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双重属性与国际油价波动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李纪建 时间:2010-07-01
一、问题的提出

  石油被喻为的血液,石油价格的波动牵动着世界的神经。最近的这轮油价波动异常剧烈,按照美国WTI、英国布伦特、亚洲迪拜这三种基准原油的平均现货价格(APSP,Average Petroleum Spot Price),2004年油价比上年上升了31%,2005年更进一步上升了42%,2006年又比2005年上涨了20%。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05年4月指出,全球面临“一次长期石油震荡”,未来20年必须适应持续高企的油价。国际能源机构(IEA)首席经济学家比罗尔曾经指出,如果沙特阿拉伯不下决心投资增产,到2030年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将比现在高50%。按照2006年每桶60~70美元的价格计算,届时将突破100美元/桶。我国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石油需求增长较快,而石油储量和石油产量不能满足需求的增长,石油对外依存度逐年升高,对国际油价波动的研究和预测就成为现实的需要。

  按照经济学上的供求定律,供应和需求决定价格,价格的变动影响生产和需求的数量和水平。但是考察石油价格波动的,我们发现,石油价格波动并不完全遵守供求定律,其中三个问题尤其令人疑惑。

  第一,一些突发性的国际事件(并不是供应和需求的变化)直接推动了国际油价的上涨。供求关系的重大变化和价格的剧烈波动往往是国际政治事件发生的结果,不是其发生的原因。

  第二,基于市场供求所做出的各种石油价格预测几乎很少符合实际,甚至有些预测与后来的实际油价走势截然相反,即便权威机构作出的预测也是如此。关于石油价格的问题几乎每年都惊人的相似,而对于这些问题的解释却每年都不相同。因为石油价格预测的准确性无法保证,美国著名的智囊机构兰德公司等干脆放弃对油价作任何预测。

  第三,当前的国际油价上涨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剧烈,它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也没有那么大。根据欧佩克提供的1970-2006年的国际油价数据,如果扣除通胀因素,按照美元不变汇率计算,可以发现此次油价的实际上涨并不明显。

  笔者在阅读了大量的研究石油价格问题的后发现,时至今日,对石油价格问题的分析仍缺乏一个令人信服的分析框架,对石油价格的各种预测分析很难做到连续准确。有鉴于此,笔者拟换一个视角,即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理解和解释国际石油价格问题。我们选取了上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石油价格的变动作为研究的基础,试图通过对这一特定历史阶段国际石油价格变化的研究,来加深我们对石油价格波动问题的理解。我们的思路是,国际石油价格的波动实质上是石油利益的重新分配。石油利益分配的实现既依赖于一国之内不同利益集团的博弈,又依赖于现行的国际石油利益格局和国际石油价格机制。

  二、石油商品的逻辑:经济属性与政治属性

  石油商品与一般商品相比,主要的区别在于石油是不可再生的能源资源,具有经济和政治的双重属性。经济属性主要体现在不可再生性,石油是稀缺的资源;因其政治属性,石油往往与政治外交依附在一起。概言之,具有双重属性的石油资源表现出三个显著特点。

  1. 广泛和高度的被依赖性

  作为不可再生资源,石油无法被制造,而且作为支撑社会运转的主要能源,石油被广泛应用,不可或缺。由于对石油的高度依赖,石油需求缺乏价格弹性。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石油以及天然气的开采与消费开始大幅度地增加。虽然经历20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后的油价高涨,但石油的消费量没有因为价格的上涨而减少。目前,石油在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约占36%。据国际能源机构《世界能源展望2006》预测,2004年至2030年期间,化石燃料占总能源需求增长量的83%,到2030年,石油仍然是全球能源构成中最大的单品种燃料。2005年,全球对石油的需求量为每天8400万桶,2015年将增加到每天9900万桶,2030年达到每天1.16亿桶。石油对世界经济的举足轻重,所以有人说,观察当今的世界经济只要注意两个问题就可以了:一个是美元,另一个就是石油。

  2. 石油生产和需求的高度不平衡

  世界石油资源量和产量主要集中在中东、前苏联地区和非洲地区,以及部分拉美国家和加拿大。相反,石油需求量较大的国家,其石油储量却很少,大部分石油依靠进口。例如,30个OECD成员国的剩余石油探明储量仅占世界总量的6.7%。世界石油消费量排名前15位的国家,2/3存在供应缺口,其中日本、德国、韩国、法国、西班牙几乎所有石油消费都依靠进口,只有俄罗斯、加拿大、墨西哥、沙特和英国的石油能够满足本国需要(见表1)。

