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企业内部资金管理的探讨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7-01
关键词:企业;资金;管理
一、资金的筹集
资金好比企业的“血液”,企业如果不能获取所需要的资金,整个经营活动就会因没有“血液”而停止运转。因此,企业筹集资金是企业财务活动的首要环节,是企业整个经营活动的前提和基础。目前,我国一些企业在资金筹集上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缺乏对企业资金需要量的预测,缺乏对资金风险的预测,以及筹资渠道单一等问题。因此,在资金筹集上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科学预测资金需求量。企业资金需求量应跟企业生产经营需要相适应。企业筹资前应有科学预测,合理确定资金的需求数量。若筹金过多,会增加筹资成本费用,资金得不到充分有效使用,同时造成资金闲置浪费。如若资金筹集太少,资金供应不足,则会影响企业的生产活动。在编制资金使用计划时,要努力做到计划的科学性,坚决杜绝计划上的“假、大、空”现象。合理编制资金的流入、流出量,同时编制出资金的周转率。
2.有计划投放资金。筹资应注意投资时间,筹资时间提前或滞后,都会给企业造成不良后果。同时,筹资时间应与投放决策相结合。筹资决定资金的来源,而投资决定资金的去向。因此,企业在筹集时即应明确投资的方向,选择有利的投资方向,以期更大限度提高资金的效用效益。
3.选择合理投资方式。企业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可选择多种筹资渠道:一是通过稳定与银行的信誉关系,尽量多的争取银行贷款;二是依靠内部职工集资(如投入方式);三是依靠发行债券;四是引进外资。企业在选择投资方式时,应兼顾资金来源属性摆正自己在筹资活动中的位置,依法保障投资者的合法利益。在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利用好各方社会资金。
二、资金的使用
企业筹集资金是为了通过资金的使用来达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目的。企业在资金使用时,客观上要求资金具有安全性、周转性、增值性这三种特性。这三种特性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关系。首先是资金的安全,没有资金的安全就谈不上周转和增值,而加速资金周转能促进资金回收的安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资金增值反过来又能使更多的资金参与周转,这将形成一个资金的良性循环。
那么,如何加强资金的使用?如何保证资金的使用安全,加速周转和增值呢?如何促进资金使用的良性循环?加强资金的集中管理是关键所在。加强资金的统一管理,加强资金使用过程管理,用好用活资金,同时还要加强资金的日常管理,做到事前有预测,事中有审核,事后有控制和监管。
1.强化资金的集中管理。(1)建立内部结算中心。建立内部结算中心是搞好企业内部资金集中统一管理的重要方法。企业可通过建立内部结算中心对资金实行集中管理,归口管理。统一结算中心对资金的整个使用将有一个有明晰的控制。(2)建立资金定额管理制度。资金定额是根据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一定时期的经营目标和经营品种特点等核定的某一时点的最高资金需求量。核定资金定额的目的是使每个业务部门心中有数。本部门为实现经营目标,应在营运资金范围内展开经营活动,对于本部门来说,核定资金定额,意味着必须自觉节约资金,把有限的资金投向效益好的项目上,同时,还意味着,部门将主动思考资金回收问题。(3)加强现金流量分析及预测制度。企业应严格控制现金流出,树立“钱流到哪里,管理就紧跟到哪里”的观念,将现金流量管理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高度重视企业的支付风险和资产流动性风险。设计好资金流程管理,堵住资金使用中的“跑、昌、滴、漏”现象。严把资金流量的出入口关,对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进行严格管理。有的企业确立了“以现金流量为中心,以资金监控为重点”的资金管理指导思想,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机制、两个手段”的资金管理模式,明确现金流量在企业管理中的中心地位,建立科学的资金管理机制,通过对现金流量的准确预测和分析,在保证支付能力的前提下,实现对现金的动态平衡,确保企业净收益的质量。(4)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严格控制事前、事中资金支出,保证资金有序流动,必须推行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企业应建立健全资金预算管理制度,对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实施预算编制、分析、考核制度,将预算作为企业内部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法定依据,把资金的收支纳入严格的资金管理程序中。(5)建立资金使用责任中心。强化资金使用责任,必须建立资金使用责任中心。资金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实行全员、全方位的管理,资金管理的责任应由企业法人代表担当 ,除此,还应强化承包人对资金的经济责任,并由财会部门负责资金的筹集、平衡和调度,同时要落实资金目标管理责任制,形成一个多层次的资金责任中心。
