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三农”问题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周楠 时间:2010-08-11
摘要:“三农”问题是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的基本问题,本文探讨了“三农”问题的重要性、时代性、复杂性去认识和把握其历程、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三农 新建设
        0 引言
        重视农民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及其发展中的重要内容。本文认为必须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对“三农”问题进行多角度的认识和思考。
        1 “三农”问题的进程和重要性
        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三农”问题,是我们党一贯的战咯思想。从我党开始关注“三农”问题起,依次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三农” 理论,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突出体现在:揭示了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解决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土地问题。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解放农村生产力。由于近代中国的发展极端不平衡,形成了近代特殊的城市和农村“二元”关系。
        第二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明确提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的观点。“全党一定要重视农业。农业关系国计民生极大。”1956年4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应该以苏联为鉴戒,正确处理好重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他指出“在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上我们没有犯原则性的错误,我们对农业和轻工业是比较注重的。我们一直抓了农业,发展了农业,相当的保证了发展工业所需要的粮食和原料。可以说由于“三农”问题的重要复杂性,更由于我党对“三农”问题的正确认识和解决,才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和建设的长足发展。
        第三阶段是改革开放时期。我国的改革是率先从农村突破,走了一条从农村到城市的发展道路。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安徽、四川等省的农民群众创造的以家庭为单位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试点成功,改革率先从农村突破,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与成功,解决了我国社会主义农村体制的重大问题。广大农民取得了经营自主权,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农业生产迅速增长,农业连年丰收。农民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当农村改革取得成效并为全面改革提供了支撑点的时候,邓小平提出了实行改革战略重点转移的设想。20世纪80年代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到90年代人民生活由温饱达到小康。千百年来困扰着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得到了根本解决。
        2 “三农问题”在新时期的问题和特点
        2.1 存在的问题 进入新世纪之后,我国的经济水平已由解决温饱问题达到了小康水平,但这个小康的水平还很低。这一时期既是“关键发展期”又是一个“矛盾凸显期”。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一系列重要的阶段性特征:经济保持平稳增长,经济结构加速调整,但是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能源、资源、环境等瓶颈的制约日益突出;农业、农村发展进入了新阶段,但是农业基础薄弱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保持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难度很大,城乡差距越拉越大,解决“三农”问题的任务十分艰巨。如何认识和解决这些问题已成了刻不容缓的事情。
        2.2 新时期“三农”问题的特点 进入新时期,“三农”问题也表现出与过去有不同的特点,表现为:
        一是城乡发展不同步,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拉大。1980年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为2.5:1,到2005年扩大为3.3:1。城乡社会发展资源占有失衡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不同步、城乡社会保障发展不同步的矛盾也越来越尖锐。
        二是主体缺位和匮乏。进程打工热潮使得中的主体缺位现象十分严重,我们通常称如今的农村人口为“703861部队”。“70”即老年人,“38”即农村妇女,“61”即小孩。无论是穷县还是富县,青壮年劳动力缺乏的现象同样存在,而且农村中打工越好的这个问题越突出。
        三是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巨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存在。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农业大国,7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农村劳动力适龄人口4亿左右,其中有近2亿剩余劳动力。随着农村、农业化的推进和我国加入WTO,今后我国每年还将净增600万~700万或更多的剩余劳动力。这必将对社会就业、农村耕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形成巨大的压力,并将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巨大障碍。对于上述问题我们该做怎样的思考和认识?
        3 对解决新时期“三农问题”的思考
        在新的时期如何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如何解决“三农”问题?笔者以为,鉴于我国的国情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三农”问题呈现出越来越复杂的趋势,必须对“三农”问题从多角度认识,任何一个单一方案无法解决三农问题。从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就可以看出“三农”问题牵涉到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解决“三农”问题既要认识到其长期性和复杂性,又要多管齐下才能达到。笔者以为应从以下方面来认识。
        3.1 要认识“三农”问题的阶段性发展
        无论是革命时期、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时期,每个时期都有它的时代内容和鲜明特点。新阶段新世纪关键是人民生活水平的全面提高,是民生问题的进一步深化。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树立长期战略。
        3.2 中央政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首要条件。2004年中央的一号文件的主题是“增加农民收入”,它的9个部分22个方面都围绕着让农民分享经济增长和改革成果。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题,推出了支持农业农村全面发展的综合政策。这三个一号文件都充分体现了中央重视农民利益,重视农业发展,重视农村改革的新重农思想,体现了稳定、完善、强化“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
        3.3 农民主体地位的回归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中心。农民工进城部分地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但是经济状况并没有根本的改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却少了主体何以建设?新农村建设除了经济问题还有很多内容,其出路应该还是在农村。农民进城打工可以提高收入改善生活,接受城市的生活气息,但是农村发展依然缓慢。这既是原因,经济不发展才到城里去,又是结果,发展缺少了主体因素反过来又限制了发展。日益增多的农村留守人员也会引发一些新的问题。不管农村走城镇化道路还是改变城乡二元结构,还是搞活农村市场经济提高农民收入,还是发挥地区优势,没有农民主体的回归一切将难以实现。
        3.4 提高农村的水平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智力保障。教育条件的不平等也限制了农村的发展。农村的落后不仅是经济的落后还有教育的落后。在今天的信息时代,知识已经成了发展的核心要素。如果农民的知识水平依然很低,农村的生产和生活仍停留在较低层次,城乡差距也会越来越大。教育机会的公平,教育条件的改善,农民知识水平的提高已是刻不容缓。
        3.5 转变地方政府的职能多为农民办实事搞好服务。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又一重要条件。地方政府起着沟通和桥梁的作用,要上传和下达贯彻。中央政策的贯彻和实施要由地方政府来施行,农业的生态,地区作用的发挥要靠地方政府来引导和支持。充分发挥服务功能,是地方政府在新时期要面对的挑战。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
[2]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