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院外治疗遵医行为的调查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7-12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遵医行为 问卷调查
精神分裂症是以思维、情感、感知、意志和行为等方面障碍,精神活动脱离现实,与周围环境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最常见的精神病。反复发作易致衰退和社会功能下降,减少复发次数,是延长患者在社会工作时间的主要手段和方法。由于这一特殊性,院外患者必须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进行维持治疗。笔者发现,在住院期间绝大多数患者均能按照要求进行治疗,但出院后其遵医程度却大大下降。为此,我们对7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院外治疗的遵医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旨在探讨目前存在的各种问题,寻求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03年3月~2004年4月在我院精神科男女病区系统治疗一个疗程后达到“痊愈、好转”标准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78例。入选对象均符合CCMD-2-R有关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1],住院在2次或2次以上,排除患有脑、心、肺、肝、肾等躯体疾病,男42例,女36例,年龄19~61岁;文化程度初中及初中以上53例,小学及小学以下25例;人均月收入≥600元48例,<600元30例;家庭能参与配合治疗56例,不能有效配合22例;对治疗过程大部分了解27例,了解小部分或根本不了解51例。上述患者平均住院3周以上,意识清楚,具备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住院期间均已接受护理人员对其进行的系统健康。
1.2 调查内容 主要针对患者院外遵医情况进行调查,共分为5个方面,每方面由4项内容组成。具体为:(1)药物治疗方面:你是否有忘记服药的经历?你是否有听信非医务人员的劝说而自行更换药物的经历?当你自觉症状改善(加重),你是否自行减少(加大)用药量?出现药物副反应,你是否自行减(停)药?(2)社会功能方面:你是否能摆脱病人的角色,溶入到正常生活中去?你是否每天参加一定的社会活动或劳动?遇到纷纭复杂的家庭、工作问题,你是否能自我调节,从狭隘的偏见困惑和疑虑中解脱出来?你是否能调节自己的不良情绪,如忧郁、焦虑等?(3)家庭干预:你是否替患者保管药物,并督促其按医嘱定时定量服用?你是否经常与病人交谈,沟通感情,了解其思想变化?你是否力求家庭成员处理好与病人的关系,使病人真正能感到家庭的温馨?你是否陪同病人定期复查咨询?(4)自我保健:你是否能保持好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你是否每天按时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你是否曾因各种原因而放弃过工娱治疗?你是否听从医务人员劝告戒烟、戒酒,忌食浓茶、咖啡、参制品等易引起神经兴奋的食物?(5)随访、复查:你是否有复查的经历?当疾病有复发的迹象时,你是否求助医护人员?你是否认为症状改善自己感觉得到,而没有按要求复查?你是否曾因各种原因而间断复查长达3个月以上?问卷各项采用3级评分法评分,遵医行为:完全依从(1分)指患者和家属报告患者能遵从医嘱就诊、服药以及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部分依从(2分)指患者和家属报告患者有时能遵从医嘱就诊、服药,以及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不依从(3分)指患者和家属报告患者拒绝遵从医嘱就诊、服药,以及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
1.3 调查方法 根据上述调查内容进行整编,向每位受试者通过电话询问的方法进行调查。具体说明调查的目的及意义,征得其同意后,由专人询问并代为填写。共发出问卷78份,收回有效问卷78份,回收率100%。
2 结果
2.1 不遵医行为的发生率及分布情况 见表1。78例患者中有73例出现不遵医项目,占调查总人数的93.59%,其中药物治疗得分最低,其余依次为自我保健,社会功能锻炼,家庭干预,门诊随访、复查。由此可见,患者对于药物治疗、自我保健、社会功能锻炼的重视程度高于家庭干预和门诊随访、复查。
表1 不遵医行为的发生率及分布情况 例(%)
2.2 不遵医行为相关因素分析 见表2。年龄、病程、文化程度、经济情况、家庭配合情况、患者对治疗的了解程度是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院外治疗遵医行为的重要因素(P<0.001),而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2 不遵医行为相关因素分析
3 讨论
目前精神分裂症尚无根治的方法,患者临床好转、痊愈出院后仍需长期甚至终生,方可有效防止疾病复发,改善生活质量[2]。但从本组调查结果来看,精神分裂症患者院外的遵医情况并不乐观。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3.1 缺乏正常的心理应对能力,采用不成熟的方式回避 在明确自己患有精神分裂症时,患者的心理行为表现多种多样,症状轻微患者否认自己有病,部分家属对患者有无精神病拿不定主意,认为只不过精神受刺激,思想压力大。症状较重者又通常表现出对精神分裂症的极度畏惧,担心药物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理功能,担心药物影响大脑,对治疗失去信心,同时还由于疾病的长期折磨,使患者产生懈怠情绪,通常会消极地对待治疗或盲目地寻求根治“偏方”。由于缺乏接受疾病的正常心态,患者对医护人员的能力也持有怀疑态度,其院外遵医行为随之受到影响。
3.2 缺乏对治疗方案的正确理解,并未做到言行合一 精神分裂症治疗过程漫长,患者极易根据自我判断或听信他人传言而随意中断治疗,尤其以文化程度低、年龄大者最明显。分析原因,主要考虑为上述患者接受事物缓慢,对医生的建议没有完全理解,且在治疗上几乎完全依靠他人。出院后,在得不到医务人员及家人有效帮助的同时,其遵医程度进一步降低。
3.3 病程长的患者疾病知识水平较高,但遵医行为欠缺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病程长的患者遵医程度低于病程短的患者,提示有较长病史者通常自恃对精神分裂症知识的足够了解而产生松懈情绪,家属也疏于管理。由此可见,具有良好的疾病知识,并不一定表现良好的遵医行为。提高知识虽是改变行为的必要条件,但相关知识水平的提高并无必然强化患者的健康水平,导致健康结局。
3.4 社会支持体系不健全,内容不完善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病人的主要生存环境,对恢复期精神病人来讲又是回归社会康复的场所。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进行集体心理社会教育是可行、有效的。但我们教育内容片面强调服药的重要性,对患者的社会功能恢复指导尚缺乏。
作为一项重大的生活负性事件,疾病给患者所造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本调查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患者本人及家庭、社会的诸多客观因素,而不仅仅局限为院内治疗的直接结果。充分反映了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保健意识,自我管理技巧在疾病控制中的重要性。提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建立共同参与的护患关系,制定切实可行的院外治疗方案,使患者不但能掌握有关疾病控制、自我心理调节的相关知识与技能,还能积极主动地调整生活方式,彻底改变不利健康的行为。此外,通过各类媒体宣传,争取全社会的广泛支持与关注,使精神分裂症患者获得更多、更好帮助,缔造有利于患者康复的“大环境”。
【】
1 精神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87-88.
2 张明园,翁正,严和,等.精神分裂症家庭教育的二年前瞻性研究.中华精神科杂志,1998,31(2):91.
上一篇:自体骨髓移植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