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的X线表现、常用非手术疗法与护理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7-12
【关键词】 颈椎病;放射摄影术;治疗;护理
颈椎病是颈椎椎间盘、钩椎关节、椎弓关节组织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累及周围组织结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的一系列综合征,又称颈椎综合征,多见于中年以上,青年人也不少见。分神经根型、脊髓型、交感神经型、椎动脉型等[1]。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体征和X线表现,CT、MR成像、椎动脉造影等可有精确的定性定位诊断,但X线平片仍是最简单、便捷、低廉的首选方法。我院收集48例颈椎病患者,分析了X线平片表现,对其中22例进行了非手术治疗,多数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根据笔者的经验,结合治疗前后X线平片对比,谈谈颈椎病的几种常用非手术疗法及护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8例颈椎病患者,男28例,女20例,年龄最大81岁,最小25岁,40岁以上发病较多,有39例。其中22例进行了非手术治疗,并采取了相应的护理措施,男12例,女10例,共治疗1~3个疗程,有5例症状完全消失,16例明显好转,1例无明显改善。治疗后22例均进行了X线平片复查,8例有变化。
1.2 X线表现
1.2.1 椎间隙狭窄 45例显示椎间隙狭窄,大部分位于C5~6,有30例。这是因为颈椎的屈伸运动是以C4~6为中心的,此部位剪力最大,易因负重或应力作用而使软骨退变。
1.2.2 钩椎关节间隙狭窄 有12例显示钩椎关节间隙狭窄,多发生在C4~6。
1.2.3 椎弓关节间隙狭窄 有1例显示椎弓关系间隙狭窄。
1.2.4 骨质增生 48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前、后缘增生较多,并且明显。要注意观察钩突骨质增生,由于神经根占据椎间孔纵径的一半和横径的全部,钩突增生使椎间孔横径缩小,神经根受压。
1.2.5 颈椎结构变化 曲线变直14例,侧弯5例,后凸10例,滑脱8例,有5例发生在C4。
1.2.6 韧带钙化 有25例显示韧带钙化,包括项韧带、纤维环、前纵韧带。
1.2.7 椎间孔缩小 有22例摄有颈椎双斜位片,其中11例有椎间孔缩小,表现为失去正常的椭圆形而成为哑铃状或不规则形。
1.3 常用非手术治疗方法
1.3.1 物理治疗方法 颈椎病的物理疗法较多,有石蜡疗法、红外线、磁疗、微波、超短波等。而我院最常采用的是调制中频电疗法,对于症状较轻的颈椎病应为首选。其操作简便,作用较深,能消除肌肉痉挛,调节与改善局部肌肉、韧带和神经的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利于消炎,并有良好的镇痛效果。每次治疗20min,每日1次,20次为一疗程。本组22例有15例行该项治疗,均有不同程度的症状减轻,有3例症状消失。
1.3.2 牵引疗法 是颈椎病较为有效且应用广泛的一种治疗方法。适用于椎动脉型、神经根型、交感神经型。由于限制了颈椎活动,有利于组织充血、水肿的消退;同时可增大患椎椎间隙,有利于突出物还纳,使神经根所受的刺激和压迫得以缓和;并可松弛痉挛的颈肌,从而减少对椎间盘的压力,缓解疼痛,恢复运动功能;对于椎体失稳,可恢复生理曲线和稳定性。笔者采取坐位,枕颌布带牵引,重量为6kg,对体重者可适当增加牵引重量和延长牵引时间,一般不超过15kg。每天牵引1~2次,每次25min,10次为一疗程。2个疗程之间休息1周。在本组病例中有16例行颈椎牵引,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
1.3.3 颈托外固定 可限制颈椎的活动,减少神经的磨损,有利于组织水肿及骨关节炎症逐渐消退,从而改善压迫症状,可使失稳移动的椎体复位。注意随时调整松紧;白天使用,夜间取下;使用2~3个月,不宜过久。笔者对1例C4有滑脱的患者进行了该项,症状明显减轻。
