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公司财会人员管理模式探讨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夏永强 时间:2010-07-01
摘要:探讨了一种新的财务管理模式,提出了“实行财务管理与核算职能分离,会计人员由集团公司财务部集中委派,财务人员由子公司自行聘任”的改革思路,并论述了在这种体制环境下的组织机构、各部分职能、信息传递、人员管理和业务监督等内容。

关键词:集团公司;财务管理;管理模式

正文:

随着市场体制的和完善,集团这种企业组织形式越来越普遍。在企业集团的各项专业管理中,大量的内部控制活动需要通过财务会计系统来落实,许多重要的管理数据需要通过财务会计系统来反映,几乎所有的经营决策都离不开财务会计系统的支撑。而在我国的许多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混乱、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因此,如何实现有效的财务控制、达到财务管理目标,往往又是企业集团管理的重点和难点。

1?企业集团目前采用的财会人员管理模式

目前,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集团)的财会人员管理模式有:财政部门统管的融会计服务和监督管理为一体的“零户统管式”;财政和主管部门通过行政发文向国有企业委派财会主管的“主管委派式”;财政部门或国资部门联合向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委派财务总监的“财务总监制”;企业集团把会计从内部分离出来统一办公的“集中办公式”;先将财会人员集中起来后委派到下属单位的“集中委派式”等等。这些财务会计管理模式的实施,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堵塞管理漏洞、规范会计行为、体现会计监督的严肃性、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的作用,在企业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

但是,上述管理模式存在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以堵代导”。这些模式都不同程度地夸大了财会人员在企业监督中的作用,过分地强调对下属企业和单位的监控,使对财会人员的定位产生偏差,难以充分发挥其专业特长并为企业提供更加深入的服务和指导。有些模式还使财会人员凌驾于企业之上,把内部会计监督变成了一种外部强制性的行为,下属单位成了政府或上级部门的附庸,影响了企业自身管理职能的发挥。

2?“财务”与“会计”职能分离的管理模式

现在的企业集团多数是按照企业制度的要求组建的,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出资人所有权、企业法人财产权、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权的分离,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所有者为委托人,享有剩余收益的索取权,其目标是追求股东权益的最大化;经营者为被委托人(代理人),享有经营权和劳动报酬索取权,其目标是追求薪酬、待遇和荣誉等效用的最大化。

由于所有者与经营者效用目标的不一致,在内部人控制企业主要经营活动的情况下,很容易产生经营者以牺牲股东利益为代价来实现个人效用最大化的问题。由于财会人员的直接利益与企业经营者紧密相联,财会人员往往站在经营者的立场上,使所有者的利益遭受损害。因此,为了杜绝这种现象,在对企业财会人员分类的基础上,由代表所有者的上级部门、企业集团总部对所属企业会计人员(不包括财务人员)实行集中管理或委派,是一种强化基础核算、保证信息质量、提高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

在当前条件下,通过对会计人员的集中管理、考核和约束,可以解脱会计人员对企业领导的人身依附,削弱企业对会计工作的干预力度,比较完整地体现所有者的受托责任,还可以从体制上把会计工作中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转化为部门与单位之间的矛盾,通过部门与单位之间的磨合、沟通,降低内耗,提高工作效率。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职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分离,从集中的财会人员中选拔具有管理才能、具备较全面的专业知识、综合素质较高的财务人员“归还”下属企业,令其专门参与企业日常生产经营和管理,并运用其财会专业知识和技能指导所属企业的生产经营实践,使企业内部各项专业管理形成闭环,提高企业现有管理水平。

3?集团公司财会人员管理模式框架

3.1?总体框架

在集团公司的统一领导下,实行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职能的分离,会计人员由集团公司财务部集中委派,财务人员由下属企业自行聘任。寓会计监督于日常服务,以财务管理促效益提高。做到“财务管理制度化,会计核算程序化,工作手段电算化,传递信息化”。

3.2?部门职能

(1)集团公司财务部:负责集团公司基本财经制度的制定,资金宏观调度和管理,对下属企业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实施宏观管理并定期进行检查,组织对财务、会计人员进行日常管理、专业培训和考核等。

