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关系与新创企业发展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柯俊杰 时间:2010-06-30

内容摘要:一般认为,新创有赖于创业者的关系来取得成长与所需的关键资源,基于     此,本文探讨创业家、团队在前期企业阶段的资源、能力与网络关系是否可以顺利转移给新创业。 

  关键词:网络关系 网络理论 新创企业 创业
  
  随着高新产业的蓬勃发展,高科技新创企业如何成功发展有愈来愈多的探讨与研究。以个人创办的新创企业为对象的分析,多从创业者的条件(特质、经验、能力、以及创业队伍的方向)探讨新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从资源基础理论和网络关系理论的观点,探讨网络关系如何地影响个人创立的新创企业获取关键的资源与能力。
  
  新创企业的战略课题
  
  随着近年来网络理论(network theory)的兴起,个人创业方面的研究已经证明网络理论对于成功创业具有极高的解释力。原因是:对于资源有限的个人创业家而言,若能透过本身过去所建立的社会网络关系,取得新企业发展所需的重要资源——资金、人力、技术、原料、零件、生产设备、市场信息、销售管道、客户、订单,则有助于新企业的成长与存续发展。创业者(或团队)过去的工作经历所培养出来的能力与经验,对新企业存续发展与经营绩效表现会有正面的影响。但是,新企业的创业者个人或团队所积累的资源与能力必定有限;新企业如何在草创阶段取得生产面和销售面所需的资源能力,是其发展上的战略课题。
  创业理论探讨范围涵盖创业家精神和特质、创业团队、创业的发展历程和阶段、创业的战略、创业的关键成功因素、创业与育成机构以及创业环境等。Garter(1985)认为创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包括:个人、组织、环境与创业过程等。Williamson (1997)认为影响新企业成败的要素是:人(people)、机会(opportunity)、环境(environment)、风险与报酬(risk & reward)等四项。Timmons(1999)则提出新创企业成功发展有赖创业团队、资源与机会三方面的适当配合,因为创业的过程中由于机会的模糊、市场的不确定、资本的风险、以及环境的动态变迁,创业团队在机会出现时,必须取得所需的资源,才能让企业顺利发展起来。Christian(2000)以系统性观点认为新创企业发展的课题有三:影响创业活动的外部环境网络;新企业的设立;随时间而变化的创业流程管理。本文从资源基础的观点,认为影响新创企业成长的要素归类为:产业环境与机会;创业家与创业队伍;资源与网络关系。本文仅就后两个方面加以分析。
  
  创业家与创业队伍
  
  创业家的人格特质(理想、冒险、热情、积极)是影响创业行为的要素,创业者的经验、能力是创业成功的关键。而创业者能力的培养与过去的工作经历有关,当过去的经历与新创企业有相关时,通常可以将过去所积累的知识、技术和能力移转到新企业,因而在创业初期产生优势。此外,创业者前期工作经验的多少,会影响新企业的成功,具有管理经验的创业者成功可能性比较高。有的研究指出,创业队伍也是创业成功的关键,甚至认为团队创业比个人创业的成长速度、成功率高。Amar V•Bhide(2000)针对新企业的研究指出,个人创业家型新企业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对未预见的问题或机遇,是以“机会主义式的调整”对策来应对。这与大企业有完整的事前计划和调整方案截然不同。本质上,个人创业家型新企业在成立初始,其创业理念的来源几乎都是来自创业者本身的经验或想法。依美国“有限公司”杂志(1989)的调查资料显示,新企业创业初始的理念来自创业家个人——包括创业家复制或修改以前遇到的想法和偶然发现的比例高达九成以上。
  
