 为纵向观察丝虫病传播动态,对研究点的残存微丝蚴血症者皆不给予海群生等药物。每年或隔年用耳垂血6大滴(约120μl)双片法全民血检1次,观察mf率和mf密度变化,对新检出的mf血症者,进行个案调查和追踪血检。对残存微丝蚴血症者,每年采用耳垂血6大滴(约120μl)双片法各血检一次,血检阴性者,再用1ml静脉血薄膜过滤法或6大滴耳垂血双片法间隔1月或1年复查3次仍为阴性,方予确认,对尚未转阴者继续追踪血检直到转阴为止。
1.2.2 蚊媒自然感染率调查 于传播季节(6月下旬~10月上旬),于早晨5时半至8时半,用全捕法或机械抽样的方法(小的研究点采用村内全捕法;大的研究点采用机械抽样确定捕蚊户,定点捕蚊。)逐户捕集人房及蚊帐内雌性淡色库蚊。并固定50顶蚊帐,每旬1次捕尽帐内蚊媒,记录帐内睡眠人数,用个体解剖法检查蚊媒幼丝虫自然感染情况。
1.2.3 蚊媒叮人率调查 在传播季节,每旬于晚20时至次晨5时用人饵蚊帐诱捕法分别捕集室内外雌性淡色库蚊,记录每小时捕蚊数,代表露宿人群和室内睡眠不用蚊帐人群叮人率。同时摸拟室外乘凉情况,于20~22时用人饵蚊帐诱捕法捕集计数已选定50顶蚊帐内的每人受蚊媒叮咬数,代表使用蚊帐人群叮人率。逐个解剖检查蚊媒幼丝虫自然感染情况。
1.2.4 宿主血中mf密度与蚊媒自然感染关系调查 捕集解剖不同密度mf血症者家中吸血淡色库蚊,并以不同密度的残存mf血症者作供血源,人工感染淡色库蚊,观察各期幼丝虫的感染率及感染度。
1.3 血清学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抗原制作及IFA试验 取长爪沙鼠腹腔内马来丝虫成虫冰冻切片(BMA)在-15℃温度下切成4~5μm厚的虫膜贴于载玻片上,在-20℃低温中保存备用。荧光素标记羊抗人IgG抗体购自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工作稀释度为1:20,荧光显微镜为日本Olym-pusBHF型,荧光光源为HBO-50W。激发滤片为BG12,压制滤片为0~515,暗视野观察。间接荧光抗体试验按常规方法操作,以1:20为抗体阳性起始浓度。
1.3.2 血清学研究点选择 根据26个研究点微丝蚴率为0.1±%、0.5±%、1.0±%3个梯度和120μl血液平均微丝蚴密度<5条、5~10条、11~20条和21~50条共4个梯度,选择有代表性的一定数量的行政村作为血清学研究点。
1.3.3 血清学监测方法 对1周岁以上的居民采集耳垂滤纸血,进行IFAT和于观察后第10年选择一研究点,在部分人群中,采集滤纸干血,用单克隆抗体—ELISA(McAb-ELISA)方法,检测丝虫特异IgG4抗体。1.4 月传播强度和年传播潜势估算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丝虫病专家委员会(1984年)倡用方法估算 [1] 。
2 结果
2.1 病原学纵向研究
2.1.1 人群微丝蚴率变化 纵向研究10年,第1年病原学监测血检19950人,查出残存mf血症者62例,平均微丝蚴率为0.31%(0.05~1.36%)。自监测第3年后,微丝蚴率随着监测年序的延长逐年下降。第10年时,血检15064人,查出mf血症者2例,微丝蚴率平均降至0.01%(表1)。
2.1.2 mf密度变化 第1年,62例残存mf血症者mf 密度为1~50条/120μl,除第3和第6年查出同一例高密度mf血症者,使mf平均密度明显升高外,以后各年大都随着监测年限的延长逐年下降,到第10年时,mf血症者mf密度最高为18条/120μl(表1)。
2.1.3 残存mf血症者变化 26个研究点,10年共查出残存mf血症者75例,其中新检出13例,有97.33%的残存mf血症者于监测后第3~10年陆续自然转阴(表1)。
表1 研究点微丝蚴率和微丝蚴密度的变化(略)
2.1.4 新检出mf血症者分析 26个研究点,21个历次血检普查未发现新检出的mf血症者,5个点在第2~10年新检出mf血症者13例,除观察第10年对新检出的1例未进行追踪复查外,其他12例经追血检3~6年后自然转阴。在新检出的mf血症者中,大多数mf密度都较低(1~2条/120μl)。
