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性原则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8-11
论文摘要:主体性原则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在上的基石,是西方资本主义的内在精神动力。从当代西方的发展状况来看,如果说其外延是哲学人学的全方位拓展,那么其内涵便是以个体本位为核心的主体性原则的凸现。主体性原则贯穿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历史观和认识论中,成为一条基本原则。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中欧、西欧所爆发的一系列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产生的。从2O世纪2O年代初经过8O多年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它逐步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部的一种非正统马克思主义观点演化为一种具有国际性影响的社会思潮。他们用各种西方社会思潮非正统地解释马克思主义,旨在重新发现、重新构建马克思主义,强调要利用资产阶级思想的成就,向西方各种社会思潮开放,允许对马克思主义作各种解释,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多元化。
人的主体性原则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哲学上的一块基石,可以说是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精神动力。从当代西方的发展状况来看,如果说其外延是现代哲学人学的全方位拓展,那么其内涵便是以个体本位为核心的主体性原则的凸现。它就象一根红线贯穿着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直接体现在他们的自然观、历史观和认识论中,成为一条基本原则。
一、自然观中的主体性原则
西方马克思主义在自然观或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论上继承了卢卡奇等人的传统,一方面提高了能动主义和哲学人道主义的价值和意义,另一方面由于对马克思主义中的哲学唯物主义重视不够,否认自然辩证法和自然的先在性,他们显然忘记了马克思在论述人类实践的伟大能动作用时,是始终确认外部自然界的优先地位仍然存在着的,而且也是始终确认自然界的辩证发展的。
第一,自然是一个社会范畴。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提出“自然只是一个社会范畴”的概念,否认自然界自身的运动变化及。卢卡奇认为在任何给定的社会发展阶段,自然形式、内容、范围和它的客观性都受到相应的社会条件的制约,受到人与自然关系的制约。他主张,人们关于自然的知识的增长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现象,因而这方面的知识应归属于社会辩证法。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在马克思那里,关于人和自然的生成问题,与其说是形而上学问题,还不如说是历史的社会问题。归根结底,人们对任何历史时期的考察都建基于一定的社会的结构之上的,因此,无论是社会还是自然,都可以用社会哲学来加以解释,对任何自然的考察都基于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之上的。这样,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功能就得到了进一步强调。
第二,只有历史辩证法,没有自然辩证法;只有革命辩证法,没有辩证法。卢卡奇在《什么是正统的马克思主义》一文中指出,正统马克思主义指的只是方法,即唯物辩证法。“认识到这种方法被限定在历史和社会的范围内,这是特别重要的。恩格斯的辩证法的说明所产生的误解主要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即恩格斯错误地追随黑格尔,把这种方法扩大到自然界。然而,辩证法的决定性因素——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理论和实践的统一,等等——在我们对自然的认识中却是没有的。”在卢卡奇看来,“自然辩证法”,它撇开人的主体性和社会活动去讨论自然界本身的运动发展规律,必然掩蔽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实践本性和革命本性。法兰克福学派认为恩格斯割裂了历史(社会)与自然的关系,把辩证法错误地推广到自然领域,使之变成了一种形而上学的本体论。列斐伏尔和卢卡奇一样,也把辩证法归结为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认为马克思既同认为人类、社会干预之前,自然就包含辩证运动的晚年恩格斯相对立,又同认为物质独立于意识,认识是现实的拷贝的列宁相对立。萨特把“现代马克思主义”的种种错误归咎于恩格斯,认为正是恩格斯把辩证法推广到自然界,才使辩证法成为“教条主义的公式”。
第三,强调自然的人化或社会化。西方马克思主义普遍认为人化自然对原始自然有先在性和优先性,不承认原始自然的先在性和优先性。马尔库塞认为自然界就是“人的自然”,而人自己则是“人的自然界”。并断言“自然界是历史的一部分,是历史的主体”。要求以一种“非本体论的唯物主义”作为自然观的出发点。施密特认为,在马克思那里,自然既独立于人又以人为中介,自然概念与“全部实在”是同一的,人构成实在的一部分。关于人和自然的生成问题,与其说是形而上学问题,不如说是历史的社会问题。列斐伏尔认为,自然界本身是“无动于衷”的,只有人类的活动才使自然界的存在具有意义。他强凋,“自然界成了人类的自然界。它以人为中心,存在于人类之中,成了一个世界,一种有组织的尝试。……人的劳动使人为中心的自然界人化。”
二、历史观中的主体性原则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在历史观上主张把人的意识、主观性提到首位,恢复到马克思主义的心脏,认为历史就是人的主观性的现实化的展开。在这个问题上他们自己认为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矛盾对立,是一种把人(主体)当作出发点的人道主义,同把人归结为客体的决定论之问的矛盾对立。
