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医三因学初探
藏族医药学具有二千多年的悠久,是祖国传统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藏医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医疗方法,在人类医学史上占有显著的地位,而藏医三因学是藏医的理论基础。至今我国医学界对此尚无系统研究,更谈不上吩其多学科,多角度的探讨.但这项工作又是当前研究藏族医学时必须解决的问题.笔者试图就藏医三因做一初步的探讨,祈请识者指正。
一、三因学的基本概念
三因学说是藏族古代的一种思想,它广泛地应用于生理、病理、诊断、、遗传等方面。藏医三因学有它自己的形成和过程,弄清其演变情况,对于正确理解它的作用是极为重要的。
三因学说产生在吐蕃时代,是在“万物本源于气”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原始社会里由于生产水平的低下,人们对于界的变化无法正确理解,就产生了原始宗教,出现了藏族的原始苯教。到了吐蕃时代人们逐渐意识到人的生命与气体的密切关系,“气为命之本”(《五部遗教》)。由人身推及到世界万物的产生,苯教创世篇中‘世界之最,始为气”气是一切生命之本,是生命发生和发展的源泉。这种万物本源于气的学说是原始藏族的唯物哲学。
吐蕃时代由于生产水平和生活实践的提高和丰富。认识到单一和孤立的东西不可能变化和发展。从而动摇了万物生于气的一元论的观念。特别是公元七世纪初吠陀医学的传入,为藏医三因论的产生和完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现存最早的藏医典籍《月王药珍》中较为详细地阐述了藏医三因学。为此我们有理由认为藏医三因学产生于吐蕃早期,完善于吐蕃中期。
藏医三因学说的出现,严重地打击了静止不变的形而上学的观点,促进了藏族古代思想的发展,促进了藏族文化和的进一步提高。但是也不否认三因辩思想带有朴素和自发的性质,由于时化的局限性不可能完全符合科学,也不可能完全合乎客观世界的。然而它是一个完美而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它几千年来支持和领导着藏医临床实践。
1、藏医三因系统的建立
三因学说是古代藏族人民认识事物的一种哲学观和宇宙观。藏医三因不是“隆”、“赤巴”、“培根”三种具体的物质。也绝非“中医的气、火、水、土”(《四部医典》汉译本,上海科技出版社)。而是分辨事物的一种思维方法,是从客观实体中归纳出来的三大系统,在《四部医典》中“痛失哲论朗赤培根三,朗之哲论粗而又轻便,又冷又细动而呈硬坚;赤巴哲论油腻锐热炎,轻扬味臭下利潮相连;培根哲论润滑且寒凉,重纯软固又呈粘糊状”的论述来看,所谓的隆、赤巴、培根是指在客现实体中的几种具有某种共同属性的三大集合体,这种集合体是对客观世界的高度概括,是客观实体的三大系统。
在古代,藏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实践中,创造和积累了许多医疗方法。逐渐地认识到人体各内官组织的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认识到导致疾病的内外环境。从而在吐蕃早期对原始藏医经验和知识进行全面总结的基础上出现了藏医三因学。藏医三因学的产生标志着藏医的认识引向深入,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根据机体的具体机能进行归纳总结,把机体机能现象归纳为三大系统。隆属系统是由呼吸、运动、血液循环、食物吸收、五官感觉,排泄等组成。赤巴属系统是由机体产热、消化、气色等组成。培根属系统是由骨骼连接,味觉感知,胃肠蠕动等组成。这种建立在机体这个客观实体上的三大系统的观念是唯物论思想积累在藏医学中的具体反映。藏医的这种系统观点能够正确地解释和反映机体机能错综繁杂的变化。建立这个系统的目的是综合地认识和解释各种机体机能的相互关系。
2、三因系统的相关性:
藏医三因系统不是孤立的,而是相关的。这种关系的成立,决定着机体生命活动的质量。我们可以把三因间的这种相关的关系概括为三因的依存关系,三因的制约关系,三因的对立关系。
a、三因的依存关系,即:相互作用的关系在《兰硫璃》中“三因任意一个发生危机时,其它两者即刻紊乱,这是互为依存之故”。和在《四部医典》中“如此相互依存维持情,三因病变紊乱危体质。“以及”互为依存一物靠一物”等记载形色地阐明了三因的依存关系。
三因的依存关系,实则是指机体器官功能的依存关系。如:“平火隆”的食物吸收作用主要是在“拌搅培根”的拌搅和“消化赤巴”的消化分解的基础上完成的。如果其中任意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时,那么“平火隆”的吸收也就无从谈起。同样当“平火隆”发生变化时,也可影响其它两者。这种依存关系是自然存在的,而不是人为地组合起来的。如:心脑的关系,心肺的关系,心肝的关系等。藏医认为三大系统间的依存关系是能否建立特殊生命的前提,从低级的植物到高级的动物生命体,都必须服从这种规律。