  资源与网络关系
  
  所谓新创企业,其广义的范围应该包括企业创立前的孕育阶段(种子期)和创立初期(草创期)。企业在新创阶段可以分成种子阶段、创建阶段、成长阶段三个阶段,在种子阶段与创建阶段的新创期间是资源与能力最为不足、最需透过创业者的网络关系来取得企业成长与发展所需的关键资源和互补资源的阶段——所谓的“创业维艰” 阶段。Dollinger(1999)认为创业所需的核心资源包括财务资源、实体资源、人力资源、技术、声誉与组织六大项。Pena(2002)指出在有形资源(资金、实体资产)之外,新企业如果拥有人力资本、组织资本、关系资本等三大无形资源能力,对新企业的绩效会有正面的影响。Pena认为在创业前,创业家必须学习知识、积累经验、建立正确观念以形成人力资本。企业创立后,必须建立经营团队、树立组织文化、拟定企业战略,此即组织资本;并与供货商、客户、外部相关机构(如银行)、甚至竞争者建立关系,以积累关系资本。这三项资本是否整合得好,将影响企业走向成长、稳定或衰败。Brush等(1997)提出新创企业所需资源分类为:人力资本——员工特质、与经验、声誉;社会资本——关系与网络、家庭、种族、连结关系;实体资本——实体资产与机器、设备;组织资本——组织关系、组织结构、惯例、文化、知识;财务资本——草创或成长所需的资金。为了新企业的成长发展,新企业必须透过市场交易或网络关系来取得其它的企业所需资源能力。由于许多企业发展所需的要素市场并不完全,透过市场来取得,常有交易成本极高或无法取得的情形;因此,透过外部网络连结以取得新创企业所需的关键和互补资源,便成为新企业常用的战略。而这种关系网络主要是来自创业者与团队的人际关系,所以,创业者与创业队伍在创业前的经历越丰富、人际关系越好,越容易扩大网络关系的范围,能够运用网络关系而取得的资源也越丰富、广泛,此即社会资本的概念。

  资源基础理论认为、人际网络和组织网络是重要的核心资源 (Gulati, 1999; Gulati等,2000) 。从交易成本理论的角度分析,Jones等人(1997)认为由于环境的不确定与高度竞争的结果,网络的统治型态会变得兴盛。也就是说,当交易条件呈现产品需求不确定性高、人力资产专属性高、任务复杂度高、成员间的交易频繁时,网络的统治型态会比层级、市场在适应、协调和保护方面更具优势。近年来的网络理论研究广泛地探讨了网络的特性与运作方式,主要有:网络中枢性—从网络结构的观点来描述网络中位置的特性,就是网络中枢性。网络中枢性是网络中权力的重要来源,不论是就个人或企业来说,如果位于组织网络的中心位置将比较可以控制相关的资源并享有较多的利益。网络成员间的关系强弱——到底与其它网络成员间要维持强的关系或弱的关系(关系的密切程度),以及网络关系的规模是要大还是小(网络成员数量的多寡)?网络结构的变迁——指网络关系的强化或松散化,而网络关系的变化主要是对组织网络相关事件的响应。产业事件常会导致厂商间网络关系的强化或松散化。
  
  网络关系对新创企业的影响
  
  前期企业阶段的资源、能力是否可以顺利为新创企业带来新的资源、能力和网络关系,跟新创企业与前期企业间存在的关系性质有关;如果是联盟或合作的关系,这种资源、能力和网络关系的转移会是顺利且比较充分的;如果是相同产品与目标市场、甚至是相同的客户的竞争关系,则这种转移将是比较困难的;在这两个极端情况之间则是各种不同程度的情况。另一个影响因素是两者的产业相关性:产业相关程度愈高,则创业者在之前所积累的网络关系和资源能力的可移转性愈高。以关系性质的竞合和相关程度两个构面来分析(如表1所示):当两者的关系是处于高度相关的竞争性质,则网络关系和资源能力转移的可能性是最低的;如果是低度相关的竞争关系-例如目标市场的地区重叠性低,则转移的可能性会较高;转移程度最高的是高度的合作关系,转移程度中等的是低度合作关系。
  
  由于创业维艰,新企业的创办者在创办企业前就应将新企业与前期企业间的关系视为企业发展的战略性课题。将这种战略性网络关系加以考虑,新企业的网络关系将依选择与前期企业间的关系是竞争、合作、或无关而有三种发展,如图1所示。
  
  前期企业的资源能力与网络关系能否顺利地转移到新企业,视两者间的竞合关系而定:处于竞争关系时,新创企业的网络关系将处于中枢性较低、与原有的网络关系成员之间较弱的关系,所以网络关系和资源能力转移度会变得困难;处于合作关系时,新创企业的网络关系将处于高的中枢性、与原有的网络关系成员之间较强的关系,所以网络关系和资源能力转移度极高;处于无竞合关系时,网络关系和资源能力的移转程度完全视新创企业的创业团队的作为与新创企业发展情形而定。
  
  :
  1.Amar V. Bhide , “新企业的起源与演进”(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New Business) ,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Brush, C. G., Greene, P. G., Hart, M. M. and L. F. Edelman (1997), “Resource Configurations over the Life Cycle of Venture,” Frontiers of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pp.315-329
  3.Gartner, W. B. (1985),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Describing the Phenomenon of New Venture Creation,”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Vol. 19(4), pp.696-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