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企业进化本质看技术进步的影响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杨为民 时间:2010-06-30

内容摘要:进化是指具有有限理性的企业在适应环境的变化中为谋求生存和所发生的一系列相对稳定的变化过程和获得的结果。这个复杂过程虽然是基于企业个体的内部创新以及企业之间的竞争、合作与学习等活动,但是企业个体的进步只有在种群和群落的层次上实现,即技术创新以某种有效方式被固定下来,企业的阶段性进化才算完成。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技术进步对企业进化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企业进化 技术进步 本质 影响
  
  学和管各学科分支因各自研究目的不同,因而对企业本质的认识也各异。管理学从企业实体的目标、结合要素的性质等方面进行定义,认为企业是“集经济的、技术的、社会的、生态环境的目标于一体的,具有自主决策、自我承担风险特点的、社会的基本经济单位”;经济学则把交易费用理论引入对企业概念的解释,从企业的功能和实体间的相互关系角度出发,把企业认为是一个有效率的组织,其职能是把个人之间的契约关系当作一个连接点,即是“劳动所有者、物质资料投入和资本投入的提供者、产出品的消费者相互之间的关系”。这些定义虽然从企业的性质和功能加以解释,但都没能全面反映企业的实质。管理大师德鲁克认为企业的本质只能从企业外部去寻找。
  社会系统学派认为,企业是企业内外相互联系行为构成的社会体系,是“一个有意识地对人的活动或力量进行协调的关系”;管理系统学派的代表人物弗里蒙特•卡斯特和詹姆斯•罗森茨韦克认为企业是“相对开发的系统”,与环境是子系统和超系统的关系;伊查克•麦迪斯则认为“企业实际上就像生物体一样”,是有生命、有思想、有意志的有机体,这成为研究企业的基础。由此可以分析看出,企业是在市场环境中生存的、受到技术进步因素影响的、为追求其特定目标而存在的、开放的复杂适应系统。
  
  
  从生物进化看企业进化的实质
  
  进化是一切事物的发展,已成为乃至社会科学的基本概念,进化规律进而成为自然和社会的普遍规律。
  在地球上,从简单生命细胞的诞生直到人类的出现,环境及技术进步对生物的进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推动生物体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无序到有序、从同质到异质演化的催化剂。生物进化的可从1809年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J.B.Lamarck)首先提出的生物进化学说算起,他首次提出系统进化学说,认为环境的改变使生物发生适应性的变异和进化,这种变化是可遗传的,即获得性遗传,环境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原因,生存条件的改变是引起生物遗传变异的根本原因。
  半个世纪后,英国著名动植物学家达尔文(C.R.Darwin)于1859年开创性地提出了科学的生物进化论,在他的理论中强调了生物之间都有一定的亲缘关系,其进化是逐渐和连续的,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动力。自然选择的力量使生物保留那些有利的变异,消除有害变异,进而使生物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出现进化,在优良变异的积累发生质变时即产生新的物种,从而奠定了其著名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理论。
  随后又有许多的学者对生物进化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从不同侧面对其进行了修改,使之不断完善。到1900年奥地利著名学者孟德尔(Gregor J.Meddel)建立了遗传学理论,同时对生物进化论作了修改和完善,自此生物进化论的科学体系逐渐形成。
  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就是指生物种群多样性和适应性的变化,或一个群体在长期遗传组成上的变化,这种进化是基于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和与其它生物生存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其遗传基因随时间而发生的一系列不可逆转的改变。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改变导致生物总体对其生存环境的相对适应性。
  企业是一个复杂系统,有着自身所固有的发展规律,同时企业又是一个进化的系统,类似生物体,也和人一样,有自己的婴儿期和成熟期,也有所谓的生老病死。但是,企业的生老病死又和人不完全一样。企业是社会生产的历史产物,是进行社会生产的基本组织的一种历史形式,是进行商品生产经营活动的专门化组织。它产生于历史进程中,并在不断进化的历史进程中成为一种具有经济、和社会等多方面特征的、多种属性的组织。“某类企业比另类企业‘进化’则表明这类企业具有比另类企业更为适应的组织结构、市场技术或价值理念,即具有更能有效获取资源和利用资源的管理模式和行为方式”。
  参照生物进化的概念,可以认为企业进化就是指具有有限理性的企业在适应环境的变化中为谋求生存和发展所发生的一系列相对稳定的变化过程和获得的结果。企业进化并不仅仅是指企业个体的成长或改变,更重要的是指一个由多元的拥有共同能力(指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关键产品、组织知识和技巧)的企业所组成的企业集合,也就是某个企业物种在组织形式、组织结构、产权制度、企业规模以及种群内企业数量等各个方面所发生的具有稳定性和前进性的一系列变革。因此企业进化具有多元性。

