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厄尔尼诺”现象,探析财务危机的成因及预警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7-01
“厄尔尼诺”现象是由于“大洋暖流”与大气相互作用所致,而企业“财务危机”则是由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不确定性与债务的到期日之间的矛盾引起的。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前总会出现一些征兆,如暖冬异常、海水温度增高、太阳黑子减少、西风活动频繁等等。而企业“财务危机”发生前,也会发出一些早期信号,如存货超储积压、销售额异常下降、平均收账期延长、交易记录恶化、过度规模扩张、过度依赖银行贷款、过度依赖关联公司、财务报表不能及时公开、企业主要领导人的行为反常、董事或财务人员突然集体辞职,连续二个月拖欠员工工资等等。美国安然公司在危机爆发之前的4、5个月就相继出现CEO辞职、CFO离去的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受海洋环境、气候环境、地理环境等环境的影响,如大洋信风问题、大气环流问题、地球引力问题、热带辐聚问题等等,其产生或衍变的过程有着多变性和复杂性。而企业“财务危机”也同样受到市场环境、资源环境、环境、经济环境、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很多不确定或不稳定性因素。笔者认为,引起企业“财务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企业内部,也有来自外部;既有宏观的,也有微观的,主要表现形式有:
一、现金流问题。有人问“企业中的现金和利润哪一个更重要?”,绝大多数人认为现金最重要。“利润是做出来的,它是随着企业的产品销售而产生的;现金却做不出来,一旦出现亏空,是难以弥补的”。企业现金枯竭产生的财务危机是企业最严重的危机。驰名亚州华人世界的百福勤投资有限公司是香港最大的财团,年营业额250亿港币,在亚州危机中,现金出现严重亏空,最后导致破产。新疆啤酒花是一个典型,董事长通过为自己的私人企业担保从而让母公司背上十几个亿的负担,直接导致公司正常运行的资金链断裂,葬送一个正常经营的上市公司。
二、多元化问题: 多元化战略给企业埋下经营危机的种子,其直接后果就是带来财务危机。国内不少企业在实施多元化战略后,削弱了原核心竞争力,特别是涉足不熟悉的行业,新业务又与原主营业务无协同效应,随着多元化程度的提高,企业产品线宽度、长度、深度都在增长,企业的整体经营实力明显提高,但由于企业经营范围的扩大,代理链条的延长、管理层次的复杂,内部交易费用、管理费用等也会随之提高,势必损益生产效率,导致企业的经营质量明显下降,许多企业由于过分追求多元化而走向失败。
三、盲目投资问题:不少企业无视自身的承受能力,在内部管理机制尚未完备的情况下就盲目向外扩张,追求企业的集团化、国际化、产业化,多角化。忽而房地产,忽而证券,忽而生物制药,忽而保健品,忽而环保,忽而,不能坚守阵地,分散了“兵力和装备”。从财务的角度看,快速的增长会使一个公司的资源变得相当紧张,经营者如果不及时补充资金,如果急剧扩张,快速膨胀,势必会出现人才管理跟不上规模扩张的需要,结果企业却“在运动中消灭了自己”。美国的格兰特公司和郑州亚细亚就是因为扩张过速而灭亡的。
四、举债经营问题。有不少企业由于资本结构不合理,企业缺乏必要的流动资金,生产经营举步维艰,只好以借新债还旧债的方式扩大贷款规模,有的企业为了募集资金,甚至不惜高息贷款或高息集资,使企业资产负债率进一步攀高,形成高负债、高风险。一旦投资失误,企业无力归还银行借款,形成庞大的债务,最后破产清盘。
五、高速成长问题。不少企业处于高速成长期,对自已的主营业务和市场份额过分乐观,忽视了竞争对手的崛起,忽视了顾客需求的转变,忽视了自经营战略的调整,没有从产品、经营方式、资本运营方式、信息技术和组织结构等方面进行创新改革。而当企业突遇市场需求变化,竞争对手的冲击、客户延期付款或坏帐问题到来的时候,企业就会出现财务、经营危机,甚至面临破产的危险。
六、资金沉淀问题。部分企业因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不合理,缺乏名牌产品和畅销产品,库存积压过多。一方面产品积压,占用了流动资金,导致资金大量沉淀;另一方面为获得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只好拖欠债务人的资金,企业信誉度降低,形成资金恶性循环。
