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价值链的物流企业组织模式的探讨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宗刚 时间:2010-06-30

 [摘要]在外包、联盟、商务能给带来更大利益的情况下,受价值驱动的影响,“完整”、“均衡”的企业组织已逐渐不再受到欢迎,将被注重价值创造、部门经过精简并由核心部门主导的企业组织所替代。本文在物流企业价值链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当今物流的趋势,构建了基于价值链的物流企业的组织模式,并认为应重点加强公关部(或市场部)、信息技术部、人力资源部及运输部等部门的建设,以提高物流企业的竞争力。

  [关键词]价值链;物流企业;组织模式
   
  一、价值链理论
  
  (一)价值链
  1985年Michael E.Potter在《竞争优势》中提出了价值链的概念。他认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可以分解为一系列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连续完成的增值活动,这些活动构成了“价值链”。企业价值链是由基本价值活动和辅助价值活动组成的,前者指生产、营销、运输和售后服务等,后者包括企业基础设施(如财务、企划、行政等)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开发和采购。企业价值链、供应商价值链、渠道价值链和客户价值链共同组成价值链体系。Porter的价值链侧重于从单个企业的观点以及企业与供应商、顾客可能的联系来分析企业的价值活动,利润是主要目标。后来Peter Hines把价值链重新定义为“集成物料价值的运输线”,把原材料和顾客纳入了价值链,把满足顾客对产品的需求作为主要目标,他还强调了基本价值活动间的交叉功能,并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活动。1995年Jeffery F.Rayport和John J.SviOkla提出了虚拟价值链的观点,认为企业是在可感知的物质世界及信息构成的虚拟世界中竞争,后者指电子商务这一新的价值增长点。互联网的出现,使实物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与虚拟价值链相结合。电子商务改变了传统经营方式,在价值创新方面给企业带来了影响。数字化时代到来后,一些学者又提出了价值网的概念。价值网是指由虚拟企业的价值链构成的,通过统一的基础设施,以电子方式联系和推动所有成员,使他们按日程表合作,共享资产(包括数据、信息和知识),利用互补优势一起开发和完成业务,为顾客创造价值。价值链的概念在产生后的几十年里不断得以深化和扩展,它一方面从过程和结构的角度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进行了系统阐释,另一方面从价值创造的角度对企业效益的产生做出了分析说明,这些思想都可以应用于企业的管理实践。
  
  (二)价值链管理
  价值链管理旨在通过分析价值链上业务环节的增值来获得竞争优势,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生存竞争的新模式,有垂直价值链管理、水平价值链管理和虚拟价值链管理之分,三者相辅相成组成价值网络管理。垂直价值链管理是对一个企业价值增值链条上从原材料生产到供应商、制造商、顾客及所有参与实体的管理。水平价值链管理是对企业价值链同一水平上企业集团的各个企业主体间相互作用的管理。由于虚拟企业的流行,企业间通过信息技术进行联盟合作以达到共同目标,进而实行虚拟价值链管理。价值网络管理把价值链的管理提升到了更高的战略层次,实现了从企业内部到企业之间通过创新来创造价值的能力。价值链管理和供应链管理涉及的活动范围相同,但价值链的着眼点是企业的价值增殖过程,面向效益,致力于为顾客创造更多的价值:而供应链侧重于产品的供应,面向效率,即降低成本和提高生产率。《财富》杂志对1986年至1992年间的1000家公司的分析表明,强调价值创造的公司要优于强调节约成本的公司。因此在现代物流进入供应链管理的背景下,企业必须同时大力加强价值链管理,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二、价值链与物流企业组织的创新
  
  (一)物流企业的价值链
  按照价值链理论,物流企业的价值链可以分解为与物资转移及服务直接相关的基本价值活动和其他有关职能部门的辅助价值活动,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物流企业通过物流运作把供应商、经销商(或零售商)和客户联结在一起,同时也将各自的价值链联结在一起,形成价值链体系,如图—2所示。而物流企业采用电子商务,通过电子平台汇集了物流运作的信息流、商流和资金流,则构建出相应的虚拟价值链。将物流企业的价值体系与虚拟企业相结合,通过统一的物流基础设施的开发,从而形成以客户的价值链为导向的价值网。
  