  3. 政治属性

  世界经济对石油的严重依赖和石油产需分布的不平衡使石油具有明显的政治属性,并成为国家之间博弈的政策工具和武器。石油的政治属性决定其价格并不完全遵循市场规则,有时甚至严重背离供求与价格。例如,上世纪70年代,阿拉伯产油国为打击以色列及其支持者、维护民族权益,把石油作为武器,对西方国家实行石油禁运,引发了第一次石油危机。最近一个时期,引人瞩目的“俄乌斗气”、“俄白争气”等也不仅反映了经济层面而且反映了俄罗斯与独联体中的亲西方国家的政治层面的斗争。2007年初,俄罗斯宣布供应白俄罗斯的天然气价格调整为200美元/千立方米,比此前上涨了4倍多。尽管白俄罗斯之后同意提高付费,但随后要求俄方为过境石油支付每吨45美元的“过境税”,并暗示有可能考虑俄在白境内军事基地的去留问题。作为回应,俄方也宣布对出口到白俄罗斯的石油征收出口税。这样,石油就与国家经济安全和外交政策联系在一起了,从一种普通的能源演化为最重要的战略商品。正如丹尼尔·耶金提到的那样,石油作为一种政治商品与国家战略、全球政治和国家经济实力紧密地交织在一起,石油仍然是国家战略和国际政治至关重要的战略政策工具。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看,与石油有关的问题从来就不是客观的、单纯的价格问题,而是涉及大量与利益分配相关的权力斗争,有时甚至是血腥的战争,这是由石油的政治特性决定的。既有的经济分析往往忽视了石油的这一基本属性,因而难以发现石油价格波动背后市场供求之外的原因。

  三、油价波动与国际政治

  大量的关于石油价格的预测和分析研究之所以缺乏实际价值,不能够解决问题,是因为这些分析往往建立在石油作为经济物品的属性上。由于石油过去是、将来仍然是最重要的能源品种,作为战略工具,石油在国际政治经济竞争中的地位就格外突出,其政治商品属性表现得更加显著[1]。所谓“政治商品属性”,在我们看来,就是在一国内部,石油是相关利益集团和拥有特定政治经济政策目标的政府之间相互博弈的对象;在国际上,石油是大国实现或巩固有利于自身的世界经济政治安排的一个重要工具,国际石油价格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国际政治的权力结构。

  1. 利益集团与油价波动

  普特南(Putnam)1988年发表于《国际组织》的《外交与国内政治:双层博弈的逻辑》提出了分析国际政治的双层博弈模型[2]。他认为,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是密不可分的。在普特南的模型中,执政者处于外交政策决策的核心地位。执政者在制定外交政策时必须兼顾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两个层面。在国内政治层面,各种利益集团试图对政策形成的过程施加影响,以便使最终出台的政策对自己最有利;执政者则通过与不同的利益集团结盟,使自己的合法性最大化。在国际层面,各国执政者派出的谈判代表以及执政者本人追求的是在谈判中尽量满足本国各利益集团的要求,在可能的范围内尽量使本国多得。石油政策的形成过程给普特南的理论提供了现实的证明。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有保障的石油供应意味着为维持经济长期稳定的增长获得良好的动力来源。石油政策的核心目标是谋取国家利益,而旨在获得稳定的石油来源的石油政策成功与否,成为政府存在合法性的重要标志之一。以石油公司为代表的界通过“院外游说”活动影响政府的政策,以谋取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其获利行为非常依赖于本国政府的政策,因而它们有动力积极影响政府政策的决定。石油需求部门在面临高油价的时候往往也会给政府施加压力,使得政府能够通过政策调整来维持油价的稳定。政府实际上受到来自两个方面的压力,其石油政策经常表现出围绕核心目标的摇摆。这种摇摆取决于国内各方利益集团的博弈,也取决于它们给政府施加压力的大小。

  2. 国际油价背后的利益博弈

  国际石油市场的价格是由石油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的价格来决定的。全球范围主要的石油现货市场有5个,分别是西北欧市场、地中海市场、加勒比海市场、新加坡市场和美国市场;影响油价的主要石油期货市场是纽约商品交易所和伦敦洲际交易所。目前,国际市场原油贸易大多以各主要地区的基准油为定价,以基准油在交货或提单日前后某一段时间的现货交易或期货交易价格加上升贴水作为原油贸易的最终结算价格。期货市场具有发现价格的功能,在国际石油定价中扮演了主要角色。因而,决定石油价格的不仅是市场上即时的供需关系,还有伦敦与纽约两大石油期货市场上的交易情况。