以上问题的产生,最终会导致企业现金流“干枯”,也就是笔者所称的市场经济上的“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事件是界公认的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强的年际气候信号,科学家们针对“厄尔尼诺“现象可能诱发的气候异常,对50年来的海洋和气象资料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创立了线性回归信号预报模型。这个事件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它雄辩地证明,建立预警机制,是预防和化解企业财务危机的有效途径。
一个企业在其经营过程中,随时都必须考虑预警财务危机和风险。如果企业不能卓有成效地规避与防范各种风险因素,势必使企业的未来陷入严重的危机境地。因此,建立财务安全预警系统,及早诊断出危机信号,并采取相应措施,能有效地防范和化解财务危机。
笔者认为,预防与避免财务危机应建立以下预警体系。
一是要建立企业财务风险指标评价体系。风险指标主要包括资本充足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担保率等。一般来说,企业应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盈利能力:预测盈利能力的常用指标有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其中:净资产收益率可以全面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是监测企业财务危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指标。企业的销售利润率表明企业经营活动的盈利能力,但往往反映的是一种表象,因此要特别关注销售营业现金流入比率,通过分析营业现金流入量对销售收入的比率,能够对企业销售收入的质量有一个较为深入的了解,以便发现问题,不断优化销售方针,加大收账力度,在实现销售收入良性增长的同时,减小以至消除财务危机的隐患。
2、财务杠杆效应: 财务杠杆使企业拥有大于其产权的资产基础。企业可以通过借款和其他方式增加资本。只要债务成本低于这些资本投入的收益,财务杠杆就可以提高企业的资本收益率,但是,财务杠杆也提高了企业的风险。与企业的权益不同,企业借债事先就已约定了付款条件,如果企业到期无法履行偿债义务,就会面临财务危机。
3、营运能力及变现能力。其主要指标为:营运资金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所有者权益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通过非付现成本占营业现金净流量比率可揭示企业获取的现金净流量结构质量的高低。通过对该比率变动走势的追踪监测,可以适时地发现并发出财务危机讯号,以便企业对当前与以往经营理财效率的缺陷做出深刻的检讨,并及时采取相应的管理对策。
二是要建立动态财务危机预警系统。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可以预知财务危机的征兆,当可能危害企业财务状况的关键因素出现时,财务危机预警系统能预先发出警报,以提醒经营者早作准备或采取对策以减少财务损失,防止财务危机进一步恶化。目前比较有效的方法是创建多元线性函数模型。
多元线性函数模型是一个经验模型。它根据大量破产企业的财务报表用统计方法建立。公式模型Z= 0.012x营运资金/资产×100+0.014×留存收益/资产×100+0.033×息税前收益/资产×100+0.006×股票市值/负×100+0.999×销售收入/资产。它对5个财务比率分别给一定权数,其加权平均值。这个值称为Z值。一般而言,如Z值大于2.675,财表明企业的财务状况良好,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较小,如Z值小于1.81,则认为企业存在财务危机的可能性很大,与破产企业有共同特征。如Z值介于1.81-2.675之间,则可视为企业进入“灰色地带”,财务状况极不稳定,风险较大。从这个模型可以看出,增加营运资金、留存收益、息税前利润、销售收入和提高企业市值,或者减少负债、节约资产占用,可以减少破产可能性。
综合以上所述,财务预警作为成本低廉的诊断工具,其灵敏度越高就能及早地发现问题并告之企业经营者,就能有效地防范与解决问题,回避财务危机的发生。
:
1、《全球变化与人文社会问题 》 孙成权 气象出版社
2、《破产、和解与重整制度比较研究》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3、《公司财务管理》 人民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