b、三因间的制约关系:三因的依存关系,不是任意的而是有一定的限制。这种限制可以是定量的,又可以是定位的关系。在《四部医典》中“第一隆之定量满膀胱,赤巴之量满精豪。培根所需自手三捧量”。和“近因又分隆赤培根三,未转未变将成病因元。变相不调实为病本质”。等阐述了三因间的一定的量的关系。又在《四部医典》中“因在体内低何处,消化处所胯眼与骨节,触觉耳朵皆是朗处所,特别位于消化大肠中。赤巴位于脐胃与血汗,食糜黄水眼和皮肤间,特别位于消化与不消间,培根位于胸肺与头项,食糜肉脂髓精与二便,鼻舌更位不消处所间”。等三因的量和位的确立,克服了三因的偏面性,承认下三因不仅有质的规定,而且有一定的量的规定性。机体机能的存在形式不是孤立静止的,而是通过一定的量或位的变化而完成的。如:在《月王药珍》中“三因量与位之变,危体安神与康健。”即:三因间的量和位发生变化时,则可出现疾病,然而这种量和位不是绝对的,而是一定的条件下产生的相互关系的总合。是机体各器官关系的总合。如果失去这种关系的制约性,同样三因的系统就无法建立正常的平衡。
c、三因的对立关系,即:三因的对立统一的关系。藏医三因观认为机体机能不是独立地存在的。是各器官的物质与信息交流的结果。这种物质和信息的交流过程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在《四部医典》中“两属先言隆培根,其性寒凉属水性。血与赤巴热属火”。把三因的物质关系喻为水与火,即寒热两种对立的东西。这种对立的东西根据三因学的依存观点又是统一的。是存在于三因系统内的两个相关的关系。在临床上根据三因的对立观任何一种疾病可能是寒性的,也可能是热性的。又根据三因的统一观,同一个疾病内也可能有寒性,热性的同时存在。这种寒热的变化过程是体内正邪斗争的过程。这种对立的关系不是绝对不变的,而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同时并存或相互转化的。这种转化在临床上通常表现为单一型,合并型,综合型。
总之三因系统各要素之间,实现了一定的相关关系。这个相关关系是三因各系统要素之间关系的总合。这种关系可以大到整个宇宙,小到机体的每个细胞。
3、三因系统的阶层性:
藏医三因系统,做为一个相关的总体,它有一定的层次结构。这个系统的分解基本标志,主要是各系统的功能配合,这些配合分解的功能现象是从总的三因系统功率效应而产生的。三因系统,分系统各功能,功能的配合要靠各因素的协作。这种协作构成一个确定的阶层结构。这就是三因系统的阶层性。
4、三因系统的整体性。
藏医认为三因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机体器官的每一个因素同相关的因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种机体的综合协调,只能逻辑地统一和协调。如果离开这种协同作用,三因系统的相互作用就失去了意义。如在:《月王药珍》中“变相不调,三因乱”就是藏医的整体协同性。这种观点认为机体系统的各种效应要按“各占其位,各得其用”(《藏医集精》)的思想来安排。即:隆位于脐下部,赤巴位于体中部,培根位于头部(《四部医典》)的定位整体性。如果任何一个因素超出它应有的定量或定位,就会出现三因系统的失衡,给机体造成危害及疾病。所以藏医三因观认为机体各要素的正常功能,必须实现综合平衡。任何一个微小的改变都会给机体造成极大的破坏。
另外藏医三因系统还特别重视与环境的整体性。根据三因观,认为机体与外部环境之间时刻都存在着物质、信息的交换。如果失去这种正常的交换,那么三因系统就无法得到整体的平衡。机体和环境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如果机体的机能关系变化时,同样可以通过外部物质和信息的输入来调节机体内的功能。如:“药物与疾病”的关系就是信息交换的关系。
二、三因系统在生上的应用
藏医学在三因系统论的思想指导下,对机体生理活动,生命现象进行综合,归纳。把具有某种联系的要素进行归纳,建立以三因为纲的生理学体系。其基本理论体系就是以三因系统论的观点建立起来的。
食物的消化、分解、吸收是一切生理活动的基础。因此藏医认为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是三因系统的主要功能之一。藏医认为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主要靠三因来完成。如“消化赤巴”俗称胃火主要位于胃部,为食物消化的主要能量。其功能旺盛时,可增强食物的消化,机体的代谢。功能衰弱时则出现积食,免疫能力下降等。
消化赤巴的功能是在平火隆和拌搅培根的协同下完成的。在《四部医典》中“开头进入饮食摄六味,拌搅培根使其变碎烂,食物变甜泡沫培根生。消化赤巴将它来消化,使之发热变酸赤巴生。最后平火朗使分食糜,使之变苦更将隆性生。这种拌搅、消化、吸收的过程,通常称之为消化三要素。这个过程不仅存在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中。而且认为存在于整个物质代谢的过程中。
藏医认为食物在胃肠中由三因可分为精微和糟粕两种。其精微通过多种脉官入肝脏。而糟粕在肠内分为稠稀两种,稠者经大肠系大便,稀者进肠系小脉官进循环系统入膀胱为尿液。食物的精微是机体的宫养之本,在肝内由消化三要素代谢为血液和培根元。血液主维持生命,血液又在消化三要素的作用下代谢为肌肉和胆汁。其胆汁又分解为肌肤之色素和尿内悬泛物。肌肉生保护脏器。肌肉又可代谢为脂肪和皮毛。综观以上过程时,机体的代谢主要靠三因来解释。根据其对象的不同这个过程可能是一种物质,也可能是一种生理机能。如在论述消化时:维命朗的进食作用,实事上是食官平滑肌的收缩作用;而拌搅培根的磨碎作用则是各种消化酶的分解作;平火隆的吸收作用则是胃肠粘膜的渗透作用。为此我们在学习和研究三因学在生理学中的应用时必须重视机体各机能的配合作用。而不能把机体与三因系统孤立起来。这种用三因来归纳和解释生理活动的方法。现从消化和代谢过程的认识来看基本上符合客观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