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生态马克思主义对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启示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史小宁 时间:2010-08-11
  关键词:生态马克思主义 观 社会主义 价值 性
  论文摘要:生态马克思主义是在全球性“发展问题”普遍凸显的背景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对资本主义扩张所造成的生态危机的理论回应,带有明显的社会主义倾向。它主张在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进行深刻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以生态发展观为核心,实现人与、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这对我国实施科学发展观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一、生态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及其理论内涵
  生态马克思主义,又称为生态学的马克思主义,其理论基础在于马克思主义和生态学的有机融合。进入20世纪以来,马克思所预言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结论并没有实现,相反资本主义却进人一个相对繁荣与发展的时期。60年代以后,在重新探讨社会主义命运和前途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扩大影响,号召群众反对资本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针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中出现的生态问题,把目光投向绿色生态运动,竭力把生态学纳入自己的视野,逐渐形成了把马克思主义与生态学结合起来的“生态马克思主义”。
  1979年,美国学者本·阿格尔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中第一次运用了“生态马克思主义”这个概念,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建立了马克思主义与生态学之问的关联。生态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生态学解读或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分析资本主义生态危机,向世人证明生态马克思主义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一种重大发展,而且已成为解读生态问题的指导思想。法国学者乔治·拉比卡明确指出,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就是马克思主义。生态马克思主义把生态学同马克思主义结合在一起,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当代环境危机,从而为人类摆脱生存困境寻找一条既能消除生态危机,又能实现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美国学者奥康纳在谈到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制度理想时指出,生态社会主义就是“一种在生态上合理而敏感的社会,这种社会以对生产手段和对象、信息等等的民主控制为基础,并以高度的社会平等、和睦以及社会公正为特征”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态马克思主义者在批判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上逐渐把生态马克思主义发展成为一种具有理想性的社会发展模式。尽管生态马克思主义还是一种理想,生态马克思主义者在一些具体问题上还存在较大分歧,但是在追求建立一种旨在超越资本主义、彻底解决生态危机制度模式上,在对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克服生态危机的手段以及未来社会发展模式等问题的探讨上,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们的意见都是一致的,其理论内涵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资本主义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
  生态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内容扩展成资本主义生产与整个生态系统之间的基本矛盾,认为无限追求利润的生产方式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生态恶化是资本主义固有的逻辑,资本主义制度把通过资本积累不断增殖财富作为社会的最高目的,“那些只是在晚些时候才显现出来的、通过逐渐的重复和积累才产生效应的较远的结果,则完全被忽视了”。对利润的狂热追逐必将导致资本的自我扩张和对自然界存在价值的低估。生态马克思主义认为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对资本主义工业体系进行变革,按照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标准对整个社会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进行彻底改造,建立一种不同于资本主义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使原来利润最大化的经济标准逐渐服从于新的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标准。
  (二)用生态理性来代替经济理性,倡导社会主义和生态学的融合
  法国生态马克思主义者安德烈·高兹认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就是对经济理性的批判,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可以而且应与生态理性联系在一起,社会主义生态方式的合理性存在于生态理性的合理性之中。无限追求利润的经济理性只会使生态危机更加显现。美国学者奥康纳认为,“社会主义国家的资源损耗和污染更多的是而非经济问题。这也就是说,与资本主义的情况不同,大规模的环境退化可能并非是社会主义的内在本质”。他指出,社会主义的发展趋势应该是用生态社会主义改造原有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与自然、社会主义与生态学的真正融合。虽然生态危机在社会主义国家爆发具有客观性和现实性,但从本质上来看,社会主义与自然、社会主义与生态学之间并不矛盾,社会主义生态关系内蕴涵着克服生态危机的因素,生态危机的出现并不能否定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先进性。
  (三)未来社会是以生态理性为特征的绿色社会
  生态马克思主义认为,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与模式应该是以生态理性代替经济理性、实现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生态马克思主义主张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的发展不能独立于自然之外,而应该与自然共同发展,人不能被异化自然所控制,这是因为异化自然“使人不可能在自然中重新发现自己,无论是异化的彼岸,还是此岸;它也使人不可能承认自然是自生的主体——人和这一主体一起生活在一个共同的世界里”。在资源配置方式上,生态马克思主义强调社会生产的计划性,认为资本主义生产必须转变为生态生产,恢复生产领域中生态系统的整体性,根据全社会的整体需要进行有计划的生产,而不是无限制地扩大非生态性的生产。在社会价值观选择上,生态马克思主义主张建立整体主义的生态价值观,尊重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实现生态平衡的权利,反对生态殖民主义。
