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性眩晕的分型治疗及疗效分析
作者:左金良,韩建龙,韩庆森,马,梁道臣
【摘要】 目的 将颈性眩晕分为上、下颈性眩晕,采取不同方法并与常规治疗方法的疗效比较,以寻求更好的治疗方法。方法 将135例颈性眩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其治愈率及治疗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试验组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而试验组的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颈性眩晕进行分型并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能提高治愈率,缩短治疗时间。
【关键词】 颈性眩晕;分型;上颈性眩晕;下颈性眩晕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better therapy method by comparing the effect of the routine therapy method and the method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to different types cervical vertigo after divided cervical vertigo into superior and inferior cervical vertigo.Methods 135 case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contrast group. The cure rate and treatment time were analyzed by SPSS 10.0.Results The cure rate of the control group i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ast group. And the treatment time of the control group is shor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ast group.Conclusion The typing of the cervical vertigo can improve the cure rate and reduce the treatment time.
【Key words】 cervical vertigo;typing:superior cervical vertigo;inferior cervical vertigo
颈性眩晕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常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和学习。近年来该病出现年青化趋势,为了更好的解决患者的痛苦,寻找理想的治疗方法。我们对确诊为颈性眩晕的患者进行了分组研究,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全组共135例,男74例,女61例,平均年龄56.4岁(19~76岁),平均病程2年(1天~10年),全部患者均有眩晕症状,其中部分患者伴有头痛、颈后疼痛、恶心、视物模糊、耳鸣、失眠、手背麻木等症状,或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
1.2 临床分组 在选择病例时,首先排除与颈性眩晕有相似症状的眼、耳、神经科及内科疾患,将病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分为星状神经节阻滞组30例和常规药物治疗组45例;试验组根据我院10余年在颈性眩晕方面的诊治经验分为上颈性眩晕组30例和下颈性眩晕组30例,其诊断标准如下:上颈性眩晕——是指以上颈椎(C1~C3)为主要病变部位的眩晕。表现为枕颈部疼痛、压痛、活动受限,X线片可见枢椎棘突偏斜、齿侧间隙不对称等。下颈性眩晕——是指以下颈椎(C4~C7)为主要病变部位的眩晕。表现为下颈部僵硬、活动不适、眩晕症状时轻时重,X线片示颈椎退变增生、生理曲度消失或反突等。
1.3 治疗方法 试验组:上颈性眩晕组进行持续性小重量水平位Glisson带(颌枕带)牵引,加以C2~3椎板旁封闭治疗,封闭药物包括确炎舒松20mg,维生素B1 0.1g,维生素B12 0.2mg,2%利多卡因5ml,必要时于1周后重复进行,同时辅助扩张血管药物治疗;下颈性眩晕组行颈托制动,局部热敷治疗,加以痛点、椎板旁、星状神经节或椎管内封闭治疗,同时辅助扩张血管药物治疗。
对照组:星状节阻滞对照组,全部患者均在星状神经节行1%利多卡因6~10ml阻滞治疗(封闭后出现Horner’s 征为封闭成功),每次间隔5~7天,2~3次为1个疗程,同时辅助扩张血管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组,全部患者仅给予扩张血管、活血化瘀药物治疗,同时辅以抗眩晕药物。
