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勤县农村饮水安全现状及策略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田国兴 李红育 时间:2010-08-11

  关键词 饮水安全 措施 水质


  论文摘要 民勤县饮水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饮水水源中溶解性固体和氟化物含量严重超标。“十一五”期间解决农村饮水安全的目标任务是实施“458 ”工程。本文从饮水安全规划、工程建设管理、运行管理、资金筹措、水源保护和监测等五个方面提出了解决农村饮水安全的对策措施。
    
  1 饮水安全现状分析
  
  民勤县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下游, 地处东径103°00′02″~104°00′02″, 北纬38°03′05″~39°00′06″之间, 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包围。全县国土总面积1.60万公顷, 绿洲面积只占总面积的9%。共有18 个乡镇, 260 个村委会, 2004 年底全县总人口30.91万人, 其中农业人口25.0051 万人, 占总人口的80.90%。县境内无自产地表径流, 唯一的地表水源是从南部进入境内的石羊河,其来水量由于受上中游灌区用水的限制, 入境地表水日益减少, 地下水大量超采, 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有史以来, 人畜饮水水源基本靠浅层地下水, 自20 世纪70 年代以来, 随着地表水的日益减少, 迫使大规模凿井提取地下水用于农业灌溉, 随着地下水开采量增加, 地下水位持续下降, 水质不断恶化, 从而造成人畜饮水困难问题日益突出, 人数逐年增多、范围逐渐扩大、取水距离不断增加、取水费用不断升高。由于饮水源水质超标, 严重影响了当地农民的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 使部分村民因失去了基本生活和生存条件而背井离乡。
  面对民勤县农村饮水安全存在的实际困难, 依据水利部制定的《农村饮水安全总体规划及“十一五”规划工作大纲》, 民勤县于2005 年元月组织40 名专业技术人员, 集中利用1 个月的时间, 采取“统一标准、统一口径、统一内容”的调查措施, 对全县农村饮水水源、水质、水量、取水距离及取水方法等现状逐村逐社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摸底, 并走访了部分农户, 与其座谈了解, 掌握实情。以生产合作社为单位建立了农村饮水现状档案。同时, 邀请省、市有关专家, 对照水利部、卫生部制定的《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评估, 最后形成了《民勤县农村饮水现状调查评估报告》。《评估报告》显示: 民勤县25.0051 万农村人口中, 达到饮水安全或基本安全的有7.82 万人,占全县农村人口的31.30%, 主要是实施国家“十五”期间农村人饮解困和氟病改水项目解决的人数; 饮水不安全的有17.18 万人,占全县农村人口的68.70%。饮水不安全主要是水质不达标, 通过对饮水水源井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18 眼井取样化验, 并分析历年的水质监测资料, 饮水水源中溶解性固体和氟化物含量严重超标, 其中溶解性固体(苦咸水) 含量超过2g/L 的人数为15.48 万人, 含氟量超过2mg/L 的人数为1.70 万人。其它水源保证率、生活用水量和用水方便程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都是由于饮水水质不达标而导致的。
  
  2 饮水安全的目标任务
  
  民勤县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基本思路是: 以观为指导,以维护农民的身心健康为出发点, 按照“统筹规划, 合理布局, 因地制宜, 分步实施, 建管并重, 注重效益”的原则, 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起点设计、高质量建设、高科技管理的“四高”标准, 在现状评估的基础上, 力求使规划设计科学合理, 供水方式集中连片, 工程运行统一管理, 确保建设一处,成功一处, 效益一处。主要目标是: 通过实施农村饮水安全项目,使受益区农民饮水水质达标、水量满足、取水方便、供水保障, 达到或基本达到供水自来水化, 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可靠的饮水安全保障基础设施。具体任务是:“十一五”期间完成“458”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任务, 即: 投资4 000 万元, 建设5 项供水工程, 使8 万农村人口饮水达到安全饮用水标准。力争到2020 年基本解决现有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
  
  3 农村饮水安全的对策措施
  
  3.1 科学规划, 合理布局, 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
  在农村饮水现状调查评估的基础上, 按照统筹规划、先急后缓的原则, 严把规划中水源可靠性的论证关和供水工程类型的选择关。一是科学制定《民勤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总体规划及“十一五”规划》, 《规划》要以水利部、卫生部制定的《农村饮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为依据, 结合当地实际,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既要有可操作性又要有前瞻性, 以此为蓝图指导全县今后的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二是要充分论证供水水源,确保水量充足、水质达标。民勤县境内大部分地区地下有深层承压淡水, 根据水文部门提供资料, 这部分水源储量可以满足全县生活用水的需要,“十五″期间民勤农村人饮工程的建设实践证明, 利用深层淡水作为饮水工程水源不需进行处理水质即可达标。关键在于利用地面物探法和电测井法科学选择水源井位置, 准确确定止水位置, 把好成井质量关。三是选择合理的供水工程类型。本着投资最省、效益最佳、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的原则, 提出解决农村饮水安全的方案, 根据民勤县水源特点和地势平坦的特殊情况,比较合理的供水工程类型是: 利用地下深层淡水, 修建调蓄水池,埋设UPVC 塑料输水管道, 利用管道泵加压供水到户。同时, 要尽量修建规模适度的集中供水工程, 扩大供水规模, 既有利于工程管理, 又可降低供水成本。
  3.2 多方筹资, 加大投入, 确保项目建设资金
  民勤县生态环境恶化, 县财政困难, 农民生存条件差, 收入低, 农民无力承担公共供水设施的建设, 因此, 只有依托项目、借助项目投资才能实施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必须抢抓国家实施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的机遇, 积极争取项目投资, 重点解决工程的设备和材料费用; 各级地方财政和水利部门也要挤出一部分资金,重点解决工程施工费用; 充分调动受益区农民的积极性, 筹措入户材料费用, 承担工程施工的劳动用工。同时要按照市场化运作的办法, 鼓励和吸引社会各界投资建设农村供水工程。
  3.3 推行“六制”, 加强项目建设管理
  项目建设全面推行“规划建卡制、招标投标制、资金报账制、巡回监理制、群众监督制, 项目公示制”的“六制”管理办法。一是规划建卡制。建立以饮水现状、规划、设计、验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饮水安全规划卡”, 项目建设实行按卡实施, 验收销号, 避免项目安排的随意性。二是招标投标制。

