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意深刻的理论定位
[摘要]用的开放的定位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一个从多维角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巨大空间。“发展的开放的”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现的“三个统一”,即、现实和未来的统一,内与外的统一,下与上的统一。从多维角度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利于形成对理论的共识,有利于以发展的开放的广阔视野推进这一理论体系的发展深化,以及把理论转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行动。
[关键词]特色理论;发展开放;多维角度;“三个统一”;意义 0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党的十七大的亮点之一,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的提法更十分抢眼。人们早已熟悉“党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这样的表述,用“发展的开放的”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初读带来的是鲜活的视觉冲击,再研读则给人以更为深刻的理性启示。“发展的开放的”两词似有相同之意,表达的都是理论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无限拓展性。但看似同一反复的六个字,寓意却非常深刻,“发展的开放的”提供了一个从多维角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巨大空间。
一、“发展的开放的”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现的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统一
所谓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统一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历史座标系上内涵着过去、现在、将来之间一脉相承、与时俱进、接力推进、永续发展的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今中国共产党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这一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论断不仅是对理论体系本身内容的高度概括,也是对理论体系在形成时间上的界定,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起点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启动而产生的,是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而逐步生成的。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从事的最伟大的事业,这一伟大事业催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无疑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上最显著的标志性语言即它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最新思想成果。
历史是逝去的现实,现实是历史的继承和发展。诚然,中国改革开放开启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崭新篇章,但历史是不能割断的,毛泽东那一代领导人书写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首篇,改革开放的事业正是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前提和制度基础。即使是毛泽东那一代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出现的失误,同样为当今领导人的选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正如恩格斯所说,“伟大的阶级,正如伟大的民族一样,无论从哪方面学习都不如从自己所犯错误的后果中学习来得快。”[1]事实上,纠正毛泽东晚年所犯的错误,正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重要契机。毋庸置疑,毛泽东那一代人的探索,包括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都是后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最可宝贵的财富。因此,无论从哪个意义上讲,“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化建设,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的继承和发展。”[2]邓小平说过,我们不过是把毛泽东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当然我们也有发展。现实在一定意义上是与历史的对话,当今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样离不开与前人的对话,深深的历史厚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虽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根源深藏于当今的事实中,但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出发。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一系列理论,特别是经典作家思考社会主义的方法,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依据。党和毛泽东在领导全国人民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和主张,尽管这些思想和主张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有的甚至是一些火花,但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提供了直接的思想理论基础。早在1960年,邓小平在谈到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关系时,就曾指出不要把毛泽东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割裂开来,好像毛泽东思想是另外一个东西。思想是不能割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是“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聚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3]才产生的。十七大报告的这一论述揭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长河中继往开来、连接历史与未来的历史性地位。
相对于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实践,理论只有适应形势和时代的发展要求,既不断超越前人也容许后人不断超越自己,才能永葆其生机和活力。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没有穷尽理论的生命力一样,发展的开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样昭示着理论的活力,因为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作为其经验的理论创新也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说到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事业永无止境,决定了其理论体系在时间和空间上也永无止境。“发展的开放的”定位,可以看作是党的一种理论宣传,它告之人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进程中,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包括其后的理论创新高度整合,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的开放的”定位,也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一种气魄,表明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前人、立足当前,放眼未来、决不僵化、决不封闭,既勇于推进实践的发展,同样也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永远开启着理论深化发展的大门。
二、“发展的开放的”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现的内与外的统一
所谓内与外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涵着立足自我与借鉴别国经验缺一不可的关系。