2.2 蚊媒幼丝虫自然感染情况 观察第1年,在23个研究点共解剖淡色库蚊媒100567只,查出人体幼丝虫感染蚊154只,蚊媒幼丝虫平均感染率为0.15%(0~0.51%)。其中17个研究点可查到人体幼丝虫感染蚊(0.02%~0.51%),6个研究点蚊媒幼丝虫为阴性。随着研究年序的延长,蚊媒幼丝虫感染率逐年下降。观察第1、2、3、4、5、8年时,自每年6月下旬~10月上旬可查到蚊媒幼丝虫;于第1年的8月和第2年7月及第3年6、7、8月查出感染期幼丝虫。据此估计,山东省班氏丝虫病传播季节为100d左右。观察第1、2、3、4、5、8年,蚊媒幼丝虫自感染率分别为0.153%、0.10%、0.03%、0.01%、0.01%、0.01%,仅在观察第1~3年时,发现感染期幼虫,感染期幼虫感染率分别为0.004%、0.006%和0.006%,观察第9~10年未再发现人体幼丝虫阳性蚊(表2)。
2.3 mf血症者mf密度与蚊媒感染的关系 选择一个研究点(郯城县胜利乡花园村),捕集解剖不同密度mf血症者家中吸血淡色库蚊和以不同密度mf血症者作供血源实验感染淡色库蚊后的情况(表3)。经统计学分析表明淡色库蚊感染率、感染度和Ⅲ期幼虫感染度及mf血症者血中mf密度均成正相关(γ=0.918~0.960)。
2.4 蚊媒叮人率 在上述同一研究点用同一方法,在不同的年月份之间,蚊媒叮人率波动较大,10年间4次观察淡色库蚊叮人率以7、8月份为高,对露宿人群的叮人率比使用蚊帐人群为高,1984~1993年4次观察露宿或室内睡眠不用蚊帐人群平均每人每夜叮人率分别为52.5、43.0、24.1和40.1,而夜间乘凉后进室内睡眠使用蚊帐人群平均每人每夜叮人率分别为14.3、13.5、21.0和15.0。
2.5 月传播强度 在上述同一研究点,结果显示当地以7~8月为传播最强的月份(表4)。
2.6 年传播潜势的估算 在上述同一研究点,根据蚊媒叮人频数,蚊媒感染期幼虫感染率和感染期幼虫感染度估算年传播潜势(表5)。
表2 研究点淡色库蚊感染情况的变化(略)
表3 研究点微丝蚴血症者微丝蚴密度与蚊媒感染关系(略)
表4 研究点7~9月传播强度估计(略)
表5 研究点年传播潜势的估算(略)
2.7 血清学检测结果
2.7.1 IFAT检测结果 选择1~15个研究点,应用I-FAT检测居民4410人,丝虫抗体阳性率平均为2.93%,在研究初期(第3~4年),检测469人,查出丝虫抗体阳性32例,抗体阳性率为6.82%,至第8、9、10年时,抗体阳性率分别下降至1.33%、1.04%和1.56%(表6),表明丝虫抗体阳性率已降至非流行区健康人群水平。
表6 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IFAT)纵向检测结果(略)
2.7.2 人群丝虫特异IgG4抗体检测结果 观察第10年,选择上述同一个研究点,在不同人群中,检测118例,丝虫特异IgG4抗体阳性者7例,抗体阳性率为5.93%,该研究点观察前及历年发现的10例残存mf血症者中,除1例mf和丝虫特异IgG4抗体均为阳性外,在其它9例mf血症转阴者中,仅1例丝虫特异IgG4抗体阳性,丝虫抗体转阴率为88.89%。
3 讨论
丝虫病基本消灭后,当研究点微丝蚴率为0.05~1.36%,残存mf血症者mf密度为1~50条/120μl时,在不采取防治措施的情况下,历经10年的纵向研究结果显示,mf率、蚊媒幼丝虫自然感染率于观察第1年分别为0.31%和0.153%,随着监测年序的延长,mf率和蚊媒感染率逐年下降,到第10年,mf率降至0.01%;蚊媒感染率到9~10年时均降至0;丝虫抗体阳性率也由监测初期(第3~4年)的6.82%下降至第10年的1.56%;表明原丝虫病流行区居民丝虫抗体阳性率已降至非流行区健康人群水平。观察前有残存mf血症者62例,观察期间,新检出mf血症者13例,观察第10年仅发现残存和新检出mf血症者各1例,其他73例自然转阴。此结果与Wang Pei-yi [2] 等和国外Ottesen [3] 报道多数观察结果显示马来和班氏mf血症持续时间≤8~9年基本相符 [5] 。
