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总承包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的探讨
工程总承包方式所占比例不断扩大。新时期下,业主将会从强调购买项目本身,成为购买项目在整个寿命周期内的功能与服务。同时业主希望简化合同管理、事先确定工程成本、降低工程风险;作为承包商也愿意化解风险、提高质量、加快进度、实现创新带来的超额利润。所以在全球建筑领域建筑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情况下,总承包方式所占承包比例不断扩大。
投资主体多元化,带资承包现象普遍。由于世界总量不断增加,建筑服务的需求也不断扩大,2003年世界主要的150个国家和地区对外承包的建筑投资实际规模约为1.2万亿美元。全球建筑市场的投资主体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国际机构和政府投资增长缓慢,各国政府向私人资本和外国资本放开了更多的领域,随之而来的是国际直接投资的增加和私人资本对基础设施投资的明显增加。投资主体多元化使竞争加剧,面对对自身有利的市场,业主为了分担风险、加快建设速度,往往要求承包商带资承包,帮助业主解决项目资金问题。
市场准入壁垒难以突破。目前,尽管大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建筑市场是开放的,对外资给予国民待遇,但其普遍实施的专业执照或企业许可、人员注册资格制度,仍对我国企业的进入有着很强的技术壁垒。例如,美国从事上下水、消防、电气、暖通、电梯等专业的建筑公司一律要有专业执照,对建筑师、工程师等个人执业资格的十分严格。此外,一些国家在专业人员的资历认可方面,不承认工程技术人员的学历和专业资历。
信息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微观决策宏观化,宏观决策微观化,这样公司的决策就能更加。因此近年来,一些国际大承包商十分重视工程项目管理软件的开发。
承包商之间的兼并与重组愈演愈烈。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加之国际工程承发包方式的变化,承包商的角色和作用都在发生变化,承包商不仅成为服务的提供者,而且成为了资本的运营者和投资者。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发包的单项工程规模正在朝着大型化的方向发展,尤其在对大型和超大型项目的运做方面,一般企业很难独立承担项目的巨额融资资金和高度风险。所以近年来,国际工程承包业的兼并和重组不断发生,大的国际工程承包商在兼并中获得了新的金融和技术支持,竞争力不断提高。
我国总承包企业现状及存在问题
提高我国总承包企业在国际建筑市场上竞争力的对策。有周全的新的总承包依然处于低层次,因为大多数国际工程都是耗资巨大,回收期长,涉及面广的重大固定资产投资活动。建设前期,业主需要做大量的投资机会研究工作,为投资决策提供扎实的依据,需要回答包括市场、建设规模、财务预算、资金筹措、效益评价等各方面内容。这些工作需要有经验的专家来完成,但大多数投资方都不是工程建设方面的行家,他们需要总承包企业协助其做好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国际上知名总承包商大都具有从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到交付业主使用的全过程服务咨询的能力,而我国总承包公司大都设计、监理、施工分别进行,在设计、咨询和施工一体化的国际总承包市场上显得竞争力不足。因此,提高中国总承包企业的承包档次是提高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融资十分困难,影响竞争力。在对外工程承包中,工程项目越大,需要的流动资金越多,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缺乏资金,不少工程需要承包商带资承包。而我国企业的自有资金少,不能满足承包大型国际项目流动资金的需要;并且我国的总承包企业在国际上的声誉和一些国外大的总承包商还有很大差距,取得国际金融机构支持的难度相当大,而我国银行对企业的信贷限额度不能满足承接国际工程的需要。国家控制外汇信贷规模,审批程序复杂,审批时间较长,而许多国际大承包商获得外汇信贷则要容易的多。此外,我国的出口信贷利率比一些发达国家的贷款利率高、还款期短,这也影响了我国企业在带资承包的国际工程项目上的竞争力。
市场发展不平衡。我国的主要承包市场仍然在亚洲,亚洲地区占到对外承包额的57%,其中将近一半集中在以下几个国家和地区:香港占到承包额的20%,其次是新加坡、澳门、伊朗、巴基斯坦、马来西亚。而欧美市场份额所占比例相当小。