恩格斯曾经指出,思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生活本身所产生的。产生在20世纪下半叶和21世纪初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生活本身”和理论内涵都显示其当之无愧的“中国特色”。“生活本身”为“中国特色”添写了丰富多彩的内容。59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历史,其中更有30年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从多个角度、多个结果的比较中让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中国如何走一条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切实的体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4]在中国特色的“生活本身”上应运而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更彰显了中国特色: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顺应形势发展回答了中国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一系列的问题,包含着中国的底蕴、中国的需求、中国的风格。实践表明,中国实践道路的选择没有背离社会主义,但确实有着鲜明的中国特点;中国的理论发展也没有违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但同样是发轫于自己实践而展示着从内容到表达语言的中国品格。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及其理论是在中国对外开放的条件下产生的。毛泽东时期不是没有对外开放的思想,也不是没有对外开放的举措。但由于国内国际多种原因,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总体是在封闭和半封闭的环境下进行的。实行对外开放,不仅把中国与世界的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连在一起,而且在这种连接中打开了人们的视野,把对中国发展的思考置于时代发展和人类进步大趋势中,从而极大地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实践领域和理论空间。无论是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抑或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各种思路,都从不同角度为中国选择自己的道路提供了借鉴。回顾历史,邓小平这一代领导集体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起源不仅仅是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出现了跳不过去的坎,而且国际上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也面临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困境;江泽民这一代领导集体探索和回答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同样既有在发展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条件下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凸显了新形势带来的新问题,也有外部一些老党大党纷纷垮台的警示冲击;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6]在这样的背景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既是中国自身的问题,也是世界共同的课题。很显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及其理论不仅生成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自身的探索,而且也是环顾世界对其他国家各种发展思路和模式比较、选择和思考的产物。学习外国,归根到底是为了形成和创造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特色才有生命力和竞争力。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及其理论体系的产生是站在国内、国外两块基石上,虽然两块基石的受力不同,但同样不可或缺。
三、“发展的开放的”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现的下与上的统一
所谓下与上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涵着尊重人民群众创造与发挥领袖人物作用的相互密切关系。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无产阶级领袖的理论,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成立的。因为无产阶级领袖作为无产阶级的杰出代表,具有高度的理论素养,通晓社会发展,他们面向现实本身的理论思考,尊重实践的思维方式,多维开放的广阔视野,唯物辩证的精神,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求真境界,善于群众经验的科学态度等,使他们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杰出创建者,因此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用他们的名字来命名。但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同样告诉我们,理论思考从来就不是书斋式的思辨和纯学术的工作。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科学,在于它不是从主观愿望和道德理想出发引出社会主义的结论,而是从考察物质生产实践活动规律出发,寻找到社会主义必然实现的客观根据。因此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实践的科学。马克思主义者只有投身实践,才能有所发展,有所创造。理论创新的源泉在实践,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够保持与时俱进的源头活水。脱离了群众,就不能从广大群众的实践中吸取营养,因而也难以实现理论的创新。
邓小平热情关注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乡镇的崛起,从沿海开放、经济特区开办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邓小平的目光始终关注实践、关注群众的创造上。改革开放之初,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包产到户”的做法,曾经引起全国的轰动。邓小平以中国改革总设计师的敏感,满腔热情地支持这一新事物,继而推广总结制定出一系列的发展农业生产的政策,有力地推动了改革的蓬勃发展。邓小平对此颇有感触地说:“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产生和完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早在2000年2月21日江泽民在出席广东茂名高州市领导干部“三讲”动员会上的讲话中提到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随后,2月22日江泽民考察了深圳市南岭村,与村党支部成员、村的党员代表座谈党的建设问题。23日上午江泽民在顺德召开企业党建座谈会,并听取了顺德市企业党的建设的做法和经验。24日下午,江泽民在广州主持召开党建工作座谈会,与部分企事业单位和街道党组织负责人,共同探讨新时期如何加强党的建设,才明确和完整地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系统的科学理论,更经过了随后大量的调查研究和不断的探索。作为科学的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发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精神,更是十六大以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领导集体的显著工作风格,从2003年直至2008年的每一年,都留下了胡锦涛等党中央领导人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足迹。正是在对基层改革创新工作试验——总结——提升的基础上,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着力推动了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建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一文中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8]。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说到底就是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程度。正像毛泽东思想是适应中国民主革命时期人民群众的客观需要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也是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化建设时期人民群众的客观需要而产生的。一方面,理论不能脱离实践,人民群众的丰富实践和创造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源头活水和不竭动力;另一方面,实践也需要理论的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不断发展和深化,也必将指导和推动着人民群众进行着的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22):325.
[2][3][4][6]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5]郑必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0.
[7]邓小平文选[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2.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