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网络升级改造的误区与对策探讨
[摘 要] 为适应技术的潮流,满足中小网络应用不断增长的需求,大部分中小企业需要对其陈旧的机网络 进行升级改造。本文在分析了企业在网络升级改造中存在的几种误区的基础上,探讨了避免中小企业网络升级改造 走入误区的对策。
[关键词] 网络升级改造;网络应用;效率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小企业的网络正在伴随着应用需求发生着一系列的变化,日益增长的网络信息流,病毒的攻击,各种各样的偷窥、窃取等对其传统的网络提出了挑战,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中小企业网络的使用、稳定与安全。为了适应网络技术的发展,大部分中小企业需要对陈旧的计算机网进行升级改造,以便跟上网络技术发展的潮流,满足企业发展需要和网络应用不断增长的需求。
一、中小企业网络升级改造存在的误区及分析
(一)“重新网轻旧网”。一些企业在网络升级改造中,为赶潮流,片面追求网络的先进性,不问具体情况,全盘舍弃原有网络,投巨资建设新网,造成大量资源的浪费。
在网络升级改造中,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原有设备还有利用价值的前提下,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有设备,尽管在网络升级过程中可能会对一些落后、或工作年限比较长、性能较差的设备进行淘汰,但是还应当尽可能地利用大多数有价值的原有设备,最大限度地保护企业用户原有设备投资。这样既可实现网络性能的大幅提升,又而能充分利用原有设备,节省用户投资。在企业的的网络升级改造的过程中,有一些企业可以采用VLAN技术,通过划分子网、把划分子网后的网络参数配置到原有交换机、并改变划分子网后的相应设置,就可以解决网络升级扩容的问题,而不必一味投资购买新设备,如果原有企业网络结构能满足现在及将来较长一段时间的企业应用和发展需求,就最好不要改变原有网络的拓扑结构,因为拓扑结构一旦改变,将会引起一系列的改变,包括复杂的网络配置,如综合布线、用户端口的连接、VLAN划分、IP地址配置和管理等,这样会大幅提高成本。当然如果企业本身确实认为原有拓扑结构不合理,不符合将来的发展需求,需要重新设计,则可以全部重新规划设计。
(二)“重设备轻智能布线系统”。许多企业都愿意投入大量资金购买高性能的设备,如:高性能服务器、高级防火墙、入侵探测器、生物识别装置来确保他们的网络安全、稳定的运行。因为他们知道设备越高档,网络运行就越安全稳定,企业的各种业务就能够正常的开展,然而,绝大多数的企业却对网络基础设施即智能布线系统的安全不了解,从而忽视了在布线系统安全方面的投资。
事实上,根据大量调查,许多企业网络安全事故是来自于网络内部,而非来自外部的侵犯。全球IT知名的市场调研公司GARTNER调杳结果显示:由于外部侵犯造成的网络故障平均损失为5.6万美元,而由于内部人员造成的网络运用平均损失却高达270万美元,内部人员应对大约70%的网络安全事故负责。那如何防止来自内部的更大的网络安全侵犯呢?答案是:投资智能布线系统。虽然智能布线系统不能完全阻止网络内部侵犯的发生,但由于智能布线系统能完整地记录多个网络设备的使用情况,实时自动监控并记录连接,因此能帮助网络安全管理人员快速地分辩异常情况并确定位置,从而使来自内部的网络侵犯危害性降至最低。
(三)“重有线网络轻无线网络”。受传统因素的影响,许多企业负责人认为有线网络不管是速度,还是安全都比无线网络要强,因此,在其企业网络升级改造过程中,往往忽视实际情况,盲目追求有线局域网络。
在现实应用中,传统的有线局域网有数据传输速度快、稳定、安全可靠等优点的优势,但也存在种种弊端,给用户带来诸多的不便,如:布线困难、安装繁琐、维护升级不便、管理复杂,成本高等等。企业的仓库、厂房、边远销售网点等一般远离企业总部,象这些地方不太适应广泛应用有线网络。对比于传统的有线网络,无线局域网具有无法比拟的优点:布线简单;移动性强;组网灵活; 易扩展性; 成本优势。
(四)“重网络轻应用”。许多企业的网络升级改造就是购买网络设备,搭建好网络基础平台,提高网络传输速度,而对应用系统重视不够或应用系统以后再建,因此,他们注重投资网络基础设施,而忽视了网络应用系统方面的投资。