  丁一凡(2004)指出,石油期货交易之所以旺盛,是因为期货本身就是一种利润巨大的“杠杆操作”,或者称为“买空卖空”。投机机构(也称投资机构)只要掌握一小部分流动现金,就可以买卖数额巨大的石油期货。许多能源与机构可以调动大量的流动资金,它们参与市场的操作,影响着世界石油期货价格[3]。以伦敦市场上的布伦特原油价格为例,产自英国北海的布伦特原油只占世界总产量的0.4%,但以它命名的石油期货交易却决定着全球60%石油的价格。石油期货市场的投机行为使得平抑国际油价的行动徒劳无益。例如,2004年6月沙特阿拉伯宣布要每天增产200万桶原油时,纽约商品交易所成交的石油期货合同却多出了7.7万份。也就是说,许多投机者都在预期石油价格还会不断上涨。一份合同等于1000桶石油,这些期货合同就等于7700万桶。

  期货投机的背后隐藏着很多利益相关者,既包括机构、投资基金,也包括强大的石油生产者利益集团和能源贸易集团。近些年来,石油期货投机越来越成为跨国石油公司的一种卡特尔行为。这些公司为了维持石油期货的高价位,不惜人为地制造一些市场供应短缺气氛。例如,大型石油公司以某些借口大量缩减它们的商业库存,促使油价上涨。

  这些利益集团对政府的影响极大。罗伯特·基欧汉认为,“在石油问题上,对美国行动自由的限制更多地来自其自身的石油公司。为了追求其战略目标,美国政府不得不在执行反托拉斯条例上做出让步;可以作为政府政策的手段,但这样做不会是免费的”[4]。保罗·罗伯茨谈到了石油利益集团对石油政策的左右,“靠碳氢化合物获利的各个行业(以及从这些行业获得利益的政客们)根本不想看到与之竞争的技术的出现,更不希望看到这些技术能够促成的、更分散的新石油体系的出现”,“几十年以来,这个石油的权势集团不仅利用了其杠杆将替代石油的产品从市场中排挤出去(政府的大规模补贴和税收的优惠使得碳氢化合物燃料极为便宜),而且还利用其话语权上的优势尽量降低对再生能源技术应用的期待”[5]。但是客观地说,石油公司也同样帮助美国“减轻伤痛”。石油公司是长期的、最大利润的追求者,它们极力稳定市场,不让任何一个国家受到严重打击。跨国公司通过降低“窒息”的危险,减少了动用武力的可能性[6]。

  3. 石油利益分配格局与国际石油价格机制

  国际石油价格的确定需要在石油生产国和消费国之间达成一个最终的妥协,实现石油利益的合理分配。国际油价的波动只能改变利益分配的比例,却无法改变利益分配的本质。因而,油价波动从来不是“纯粹的”学问题,更多地是一个政治经济学的问题。小约瑟夫·奈认为,石油价格受到如下因素的影响:全球市场的力量,跨国公司在中美洲和其他地区开采石油、增加石油供应量的行为。

  相对于高企的油价,石油的真实生产成本很低。2000年,沙特阿拉伯王子Faisal bin Turki透露,该国每桶原油的生产成本为1.5美元。据Jayanta Sen估计,加上深海钻油的开采成本,2004年世界每桶原油的平均成本为14美元[7]。国际油价远远高于石油生产的真实成本,并呈现逐年走高趋势,但是,供需双方都能接受油价的上涨幅度。如此一来,石油的价格和产量就取决于石油消费国与欧佩克及非欧佩克产油国之间的博弈和政治安排。所以,石油价格的浮动区间是在既定的石油经济租金的分配格局下产生的石油价格波动的边界①。一旦突破这一边界,就意味着既有的分配格局被打破,表明国际格局和国家间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上,也发生过石油经济租金的分配格局被打破的情况。

  现行的国际石油价格机制实现了石油利益的分配,这一分配格局并不是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达成的,其基本特点是权力的不对称性。这种权力的不对称性来自于石油供应和需求的不对称。石油供应国往往通过共谋获得最大收益,甚至把石油作为政治工具来使用。欧佩克就是石油供应国共谋的产物。例如,欧佩克提出的价格区间22~28美元/桶,是得到大多数石油生产国和消费国认可的理性价格。同时,石油利益的分配也深受美国霸权的影响。从物质含义上讲,石油处于美国霸权再分配体系的中心位置。美国的影响建立在三种主要的利益机制上,而它的盟国正是通过这些以美国为中心的机制来获得收益,并服从美国的领导。这三种主要的利益机制是: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开放的市场和保持石油价格的稳定。小约瑟夫·奈在其《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中把石油称之为“权力的源泉”。他认为,“石油依然在原材料中占据十分特殊的地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1991年的海湾战争,并且促使美国在波斯湾一直保持强大的海上力量”。