1.3.4 推拿按摩 适用于除严重颈脊髓受压以外的各型颈椎病,可减轻突出物对神经根的刺激和压迫,有利于缓解肌肉痉挛,改善局部血供,减轻疼痛。治疗前对患者的病情应有全面了解,手法要得当,在颈、肩及背部用揉、拿、捏、推等手法,每次推拿20~30min,每日1次,10天为一疗程。22例中有5例进行了该项治疗,其中有1例推拿1次后症状就有所减轻。
1.3.5 药物疗法 药物在颈椎病的治疗中可以起到辅助的对症治疗作用,可选用止痛、消炎药,如口服阿司匹林、消炎痛、三乌胶囊等。可运用营养和调节神经系统的药物及扩张血管药,如谷维素、维生素B1、维生素B12、香丹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等。地巴唑可改善脊髓的血液供给。
1.3.6 针灸疗法 能起到疏通经络、调理气血、疏筋止痛等功效。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2周为一疗程。对颈椎病的治疗可取得明显疗效。
2 护理
颈椎病是一个慢性病,治疗需要一段时间,长期坚持治疗方可显出疗效,要让病人了解颈椎病的有关知识,安慰鼓励病人,增强治疗信心,做好心理护理,配合医护治疗。密切观察病人治疗过程中心理情绪的变化,调节心理情绪,保持心理健康。
指导病人进行颈部功能锻炼,颈部前屈后伸,左右旋转。平卧硬板床及忌高枕头,忌长时间做低头动作或长期维持一个特殊姿势。注意疼痛部位及肢体麻木无力的变化,按摩上、下肢肌肉,鼓励病人主动加强各关节活动。
急性发作期或初次发作的病人,要注意适当休息,病情严重者宜卧床休息2~3周。卧床休息能使颈部肌肉放松,减轻由于肌肉痉挛和头部重量对椎间盘的压力,对组织充血、水肿的消退具有重要作用。但卧床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发生肌肉萎缩,组织粘连、关节僵硬等变化,阻碍颈椎病的恢复。
要对颈部加以保护,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损伤。无论是睡眠、休息,甚至日常一些动作,都要保持良好的习惯,时刻不忘颈椎的保护。同时加强颈部肌肉的锻炼。颈部肌肉锻炼的方法有2种:(1)取站立或坐位,双手交叉紧抵头后枕部,头颈用力后伸,双手则用力阻之,坚持10s,放松10s,10次为1组,每天做10组;(2)取坐位,双手托下颌,下颌向下用力,双手则用力阻之,坚持10s,放松10s,10次为1组,每天做10组。
颈部牵引时注意病人的姿势、位置及牵引的重量,观察是否有头晕、恶心、心悸等。在牵引过程中,可在局部垫以棉垫以缓解压力,防止颈部皮肤受压,注意清洁牵引部位皮肤。
颈椎病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油腻厚味之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豆芽、海带、木耳、大蒜、芹菜、地瓜、冬瓜、绿豆等。
3 治疗前后X线平片对比
本组22例完成治疗后均进行了X线平片检查,与治疗前对比,骨质增生及韧带钙化无明显改变,14例曲线变直或后弓者有7例恢复了生理曲线,这些患者均作了牵引治疗。颈托外固定1例滑脱的椎体已复位,但仍有曲线后弓。对于椎间隙及椎间孔,笔者未发现明显变化。
4 小结
颈椎病是以退行性改变为主的慢性颈部疾患,大多数通过非手术治疗和护理可获得良好的效果或治愈。在挑选非手术疗法时,以措施简单、收效快的方法为首选,根据病情,可多种方法共同使用。药物疗法往往与其他非手术疗法配合使用,使之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但对脊髓型颈椎病,由于脊髓受到突出的椎间盘或(和)后缘骨质增生的慢性压迫导致不可逆性损害,往往需要手术治疗。在整个治疗过程的前后及治疗中,根据患者出现的生理、心理及其他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是促使患者尽快康复的有力保障。X线表现是确立颈椎病诊断的必备条件[2],因其与临床症状不成正比,不能用作评定非手术治疗的效果,但在选择治疗方法时有极大的价值。
【参考】
1 宁宁.骨科康复护.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156-157.
2 南登崑.康复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