  要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 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面向社会公开招标。尤其对大宗的材料、设备等必须公开招标, 集中采购, 杜绝不合格的产品用于人饮工程。三是资金报账制。项目资金由市人饮办专户存储, 专人管理, 专款专用, 统一支付。县人饮办按照工程进度凭单报账, 项目资金严格实行市、县两级管理制。四是巡回监理制。要建立市上委派监理人员、县上委派质检人员和建设单位委派管理人员组成的三级质量监督控制体系, 全面负责工程的建设质量。五是群众参与制。受益区要派群众代表参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 让群众熟悉政策, 明白义务, 了解工程, 从而激发受益区群众的参与意识, 提高农民的主人翁地位, 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 以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六是项目公示制。面向社会公示项目的受益对象、投资政策、设计方案、建设程序、财务决算和有关部门的职责, 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
  3.4 加强水源保护, 确保水质达标根据民勤县地理环境和水文地质条件, 为保证饮水水源的可持续利用, 确保工程效益的正常发挥。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对于打井工程, 在成井时, 要在成井工艺上防止浅层咸水与深层淡水的串层问题, 保证封闭层不透水, 防止深层淡水污染, 以保证饮水水源质量。二是严格控制在饮水水源井影响范围内打灌溉用水井, 不得在影响范围内排放或生活污水、施用持久性剧毒农药, 防止水质污染,定期监测水源井的水位、水质及含砂量等相关指标。三要合理利用水资源, 绝对禁止新打灌溉井,严格控制改造井, 有计划的封闭现有井。新打深井只能用于解决当地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坚决禁止用深层淡水灌溉, 在深井建成的同时, 废弃现有饮水浅井, 尽量减少地下水开采量, 使脆弱的生态环境不再恶化, 为饮水深井水源的持续利用创造条件。四要落实退耕还林( 还草) 政策, 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措施, 并群众树立保护水环境意识, 增强对水源的自觉保护性, 制定水源保护村规民约, 使工程水源有一个良好的可持续的大环境。五要制定饮水水源保护办法。划定饮水水源保护区、设置水源保护警示牌, 实施取水许可制度, 建立水质监测制度。
  3.5 创新管理机制, 确保工程良性运行
  有效的管理手段是饮水工程良性运行的重要保障, 不同的工程类型、不同的工程规模应采取合适的管理模式。民勤县已建和在建的饮水工程大多数是跨村跨乡的以国家投资为主建设的集中供水工程, 日供水量、受益范围较大。过去的经验, 类似这类供水工程实行统一管理比较适应。县上要成立专门的农村饮水工程管理组织, 配备专职人员, 实行专业化管理。其主要职责就是供水安全、设备维修、优质服务、水费征收、水源保护和水质监测。具体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强化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业务素质, 增强服务意识, 熟练掌握设备操作技术和维护技术。二是加强工程正常的维修管理。定期不定期的检查工程的设备和设施, 及时消除隐患, 确保工程供水正常化、规范化, 提高服务质量。三是建立配套的管理制度。明确管理人员的职责和责任, 实行定编、定岗、定责的目标管理责任制, 探索工效挂钩的竞争激励机制, 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四是合理确定水价。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优质优价、公平负担”的原则, 由物价管理部门采取水价听证制度的办法, 合理确定供水价格, 既要保证工程的良性运行, 又要考虑农民的承受能力。五是严格实行水质、水量、水费“三公开”制度, 真正使老百姓交明白钱, 饮放心水。六是逐步探索用水户参与管理的机制。建立用水者协会, 让受益农户直接参与管理。七是加强饮水水质监测工作, 对水源水质和供水末梢的水质要同时定期进行监测分析。水质监测由供水单位自监和疾控部门复监同时进行, 监测分析结果要如实向社会公示, 接受群众监督, 确保供水水质达标。八是在工程建设中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设备和节水型器具, 增强工程自动化控制程度和用水计量的准确性,不断提高供水质量, 增强用水户的节水意识, 保证饮水工程正常运行, 使农村饮水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从而保证农村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