  在基欧汉看来,只有建立在国际组织之上的石油利益机制与霸权相结合,才能实现国际石油价格机制的持续性。所以,尽管国际能源机构发挥了一些有益的作用,但并未对石油贸易模式产生决定性影响。美国只是把它作为对抗欧佩克的武器。就本质而言,国际能源机构是一种保险性的协商机制。它的建立不是为了控制原油市场,而是希望通过建立内部程序来分担石油供应中断的代价,减少个别成员国的风险。基欧汉认为,国际机制为合作创造了更有利的制度环境,如果没有这些机制,合作就会非常困难;很显然,这种“有效的国际机制”仍然需要与霸权国家的权力结合在一起,其背后是以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作为支撑。由于这个原因,欧佩克就不得不与霸权国家达成妥协,实现所谓的“相互依赖”。目前,原油市场的主要供应商是为世界提供40%的石油并且拥有世界70%的已探明石油储量的欧佩克国家,以及一些非欧佩克产油国。由于世界经济对石油的严重依赖,在石油利益的分配格局当中,石油消费国往往处于被动和弱势的地位。以美国为代表的石油消费国同时又是强大的军事、经济集团,它们在与石油生产国的博弈中拥有自己的强力优势。虽然在短期内石油价格和产量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波动,但是在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内,两大集团各有所需并且各有所恃,两大集团内部的利益分配比较“均衡”。

  通过对石油价格历史的考察,我们发现,在欧佩克成立之前,石油价格大多数年份处于价格中值以下,这表明石油消费国在利益分配中占有优势。在欧佩克成立之后,石油价格大多数年份处于价格中值以上,这表明石油生产国在利益分配中占有优势。但总的来看,以不变汇率的石油价格基本上保持了稳定,甚至呈现下降趋势。这表明,两大集团对石油利益的分配已经比较稳定。

  石油消费国之间因为共同利益的存在也很容易产生共谋,甚至有人提出了成立与欧佩克相抗衡的石油输入国组织(OPIC)②。但由于国家众多,石油消费国很难达成奥尔森所说的一致性的集体行动。例如,在1973-1974年的石油危机当中,各主要石油消费国对危机的反应一片混乱,大部分国家实际上选择了搭便车。美国作为世界上主要的石油消费国和生产国,主导着世界经济秩序,并且有能力对石油供应和需求做出有力的制衡。如果美国能控制石油,特别是控制石油的供应、运输以及价格,就会对世界石油的供应和需求力量乃至价格波动产生关键性的影响。为了达到控制石油的目的,美国人几乎无所不用。国际石油价格机制就是在这种政治力量不对称下的均衡状态的产物,它依赖于国际石油组织,更依赖于国际军事集团的意志。

  4. 利益均衡决定国际油价波动长期趋于稳定

  石油利益的分配格局在形成之后一般会保持相对稳定,石油价格涨跌都是在既定的分配格局下实现的,以利益分配为基准在一定区间内上下浮动。影响石油价格浮动的因素有市场的正常因素,也有来自非市场的因素。在既定的浮动区间内,从总体上看,油价的高低取决于市场博弈的结果,但是,非市场因素(例如,大国因素以及地缘政治、市场投机、突发事件等)的影响在油价波动中占据的比重越来越大。非市场因素变化无常,难以预测,从而对人们的心理产生负面作用。贝尔-斯特恩投资公司的分析家认为,心理因素在石油价格的涨落中占据着前所未有的份量,心理溢价相当于18~22美元。这是引起油价频繁上升的根本原因。心理溢价最明显地反映在石油期货市场上。IMF在一份报告中认为,远期石油期货价格的暴涨反映出人们认为石油现货市场的供应必将持续紧张,投资者对其关注的增加也助长了价格的上涨[8]。

  小约瑟夫·奈从总体的均势、石油问题上的均势以及国际制度三个方面来解释国际石油价格机制的变革。他认为,石油是一个能产生影响的权力源泉,但是它没有强大到迫使美国改变政策的程度。原因就在于“相互依存的相互性”。如果沙特对美国经济造成太大的损害,那么沙特自己的经济利益也会遭到损害。此外,沙特在安全领域依赖美国。从长远看,美国是唯一有能力确保波斯湾地区军事稳定的国家。因此,“安全相互依存和石油相互依存之间存在着一种间接的联系。公开使用武力的代价太高,但是武力作为一种权力的源泉在幕后起了作用”[6]。这表明,石油消费国和生产国因为“相互依存”而达成了妥协,保证了石油价格在长期内保持稳定。