自身机构庞大,信息化程度不高。中国总承包商内部组织层次设置较多,组织繁杂,信息在不同层级之间传递时会产生缺失。另外,中国总承包商对国际上各种先进软件的应用都比较晚,应用领域和熟练程度与国际上先进的总承包商还有一定差距。
缺乏复合型的国际工程总承包管理人才。人才缺乏一直是影响我国对外工程承包的主要问题,也是我国与国际大承包商之间存在较大差距的重要原因。目前,我国企业十分缺乏的人才有:富有经验的国际工程项目经理,设计、采购、施工各阶段的核心管理人员,通晓国际工程的人员,项目风险评估人员,国际工程合同管理人员,国际工程财务人员,国际工程融资(从机构贷款)人员,国际工程造价估算和报价人员等。此外,语言障碍也是一个突出问题,我国企业的技术、管理人员良好的技术管理素质难以在国外工程承包中得以发挥,甚至还影响到工作的正常开展。目前,即使是我国对外工程承包实力最强的企业,其最大的问题仍然是人才问题。
如何提高总承包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政府及相关机构应从宏观政策上给予支持。 政府部门及相关机构要完善法规和政策体系,加大支持总承包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总承包业务的力度。尽快出台《对外承包工程管理条例》,完善管理体系,规范经营秩序。优化经营主体结构,推进资产的兼并、重组和必要的破产。政府从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目标出发,有规划的指导、推动这项工作,减少盲目性。
积极推进国内金融保险机构的建立,完善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与国外的金融惯例相比,我国现行的外汇管理、担保以及保险政策严重滞后,没有形成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在这方面应该尽快和国际惯例接轨。寻求万变的企业在国际建筑市场上竞争力已经对外劳务合作业务呈现从企业自身来说,应该认清形势,制定可行的“走出去”战略,积极寻求扩大市场份额的途径。
企业应该有目标、有计划地增强自己在咨询设计方面的能力,并且在今后的市场竞争中,向高层次的总包水平看齐。有实力的总包企业可以适时地兼并一些国内或国外小型咨询设计公司,以增加自己在咨询设计方面的不足;有计划地对咨询设计人员增加培训,使他们了解国外的设计风格和设计理念,及时掌握最新的国际动态,逐步形成有自身特色的设计咨询团队。
利用各种技巧,打破市场准入壁垒。首先已经加入WTO,充分利用WTO成员的权利,清除有关国家和地区对我国的不合理壁垒,利用WTO的有利规则在国外市场上竞争。其次,要善于把握国际总承包市场的发展趋势和国内企业对外投资的趋向,通过为国内企业在先进国家的投资提供服务,从名义上先进入市场,借机熟悉市场规则和运作模式,积蓄营销的基础,进而通过并购当地企业彻底打破壁垒。
加快企业内部结构调整,使管理结构扁平化。通过“结构公司化”提高公司的运行效率,提高应对市场的反映速度。改进分配和激励机制,吸引人才。国际工程项目管理对人员素质的要求颇高,首先,要大胆培养和选拔青年科技人员,引进国外企业先进的人才激励机制,使他们相互配合,形成一个有战斗力的核心,以团队精神共同搞好项目管理。其次在生产国际化的今天,要充分信任和大胆使用外籍雇员,这是任何一个国际化公司的生存和发展之道。我国施工技术人员的水平、合同管理水平普遍较低,国际工程项目管理中使用当地雇员和外籍雇员势在必行,不容回避。
提高总承包企业的信息化程度。建筑业信息化是指运用信息技术,特别是机技术、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系统集成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等,改造和提升建筑业技术手段和生产组织方式,提高建筑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提高建筑业主管部门的管理、决策和服务水平。2003年11月14日建设部发出的《2003-2008年全国建筑业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具有国际与国内大型工程项目总承包能力的企业代表了我国建筑业先进生产力水平。这类企业要围绕核心业务,制定企业信息化发展规划,在公司的各项工作中全面应用信息技术,逐步建立和完善网络平台和应用体系。重点建设“一个平台(网络平台)、三大系统(工程设计集成系统、综合项目管理系统和经营管理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