  同时进化还具有多层次性。一种有效的创新总是首先发生在企业内部的某个部分,而后才会被整个企业复制,进而被种群内其它企业学习和模仿,并由此引起整个企业种群的群体性进化。虽然企业进化的发生是基于企业个体的内部创新以及企业之间的竞争、合作与学习等活动,但是企业个体的进步只有在种群和群落的层次上实现,即有效创新以某种方式被固定下来,企业的阶段性进化才算完成。
  
  企业进化与生物进化的区别
  
  企业进化理论侧重研究企业的群体,特别关注在一定区域内企业群体的整体状况。企业进化和生物进化虽然有着相似性,但也存在着明显的不同,主要表现在:
  (一)企业进化与生物进化的速度不同
  在界中,一个物种的形成和演化要受到生物个体生殖周期的限制,需要经过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而企业进化的速度则相对较快。戈丁用代长的概念来表示一个物种通过遗传进化方式适应自然环境时的进化速度,而用周期来表示一个企业通过惯例进化的方式适应环境变化时的进化速度。企业可以通过向其他企业学习,即实现技术进步,就可以很快改进自己的惯例,因此企业进化速度就会很快。这就为发展家赶上甚至超越发达国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二)企业进化与生物进化的基础和路径不同
  生物进化起因于遗传物质的变异,是由自身的变化所决定的,完全是被动适应环境的过程,而在企业进化过程中,环境对企业进化的作用体现在引诱、刺激,然后通过比较、选择和同化等多种作用,使获利企业扩张,亏损企业萎缩,确保效率较高的企业继续生存,促进企业种群向更高效率方向进化。企业进化就是主动适应与被动影响相结合,不断探求技术进步的过程。
  (三)企业进化与生物进化的种群数量不同
  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同一生物种群内数量最终会稳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而企业种群进化的结果一般遵循由少到多、再由多到少的变化过程。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企业进化就是指企业在外界环境变化和内部调整的相互作用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一系列不可逆转的变化,从而使企业从无序到有序、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进化。即将企业看作有机的生命体,把企业看成进化的能力体系,以期不断适应变化的环境,从系统环境与组织功能结构的互动中把握组织的存在本质,进而研究企业变迁,提高企业能力。
  
  技术进步在企业进化中的作用分析
  
  企业作为在激烈市场竞争、迅速变化的市场和技术日益进步的环境下由人组成的智慧体,其进化也必将会受到各种环境和技术进步的影响。
  技术进步是企业进化的根本动力,它指除了一般意义上的生产领域各生产要素质量的提高及工艺流程、操作技巧等的改进外,还包括微观与宏观层面上的组织管理技术的改进与提高。技术进步主要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影响企业的投入产出状况,以及生产要素的配置和转换效率。从供给方面看,技术进步对企业的影响具有直接性,主要是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扩大劳动对象范围,提高管理水平等途径来实现的;从需求方面看,技术进步对企业的影响,借助于需求的变动来实现,属于间接影响。在现实经济中,这两种影响经常交织在一起,共同影响企业进化。
  从深层次来看,技术进步促进企业发展的机理在于它将导致不同企业生产率上升率的差异。由于各个企业的技术经济特点不同,对新技术的创造、吸收和采用能力各不相同,因而造成各企业间效率和扩张速度的不同。一般来说,技术进步快的企业,生产率上升快,反之则慢。生产率上升快意味着投入减少、成本降低、收益增加的速度加快。
  这种有差异的生产率的存在,必将引起生产要素在各企业间的转移,从而促使企业不断进化。因此,可以说,技术进步对企业进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技术进步导致企业生产率的提高,生产成本降低,从而增加企业的供给能力;技术进步使得企业所生产产品升级换代,促使需求不断发生变化,推动企业寻求新的发展领域。如图1所示。
  因此,企业只有不断地进行技术开发、技术引进、技术改造,才能在市场竞争中保持强劲有力的态势,使企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
  1.F•X•贝阿,E•迪维特里等著.企业管.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2.罗纳德•哈里•科斯著.企业的性质.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
  3.切斯特•巴纳德等著,孙耀军等译.经理人员的职能.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7
  4.伊查克•爱迪斯著,赵睿等译.企业生命周期(中译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5.李朝霞著.企业进化机制研究.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