  因而,在我们关于石油政治经济的研究当中,类似于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的事件实际上是在石油利益的分配过程中出现的分配不均现象,这种情况的出现对于石油利益的分配机制来说是常态的,而不是突发的。我们认为,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各种研究之所以无法对上世纪70年代的石油价格大幅波动作出完美的解释,根本原因在于以供求为代表的研究没有考虑到石油的政治属性,没有认识到石油的利益分配性质,仅仅把石油价格的波动看作是经济现象。

  四、简要结论

  基于国际油价长期趋势的研究表明,由于石油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属性,石油利益分配格局在形成之后一般会保持相对稳定,石油价格涨跌都是在这一既定的分配格局下实现的,以利益分配为基准在一定区间内上下浮动。在既定的浮动区间内,从总体上来看,油价的高低取决于市场博弈的结果。一旦突破这一理论边界,就意味着既有的分配格局被打破,表明国际格局和国家间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此时石油利益怎样重新分配,取决于国家实力和国际政治格局。所以,石油价格不可能长期呈现急剧上涨的趋势,短期内的波动在国际石油市场上是一种常态。

  决定国际油价长期趋势的因素有两个:第一,与石油相关的众多利益集团基于市场的博弈;第二,国际石油利益分配机制的长期稳定。由于石油的双重属性,各国都从最大化本国的经济政治利益出发决定其在石油问题上的立场,并借助权力实现它。石油利益的分配是大国实现或巩固有利于己的世界经济政治安排的一个重要工具,国际石油价格的形成反映了国际政治的权力结构。

  另外,国际油价的变动对于国际政治重大事件的影响也是我们关心的问题,但是在本文中没有展开讨论。国际著名能源研究机构WTRG(West Texas Research Group)的报告认为,重大的国际政治事件导致油价波动[9],我们猜想,油价的变动同样也影响着国际政治上的重大事件,甚至可能催生了某些重大事件。对此,我们在丁一凡博士《美国批判——自由帝国扩张的悖论》一书中找到了美国对前苏联发动“经济战”的资料,这一个历史素材证实了这一猜想[10]。对于其中的联系,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

  我们还想特别提到的是,对于石油消费国特别是广大家中的石油消费国来说,制定石油战略不外乎为解决三个问题:第一,支付能力;第二,油源的获得;第三,运输和安全。中国就是在这些基本前提下参与到国际石油价格机制当中去的。除非中国有完全可替代石油的资源,否则中国必须依赖于现行的国际石油价格机制。对中国来说,石油安全的基本问题在于,要在一个可接受的价格和可接受的规则之下维持稳定的石油供应。因而,有关中国石油战略的所有问题都伴随这一基本问题而产生。

  
   [1] 唐志超.石油外交与国际关系——全球石油大棋局[M]. 北京:时事出  版社,2005:31-32.
    [2] ROBERT D P. Diplomacy and domestic politics: the logic of two-level   games[J].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1988, 42-4:427-460.
    [3] 丁一凡. 世界能源形势的变化与中国的能源安全[J]. 国际经济评论,  2004(11):13.
    [4] 罗伯特·基欧汉. 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M]. 中  译本. 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1:191-192,264-265.
    [5] 保罗·罗伯茨.石油的终结[M]. 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5:180-181.
    [6] 小约瑟夫·奈. 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M]. 中译本. 上海:上  海世纪出版集团, 2001:295-297.
    [7] SEN J. Buyers' cartel for oil? Feasible and a free lunch worth $5 trillion to   $50 trillion for the US![D/OL]. (2005-11-15).http://papers.ssrn.com/sol3/  papers.cfm abstract_id=869120.
    [8] BERKMEN P, OULIARIS S, SAMIEI H. 石油市场结构及油价高企的  原因[R]. 国研网, 编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9] WTRG, 2004. Oil Price History and Analysis[J/OL]. http://www.wtrg.  com/prices.htm.
    [10] 丁一凡. 美国批判——自由帝国扩张的悖论[M]. 北京:北京大学出  版社, 2005:125-127,144-147.
    [11] C·弗雷德·伯格斯坦. 美国与世界经济——未来十年美国的对外经  济政策[G] 朱民等,译. 北京:经济出版社,2005.
    [12] 保罗·罗伯茨. 为后石油时代创造一个市场[J]. 比较(第19辑). 北  京:中信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