  二、生态马克思主义对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启示
  生态马克思主义和科学发展观带有不同的意识形态色彩,科学发展观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价值自觉,体现的是特色社会主义的和谐本质,而生态马克思主义则把资本主义发展问题与生态问题联系起来进行思考。但是,二者可以相互为用,并不矛盾。生态马克思主义对于我国深人贯彻和推进科学发展观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使生态危机从隐蔽性走向可见性,是增强生态风险意识的认识基础
  二战后,伴随技术的持续、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和世界的快速增长,西方发达国家加强了对资源的掠夺,推行生态殖民主义,严重地破坏了生态平衡。经济危机、能源危机、生态失控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这促使人们开始围绕“发展问题”对革命的后果和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进行现象层面的批判,从而导致了绿色运动和绿色组织的兴起。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敏锐地意识到人类生存面临的危机,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以使人类永续存在下去,成为他们关注的核心问题。与生态马克思主义相比,科学发展观则是针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提出来的。由于我国生态环境的先天脆弱性,再加上近30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浪费大、环境破坏严重、资源相对不足等发展问题日益凸显。在这种背景下,党中央为应对全球化和生态风险提出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紧迫性。这既回应了生态马克思主义的一些有价值的观点,又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内涵以及优越性。可见,尽管生态马克思主义与科学发展观产生的初始制度框架有着明显的区别,但对全球性“发展问题”的普遍关注,尤其是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却是共同的。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使生态风险从隐蔽性向可见性转化,对于践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价值。
  (二)反思性观念,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现代性”是一种持续进步的、合目的性的、不可逆转的发展的时间观念。的现代化就是在西方现代性观念指导下进行的。因此,我们往往在强调西方现代性观念中的技术理性、工具理性时,缺少了对资本主义现实的批判。这种现代化在带来物质生产快速增长的同时,产生了一系列目前正在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的社会问题。而生态马克思主义则恰恰把维护全球性的生态平衡和实现社会主义结合起来,围绕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资本主义生产中出现的生态危机等问题,对西方现代性观念主导下的工业文明进行反思和批判。它所蕴涵的反思性和批判性告诉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是对传统工业文明进行改良,而是要超越,超越西方资本主义和传统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在超越的基础上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新的发展形式追求适度,而不是更多,它必须强调满足基本需求和确保长期的安全性”。从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内涵看,它要求对社会生产关系进行变革,即对整个社会生产方式进行变革。这对于我们全面地反思西方现代性观念和理解科学发展观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创新空间。科学发展观追求的是社会的、经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但这需要对我们现有的生产方式以及和这种生产方式连在一起的相关制度实行变革。我们不能仅仅单纯地追求GDP的增长,而应充分考虑资源、环境和生态的承受能力,必须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社会进步、人的发展等有机结合起来,最终实现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三)坚持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相结合的原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美国学者奥康纳认为,“社会主义和生态学是互补的。社会主义需要生态学,因为后者强调地方特色和交互性,并且还赋予自然内部以及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以特别重要的地位。生态学需要社会主义,因为后者强调民主计划以及人类相互问的社会交换的关键作用。缺少一种‘对自然的深刻的科学理解’为基础的社划,一种在动态上可持续的社会几乎是不可能的”挖。从这可以看出,生态文明建设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和社会主义的根本属性,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西方生态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潮相结合产生的生态马克思主义普遍认为,要摆脱生态环境危机,就必须用生态理性取代经济理性,主张人类社会的一切制度和行为方式都应注重生态性、系统性,保证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经济效率、社会公正与生态和谐的均衡。这些对我国科学发展观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首先,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生态文明作为对工业文明的超越,代表了一种更为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对资本主义的超越,代表了一种更为美好的社会和谐理想。两者内在的一致性使得它们能够互为基础,相互促进。生态文明为各派社会主义理论在更高层次的融合提供了发展空间,社会主义为生态文明的实现提供了制度保障。其次,发展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价值原则。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强调以人为本原则,认为人是价值的中心,但不是自然的主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经济增长、技术进步以及社会现代化等固然是人类追求的目标,但它们最终只属于工具性范畴,而人的发展和人类福利才是最终目的和根本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