第一,否认经济决定论和历史决定论。认为决定论是片面的,形而上学的,卢卡奇提出总体性理论,并认为马克思只重视了经济的决定因素,而忽视了其他作用,强调多元论和总体性。他认为。这种对经济因素,特别是对经济运动法则的片面强调,必然钝化无产阶级对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洞察力和批判力,消解无产阶级的革命性和主体性。因此他写道:“构成马克思主义和资产阶级思想之间的决定性区别的,不是历史解释中经济动机的优先性。而是总体性的观点”萨特则指责历史决定论反映了本质上是对特定社会秩序的保守的合法化。它不能促进无产阶级自我决定的革命意识,而只是把人们的自由放在一种神秘的学说和一个官僚机器中。
第二。抬高主体活动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把社会历史发展看成不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是人为的过程。卢卡奇强调,历史过程并不在我们之外,恰恰相反,它正是由我们的行动构成的。人不是历史过程的消极旁观者,而是它的积极的参与者。法兰克福学派的弗洛姆认为人、现实的和完整的人,现实地生活着的个人是历史的主题。也是历史规律的主题。萨特表示承认经济条件对人的决定作用,但又强调种种环境条件都是人创造的。而人又在这些条件中创造着新的历史,所以人既是他自己产物的产物。又是一个决不能作为一个产物来看待的历史的动力。 第三,强调人的选择的重要性。大多数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并不认为人们可以随心所欲,他们都强调人的选择的重要性。葛兰西认为,问题在于若干种可能中,究竟将发生哪一种。并不是由法则所决定的。历史无非是人的实践因而是包括意志在内的。布洛赫说。选择是自由的起点。马尔库塞认为。主体作为决定因素而出现。历史命令归根到底是由人给予的,因为规定这些命令的客观条件只是提供几个选择,人的自由的本质在于选择一种超越既定实践的可能的历史实践。
第四,提出实践。包括生产实践、劳动。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观点不是唯物主义,而是实践一元论,实践辩证法,认为物质与精神的矛盾只能靠实践,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认识物质与精神。他们重视对实践问题的研究,认为既然历史辩证法的主体是人,那么人的实践活动就成了历史辩证法的真正承担者。卢卡奇把劳动理解为因果性和目的性的统一,从而从新的高度形成了社会存在本体论,赋予马克思主义哲学以新的表现形式。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本体论对旧的物质的本体论的扬弃是理所当然的。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作为实践唯物主义者的真精神。
三、认识论中的主体性原则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几乎全都否定反映论、反对反映论。他们注重认识过程中的“创造”因素。在人们的认识过程中,确实有“创造”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认识是反映和创造的统一。研究这些问题无疑有助于深化对认识过程的了解。然而反映论的基本观点是经过人类的千百次实践建立起来的。人的认识的基础层次是反映。如果不首先是对外界的反映的话,人们的任何实践活动以及人们之间的思想交流都是不可能的。
第一,否认反映论的观点。卢卡奇认为反映论的观点割裂了思维与存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事实上,思维与存在、理论与实践是社会历史进程的同等重要的侧面,不存在前者反映后者的问题。列斐伏尔认为,深入的唯物主义反映改造事物的活动,而绝不是反映事物,再没有比把“真实”放在一边。而把它在人脑中的“反映”放在另一边更加违反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的了。施密特认为。认识的任务不是在象一道石墙似地围着人们的现实面前投降,认识由于苏醒了淹没在既定事实中的人类历史过程,而证明现实是由人生产出来,因而能被他们所改变。
第二,攻击列宁的反映论。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集中论述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这一理论进行了批判,他们只承认思想的能动创造。柯尔施指责列宁把认识看作消极反映与和谐一致的发展,是用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去取代马克思恩格斯的关于历史存在的总体性和一切在历史上流行的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因而是一种倒退式的修正: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的认识论概念完全复归到一种全然抽象的观点。梅劳·庞蒂也认为。列宁的新的独断论把认识主体放在历史的之外,使它几乎成为绝对的东西,解除了它的自我批评的任务,使马克思主义不必把自己的原则应用在自己身上。
第三,否认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柯尔施认为,如果象主张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标准那样去理解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那就是走到马克思斥之为直观的认识论的地方去,因为它仍然是把认识的行为看作只是对宇宙的消极同化。葛兰西认为,人类历史是认识的绝对界限,真的东西就是在特定历史情境中表现那种情境的现实的发展趋向的东西。梅劳·庞蒂则认为在意识本身之中就包含着自我纠正的根据。而要是把意识和存在对立起来。看成两种外在的实在,把意识看作是简单的反映,那么。意识就再也提不出任何标准来分辨自己身上什么是认识、什么是意识形态了,素朴实在论就必然变成怀疑论。
应当看到,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重新解释和探索尽管有曲解之处,但也不乏真知灼见。因此,我们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全盘吸收,应当一分为二地来看待,吸取其理论的精华部分,来指导我们社会主义建设,促进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