二、中小企业网络升级改造的对策
(一)管理层方面
企业实施网络升级改造前要做好准备。网络升级改造走入误区的原因很多,不同企业各有不同,其中的前期准备工作可以说是企业网络升级改造成功的前提。和行军打仗一样,企业也要不打无准备之仗。
1. 企业网络升级改造要成立一个网络升级改造项目组,成员包括几个层面的人,除了要有决策权,能使升级改造全面有力推行的领导外,还要有对企业熟悉的业务人员。
2.项目组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对企业应用需求进行分析,确定实施企业网络升级改造的内容。
3.做好企业流程、人员岗位设置和调整乃至管理模式变革的准备。企业的网络升级改造后,会大幅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势必对目前的企业管理方式产生冲击,比如人员分流、业务流程改变等。
(二)技术层方面
技术上的保障是网络升级改造成功的保证。在技术上论证网络改造目标的性与正确性,通过可行性分析提出改造后的网络体系结构、网络规模、安全、应用系统的类型等。在技术上必须遵循如下原则:
1.尽可能地对原网络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利用,既要投资新设备,又要保护原有投资,又能够使用户在系统的使用上有一个平滑过渡,节省培训时间和费用。对于改造后的网络,不仅要在速度、容量上完全满足需求,更重要的是,需要将原本落后的网络从规格、管理应用软件、安全防护等方面进行整合和统一。
2.在网络选型上既要考虑选择有线网,也要考虑选择无线线网,同时还要考虑网络的容量和性能;在产品上尽可能采用成熟、先进的技术,坚决淘汰落后的技术与思想;选用成熟、先进性、实用性的产品,以获得较高的性能价格比。不要片面追求新技术、新产品,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3.网络应用系统选择必须遵循开放性、扩展性原则,遵循国际、国内及相关行业的标准,采用开放技术、开放的体系结构、开放的系统组件和开放的用户接口,使网络以后能不断增加新应用,能够有扩展升级的空间。
4.所选择的网络要稳定可靠,具有高MTBF(平均无故障时间)和低MTBR(平均无故障率),提供容错设计,支持故障检测和恢复,可管理性强。安全措施有效可信,能够在多个层次上实现安全控制,如智能布线系统、高级防火墙、入侵探测器、生物识别装置等。
(三)实施方面
实施是网络升级改造成功的非常关键,要克服急于求成的毛病,特别是的信息系统,如MIS、ERP、PDM等软件,并不能一蹴而就,因为企业的应用信息系统建设不是一项可大规模推进的静态工程,而是一项培植性的、可持久运作的业务,是在培植一棵生命之树。在培植生命的过程中,拔苗助长是不行的。因此要针对网络升级改造的主要目标与总体需求,制定分步实施计划。
第一阶段实施网络基础设施的改造,它是起步阶段,也是见效快、好实施的一步,即花钱买设备组建网络,目的是搭建网络运行平台。这一步虽然简单,但不能马虎,要确保搭建的网络平台的性能、容量、安全,能满足应用的需求。
第二阶段在网络平台上搭建企业内部Intranet网,在网络上率先实现某个或某几个应用,如企业内部主页,或企业间传递采购订单、发票、文件等,这个阶段一定突出实效,要让企业管理者和员工都能感受到它效益,感受到网络升级改造确实能够带来方便,能够为企业带来价值,这样就会在企业内部自下而上形成一股深化应用的推动力,促进升级改造的进一步深入。
第三阶段是全面拓展、整体推进的阶段,是全面深化应用的建设阶段,是网络升级改造的高级阶段。比如企业的EC、MIS、ERP、PDM等都是在这个阶段实施的,这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最能体现企业应用效益的阶段,网络升级改造的成败就看这个阶段。升级改造后的网络只有应用服务能够真正为企业带来效率、为企业创造价值,才是成功的网络升级改造。
:
[1]吕新奎.信息化 [M].北京:出版社,2004.
[2]胡道元.网络设计师教程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