(2)资金结算中心(或内部银行):负责集团公司日常资金的调配、融通和管理,为集团公司内部单位之间提供结算、信贷及相关业务服务。各下属企业只能在资金结算中心开设内部结算账户,所有外部银行账户由资金结算中心统一管理。资金结算中心按会计核算点设置分支机构,代理各开户单位办理所有资金结算业务(代出纳)。

(3)各会计核算机构:由集团公司财务部委派会计人员设立,按集团公司业务类型、地域和业务量设置独立于服务单位的满负荷核算机构,配备经济合理的会计人员,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有关会计法规的规定,负责相关单位的会计核算、报表编制,并通过对原始凭证的审核实施会计监督,保证提供有关单位生产经营的真实信息。

(4)下属企业财务机构:按照双向选择的原则,由集团公司财务、人事部门推荐,基层单位自行聘任。财务人员应综合运用财税、金融知识和财务管理、管理会计、成本管理等专业技术方法,加强所在单位基础管理,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开展经常性的财务分析,参与公司日常管理和运作,为所属单位管理与决策服务。

3.3?信息传递

财务人员是所在单位内部业务核算、统计核算和核算之间的纽带和桥梁,不仅要敦促、指导有关业务部门开展业务、统计核算,并将有关原始单据及时传递到会计部门进行会计核算,还要协调好单位与财务会计部门、人员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自己的财会专业知识对会计资料进行分析并及时提出建设性意见,为本单位领导出谋划策。

会计核算机构应定期向被服务单位和集团公司财务部反馈有关会计信息,提供相关会计资料、报表,同时提供即时查询和电脑联网查询。记账凭证、各种报表由会计核算机构负责编制,定期返还所属单位归档保管。资金结算中心与会计机构联合办公,分别负责,信息资料共享。

3.4?人员管理

应建立内部财会人才市场,创造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环境,使真正的人才通过内部竞聘进入集团公司财会队伍。集团公司在岗财会人员经考核和内部竞争,在保证财务人员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较高的政策水平、良好的道德品行,并能保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将财会人员划分为财务人员、会计人员两类,同时按如下层次实行分层管理:集团公司财务主管、集团公司会计主管、下属财务主管、核算机构会计主管、财务会计、会计核算员、出纳员。

按照集团公司统一制定的财务、会计岗位职责,对在岗财会人员实行分层管理,逐人定位,定向培养,保持各层合理的智能配比、年龄结构和报酬级差。基层单位财务主管条件成熟时可担任同级相关行政职务。

会计核算机构、资金结算中心人员由集团公司统一管理、考核、发放报酬;财务人员由所在单位管理,报酬由所在单位考核发放。集团公司可按核算业务量向下属企业收取一定费用,并通过内部协议形式明确服务的内容和双方的责任和权利。

定期对财会人员进行综合考评。会计人员以集团公司财会管理部门考核为主,综合为服务单位反馈意见,按考评结果确定奖惩、淘汰并与被考核人报酬挂钩。财务人员以所在单位考核为主,由集团公司财会管理部门提供业务方面的意见,按考评结果确定其业绩、报酬、升迁或调离。

4?结语

这种改进的财会人员管理模式,主要体现了财会人员对单位的服务,通过服务强化监督。会计核算机构与核算主体之间是一种对等契约关系,一方提供服务,一方支付费用,彼此相对独立,在集团公司内部管理、考核制度的约束下,形成了有效的相互监督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通过分类和分层,将有能力的财务人员融入企业并定位于中高级管理层面,解决了企业财务人员的出路问题,可以充分发挥其潜能和专业特长,使其进一步为加强企业管理服务。

集团公司是一个复杂的组织,随着社会和企业的在不断变化,一种管理模式不可能适用于所有的单位,也不会永远适用于某个单位。集团公司必须不断调整并适应变化的经营环境,以充分发挥企业人、财、物各方面的资源优势,为社会创造最大的价值。

参考

[1]?斯蒂芬•A•罗斯,罗德尔福•W•威斯特菲尔德,杰弗利•F•杰富.公司理财[M].北京:机械出版社,2000.

[2]?哈维•S•罗森.财政学[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孔德兰.财务管理实务[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4]?陈玉珍.财务管实验[M].北京: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