所有组别所使用的扩血管药物为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使各组具有可比性。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 1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经χ2检验、q检验(Newman-Keuls法)。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治愈:眩晕等症状全部消失,颈部活动自如,恢复正常工作;好转:症状基本消失或较治疗前症状明显减轻,偶有轻度头晕等症状;未愈:症状减轻不明显或加重或近期症状反复。
2.2 各种颈性眩晕治疗情况 试验组患者治愈率为75.0%,其中上颈性眩晕组治愈率为73.3%,下颈性眩晕组治愈率为76.6%;星状神经节阻滞组治愈率为50.0%;药物治疗组治愈率为26.7%。各组治疗情况见表1、表2。
表1 试验组颈性眩晕治疗情况 (例)
表2 各组颈性眩晕患者治疗情况 (例)
2.3 统计学结果 (1)经SPSS 10.0统计软件分析:治愈率经χ2检验,P<0.001,认为各总体治愈率不相等。各组的两两比较,P值均<0.05,认为各组间的治愈率不相等。(2)时间经方差分析,P<0.001,认为各组总体治疗时间不相等,3组均数两两比较的q检验(Newman-Keuls法),P值均<0.01,认为各组间治疗时间不相等。故认为:颈性眩晕治愈率:分组治疗组>阻滞治疗组>药物治疗组;治疗时间:分组治疗组<阻滞治疗组<药物治疗组。
3 讨论
颈性眩晕,通常是指椎动脉的颅外段受颈部病变的影响导致血流障碍引起的眩晕综合征,又称椎动脉压迫综合征、椎动脉缺血综合征、颈后交感神经综合征等[1],其特点是眩晕发生在头颈部活动时[2]。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原因有椎动脉受压、椎动脉硬化、椎动脉痉挛等,其中交感神经受刺激致使椎动脉痉挛是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主要原因,近年来神经反射性眩晕亦受到重视。
在收治大量颈性眩晕患者后,笔者根据临床体征将以上颈椎压痛为主的颈性眩晕称之为上颈性眩晕,以下颈椎压痛为主的颈性眩晕称之为下颈性眩晕,与实验研究证实的椎动脉表面的交感神经分布具有阶段性[3]相吻合,亦与我们所做的基础研究结论相一致。
本组资料中通过统计学分析可知:将颈性眩晕分型后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能够明显提高本病的治愈率,同时缩短治疗时间。由此证实将颈性眩晕进行分型具有很大的临床意义,并且有实验依据。对于上颈性眩晕主要是考虑寰枢关节不稳或者是半脱位引起局部炎性水肿而刺激颈上交感神经节发出的神经末梢,反射性地引起椎动脉痉挛而致使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或(和)是通过上部的脊神经传导引起眩晕。持续小重量水平位牵引,能够使上颈椎尤其是寰枢关节处于中立位,缓解肌肉痉挛和疼痛,恢复颈椎正常的生理弯曲状态,使扭曲于横突间的椎动脉得以伸张[4]促进寰枢关节的修复,减轻局部炎性水肿,局部封闭治疗亦可减轻炎症,进而减少对交感神经或(和)脊神经的刺激,使眩晕症状减轻或者消失而得到治愈。对于下颈性眩晕,主要考虑是由于骨质增生、局部软组织损伤等因素刺激颈下交感神经节发出的神经末梢,引起椎动脉痉挛而产生眩晕,或(和)刺激下部脊神经通过传导产生眩晕。稳定、热敷、局部或者椎管内封闭等促进炎性物质的吸收,减少对交感神经或脊神经的刺激而治疗颈性眩晕。总之,对于颈性眩晕患者的治疗主要是使其颈部稳定,避免椎动脉或者交感神经、脊神经受到异常的刺激,根据这种临床分型可针对不同部位的病变引起的眩晕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做到有的放矢,避免了原来笼统的治疗方式而提高疗效。但是对于颈性眩晕应避免长期进行颈部按摩、推拿等手法治疗,Sherman等[5]认为反复的颈部手法治疗可引起动脉壁无症状的微小损伤。报道手法治疗会引起部分患者在第一次治疗期间出现症状,部分病例在多次手法治疗后延迟出现症状或症状加重[6]。
将颈性眩晕进行进一步分为上颈性眩晕及下颈性眩晕有助于提高治愈率,但是对于颈性眩晕的发病机制仍不是十分明确,仍需要深入的临床及基础实验的研究证实。
【文献】
1 薛爽, 王国相.什么是颈性眩晕.脊柱脊髓杂志,1999,9(5): 297.
2 Brandt T, Bronstein AM.Cervical vertigo. 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2001,71(1): 8-12.
3 于滕波, 夏玉军.椎动脉壁交感神经节后纤维与颈部交感神经节的对应关系.齐鲁医学杂志,2003,18(1): 13-15.
4 邵宣,许竞斌.实用颈腰背痛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2,223-224.
5 Sherman DG, Hart RG, Easton JD. Abrupt change in head position and cerebral infarction. Stroke,1981,12(1): 2.
6 瞿东滨, 钟世镇.寰枢椎因素致椎动脉供血不足的解剖学机制.解剖进展,1999,5(4): 3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