2.加强资金使用过程管理,管好用活资金。(1)实行一支笔审批制度。加强资金的计划管理,加强资金的调度和平衡。资金的管理和使用要相对集中,防止分散。根据资金平衡的原则,实行“一支笔”审批制度,真正做到有责任落实,机制监督。(2)加强企业开支的科学论证制度。对资金的使用,坚持算账花钱,算账办事的做法,坚持收支两条线的做法。对于企业各项重大开支项目,必须通过科学论证,杜绝盲目开支。同时千方百计地调度好资金,加速资金的周转,对见效短、平、快的开工项目,可以在资金的使用数量和时间上优先保证。(3)多方位利用闲置资金。在资金利用环节上,可以利用流动负债中的不平衡性所造成的闲置资金进行短期的投资和生产,降低企业资金成本的消耗和不必要的资金占用,在必要的情况下负债经营,利用暂时的负债资金来补充企业资金的不足,以此提高闲置资金的使用效益。 3.强化资金的日常管理。在资金使用过程中,还应注意资金的日常管理,注意审批管理、报表管理和跟踪管理。资金审批程序制定应遵循“便捷、高效、控制”的原则,预先设定相应的资金审批程序和权限,并按照权限规定的原则办事。作为企业的财务部门,不仅仅充当报账的角色,更重要的是应着眼于企业资金的合理流动和合理循环。因此,企业资金日常管理应建立“总体计划、逐笔跟踪、效益优化”的资金使用原则。(1)总体计划:根据企业发展目标制定资金使用总体计划,财务部门与有关部门根据资金使用总体计划,编制资金回收计划,确定各个时期资金投放量,合理调整资金结构。(2)逐笔跟踪:要对每一项资金的审批,从开始投入到资金回收的整个过程进行了了跟踪检查。建立定期检查制度,对每一项投资,财务部门要确定专人参与,对控股公司,应根据资产情况制定其经营目标和考核办法,对参股公司,也应对财务报表认真分析研究。 三、资金的分配
资金的分配,实际上就是经营收入的分割。企业资金的分配活动是建立在资金的筹集和资金使用活动的基础之上的。企业通过运用筹集到的资金所获得的货币收入,是资金分配活动的物质前提。从这个意义上说,分配资金就是分配筹集资金,使用企业盈利资金活动的结果。
资金的分配要考虑债券人利益、投资者利益、企业利益职工等方面的均衡关系。分配资金系统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现今,在保证积累与消费平衡比例的基础上,企业的分配形式也趋向多元化和多层次化,初步形成了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形式并举的分配方式,基本形成体现能力、贡献大小等本质特征的新型分配格局。在企业内部根据职工的劳动技能、强度以及贡献能力等,实行合理的加薪制度,以激发和调动全体职工的劳动创造性和积极性。当然,用于职工加薪的比例不能过多,因为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有一定资金存留,这样才能为企业新一轮的筹资活动奠定基础,从而实现资金的良性循环。
四、资金的事后控制
现今许多企业对资金的事后控制不重视,缺乏信息反馈制度以及及时处理沉淀资金的措施,造成企业资金不能正常运行,企业效益得不到提高。
1.建立的信息反馈制度。企业根据资金筹集、使用、分配过程的监控,分析其合理与不合理之处,以此作为新一轮的资金运动的借鉴,择其优,去其弊。但我国企业往往缺乏科学的信息反馈制度,使资金运作越来越紧,面对快变的市场,缺乏应变能力,从而形成经营恶性循环。因此,企业在从资金筹集到资金分配的全部资金运作过程中,都要求各部门将有关信息及时反馈到决策部门,计划部门,做到及时研究解决,将风险的损失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保证资金管理目标的科学性、系统性、连续性。
2.制定盘活沉淀资金的有力措施。沉淀资金是企业在经营运作中形成的不同形态的资金积压。如果对这部分资金不作及时的处理,企业的潜亏将会更大。企业应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偿债机制和清债机制,对沉淀资金做出及时有效处理,以期尽可能减少损失,防患于未然。
企业内部资金管理,是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企业的管理人员必须意识到,只有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加强企业资金管理与使用,才能促使企业经济效益提高,使企业盈利,只有盈利,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
:
[1]胡在金.加强企业资金管理之见[J].广西,1999,9:87-89.
[2]张耕燕.如何加强企业资金管理[J].黑龙江财会,2002,3:62-65.
[3]刘峰.简叙如何加强企业资金管理[J].冶金财会,2005,9:5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