  (二)物流组织的创新
  物流企业的价值链是一个由许多“联系点”居间连结的相互依赖的系统。这些联系点功能的发挥将会影响企业各种活动的配合,进而影响到成本或效益。因此,物流企业需要具备精细的组织结构,以协调各联系点之间的关系,发挥物流企业的系统功能。(1)结合物流实践分析图-1中的各种价值活动,可以发现,受自身资源和能力的限制,任何物流企业都不可能拥有价值链所有环节上的优势,也就不可能在整条价值链上寻求竞争优势,只能在关键的战略环节上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抓住了这些关键环节,也就抓住了整条价值链。对于产生价值少的部门,则可以通过外包的形式实现相应的功能。不过,外包也有其缺点:一是外包某一环节将使企业失去相关的管理技巧或技术,如果条件变化,重新获取这一环节的代价可能会很高;二是外包可能造成企业间的组织文化冲突,因此,在实施外包的时候需要从企业长期利益的角度加以考虑。(2)对价值链上的基本价值活动进行分析,显示出在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等物流活动之间存在广泛的“效益悖反”关系,亦即物流企业价值链的联系点间存在价值实现上的冲突,如果不能合理地解决内部的利益冲突问题,显然将降低整条价值链的价值创造能力。对此问题,可以采用物流职能一体化的方式,权衡相关的损益关系,减少或消除因冲突带来的不利影响。也就是说,针对动态复杂的物流系统,企业需要通过系统思考来合理设计组织模式。(3)商务突破了传统企业的商业竞争模式,实现价值链的虚拟形式,使物流企业的市场竞争不再限于自身拥有多少资源,而在于它能调动、协调和整合多少社会资源。通过互联网,电子商务拉近了供应商与最终客户的“距离”,传统物流渠道叫,的批发商或零售商将逐步淡出,由此也将改变物流企业的价值链结构。这一趋势,促使企业必须加强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信息技术部门在物流企业组织中发挥的作用也会越来越大。(4)价值网的提出,一是指出要根据物流速度的要求开发有利于创造客户价值的统一的基础设施,二是强调虚拟企业组成的是提高客户价值的决定性因素。这一观点表明,价值链中的活动要有利于加强客户价值,物流企业需要具有强大的客户服务能力。为实现此目标,物流企业必然会建立各种形式的联盟,使协调与谈判在物流运作中起到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因而也就需要提高市场部(或公关部)在组织中的地位。(5)物流企业实施价值链管理,涉及到企业的诸多方面,需要精通多项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参与,而且价值链管理也是一个持续的价值创新过程,对此企业需要具备充足的人力资源,以提供优秀的工作团队。学习型组织的环境旨在不断提高企业学习的能力及培养员工的创新精神,通过建立共同愿景将企业员工的价值凝结在一起,进行团体学习来激发员工的创新意识并促进交流,为价值链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6)价值链管理的实施,还要同供应链管理相结合,而由于受到市场需求不确定性的影响,供应链容易形成“牛鞭效应”,对物流企业可提供的运输能力提出灵活性的要求;另一方面,供应链管理的目的在于合理组织运输,以最低的成本准确可靠地实现物资在供应链上的转移,运输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的比重最大。因此,企业需要对其运输部门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
  综合以上分析,价值链及价值链管理对物流企业组织的建设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要求,对于创造价值少的非核心部门要合理选择外包,通过物流职能一体化的方式减少内部摩擦,根据发展的需要加强企业信息技术、公关、运输等部门的建设,以及建立学习型组织促进持续的价值创新,由此建立的物流企业的组织模式如图-3所示。
  这一组织模式的构建,是以价值链分析为出发点,围绕如何创造更多的价值,对物流企业的组织进行布置和安排。它一方面通过外包和联盟利用企业外部资源,另一方面通过内部一体化提高企业内部资源的凝聚力,在提高企业组织灵活性的同时又强化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能很好地适应当前竞争环境对企业组织提出的要求。
  
  三、结束语
  
  当今物流的发展日新月异,组织结构作为企业战略及其实施之间的纽带,不断面临着来自市场竞争的挑战。受价值驱动的影响,成功的组织不再侧重于资本、创业人才等稀缺资源的节俭使用,而是更加关注价值创造,去寻找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和动员所有可获资源的诱导机制, 即建立适应物流发展阶段的企业组织模式。
  价值创造的基础和动力在于对企业传统认识的超越。传统的物流企业具有“大而全、小而全”的特点,在灵活性强的外包、联盟能为企业带来更大利益的情况下,“完整”的企业组织已逐渐不再受到欢迎,可根据实际情况把非核心的部门,按照商业机会的要求进行选择或丢弃,将价值创造过程从所有不必要的活动中解放出来,从而更加具有效率。另外,按照艾伯特·赫希曼在《发展战略》中阐述的非平衡增长理论的观点,“均衡”的企业组织不一定效率就高,随着外包、联盟及电子商务在物流业中的广泛采用,公关部(或市场部)、信息技术部的作用将不断凸现出来,而人力资源部要为企业提供具有更快学习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运输部又担负着企业的大部分成本,这些部门都应重点进行建设,然后通过带动作用与连锁反应,为物流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