本研究观察60μl未稍血内mf密度为0.5~10条者占77.78%。蚊媒自然感染率调查和实验感染结果显示,淡色库蚊感染率、感染度和Ⅲ期幼丝虫感染度与宿主mf密度成正相关;2、以60μl未稍血mf密度为1和5条者实验感染淡色库蚊,蚊媒感染率分别10.33%及18.45%,阳性蚊媒平均分别含1.6和2.5条感染期幼虫。据Zielke [4]和何桂铭 [5] 观察阳性蚊在 叮吸血时,仅有30%感染期幼虫逸出,而侵入宿主体内仅占10%,即蚊体内的感染期幼虫只有3%左右侵入宿主体内,而且现场中蚊媒体内含感染期幼虫仅为2~3条时,1次叮咬同时进入人体内的雌雄性幼虫的机会很少 [6] 。此外,侵入宿主体内幼丝虫的成虫率仅为3.6%。因此,防治后期残存的低密度mf血症者陆续自然转阴,将逐渐失去其传染源的作用,未转阴者即使仍可作为感染源,但因感染度低,重复感染机会少,已不具有流行病学意义 [7] 。本研究观察第1年发现62例残存mf血症者,观察第10年时,转阴61例,转阴率为98.39%。
在10年观察期间,新检出mf血症者13例,mf密度为0.5~9条/60μl,平均为3条/60μl,其中12例在3~7年复查转阴。由于用现有的方法诊断低密度mf血症,常时隐时现,机会因素很大,因此,这些病例绝大部分似属漏检。但鉴于研究点淡色库蚊密度较高,夏秋季节居民多有露宿习惯,人群中尚存在个别较高密度mf血症者等因素。结合媒介昆虫学和病原学纵向研究所得的有关参数分析,在新检出的病例中尚不能排除新感染的可能。但从10年来mf血症者自然转阴率高达97.33%(73/75)的结果分析,研究点虽有可能出现新感染者,但远少于mf血症自然转阴的病例。本研究人群mf率除观察第2年略有回升外,其它各年均随研究时间的延长逐年下降,观察第9~10年,蚊媒幼丝虫和年传播潜势均降至0。根据人群mf率变化,mf血症者平均mf密度和较高密度的mf血症者数量及人、蚊接触机会 [7] ,可以判定研究点丝虫病传播已处于趋于阻断。以上结论对我国及全球消灭淋巴丝虫病对策和防治措施的制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1]WHO.Technical Report Series1984,702:111.
[2]Wang Pei-yi,Zhen Tian-min,Wang Zun-zhe,et al.A ten-year ob-servation on experimental infection of periodic Brugia malayi in man[J].Fournal of Tropical Medicine and Hygiene1994,97:269~276.
[3]Ottesen EA.Efficacy of diethyloaramazine in eradicating infection with Iym-phatic-dwelling filariae in humans[J].Reviews of Infectious Diseases1985,7:341.
[4]Zielke E.Experimental studies on the quantitative aspects of transmission of Dirofilaris by mosquitoes[J].Z Tripenmed Parasit1973,24:214.
[5]何桂铭.狩猎库蚊生理年龄与班氏丝虫病传播关系[J].昆虫学报,1965,14:257.
[6]Gubler DJ,Bhattacharya NC.A quantitative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ban-croftian filariasis[J].Am J Trop Med Hyg1974,23:1027.
[7]史宗俊.丝虫病传播阈值的研究[J].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94,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