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课堂教学五原则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8-19
一、以学生为中心
教学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把学生置于恰当的位置,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首先,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选择教材和教具,设计好教学过程。同时,成功的教学过程离不开学生的积极配合。教师在课堂上要进行良好的组织,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唤起他们的学习欲望。在适当的时候,教师要主动向学生提供一些有益的信息,培养学生学会分析、判断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其次,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友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平等地与学生进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决不能以自己的认识去支配学生的思维,以自己的标准评判学生的活动。第三,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使学生克服在英语学习中的害羞和焦虑心理。此外,教师还要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帮助学生学会在实践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在新课程体系下,教师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始终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个性化教学。
二、以兴趣为支点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小学英语是入门教学,应该把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放在首位。学习兴趣不是先天就有的,能否产生学习兴趣,主要取决于下列因素:
⒈ 事物本身的特性。凡是比较强烈、不断变化、带有新异性和刺激性的事物,都会引起人的兴趣。
⒉ 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有些事虽不具有新异性,但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具有密切联系,并能满足学生获得新的知识经验的需要,也会引起兴趣。
⒊ 学生对事物的愉快情感体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别人承认或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往往会加强其学习兴趣的稳定性。
遵循兴趣性原则,教师可采用如下方式:在每节课前举行英语歌曲联唱,用富于感染力的激发情趣,让学生以饱满的愉快的情绪开始英语学习;用优美的体态语、简笔画、照片、多媒体课件等进行直观教学活动;选学生们熟悉的内容或游戏方法,使学生的兴趣点达到高潮。教师应对学生在游戏中的出色表现给予高度评价,充分肯定他们的聪明才智,分享他们在游戏中所获得的乐趣。教师把握好了兴趣这个支点,就能通过课堂教学这根杠杆,成功地提高教学效果。
三、以交际为目的
语言的社会属性是指它在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所起的沟通与交流的作用。人们必须根据整个语言环境以及双方的身份,正确、得体地使用语言,我们的课堂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这种交际能力。
首先,要利用现行教材所提供的语言材料,培养情景对话能力,让学生在熟读时注意语音、语调,表情到位, 然后熟记关键语句,强化常用口语。如:Hello! Glad to meet you! Thank you! You’re welcome! See you! So long! 等等。最后,创新、活化语言。单纯模仿、机械重复不仅学后不会用,还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应及时创设情景,利用书上的材料扩充交际语境,培养学生在真实情景中的口头交际能力。如把教室布置成商店,让学生来购物,或把教室布置成餐厅,让学生来点餐。
其次,要了解国家的社会文化、风俗习惯,提高交际的准确性。“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当人们开始学习另一种语言时,从某种意义上说就加入到另一种文化中了。在课堂上,教师教授语言知识的同时,要渗透文化知识,把语言教学置于跨文化交际环境中,抓住文化障碍、误解和冲突的焦点,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正确得体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英美人士视个人的宗教信仰、行动去向、年龄、婚恋、状况等方面的问题为个人隐私,因而要采取回避态度,教学时如正逢西方节日,如愚人节、感恩节、万圣节、圣诞节等等,应该为学生讲述有关节日的故事及风俗。
四、以任务为基础
所谓“任务”,简言之,就是“做事”,即以意义为中心,而不是以操练某种意义不大甚至是无意义的语言形式为目的。任务的焦点是解决某一交际问题,这一交际问题必须与现实世界有着某种联系。“任务”之所以在英语课堂上被广泛使用,是因为它能满足语言教学的需要。首先,任务能满足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培养的需要。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注意力集中在意义而不是集中在语言的形式上,、有意义地增进目的语的习得,增强了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其次,任务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生进入课堂的目的从某种角度来看有差别。教师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与技能,而学生的目的更多在于寻找一种快乐,游戏、唱歌等活动会让他们兴奋不已。因此,教师在课堂上教什么并不等于学生学到了什么,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创造一种有利于学生外语习得的条件。任务变成了一种媒介、桥梁,它把教师的目标在自然而然中变成学生自觉追求的目标,让学生在兴趣中参与语言训练。
五、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
《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要能够使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用接近生活的、真实的方式来应用所学的知识,有助于学生认识他们所学知识的作用和意义。课堂教学可适当向课外延伸,把课内的虚拟情景放到课外的真实体验中,以分组合作的形式,安排学生从事课外活动,如按英文购物单到超市完成采购任务等,使学生充分体验英语交际所带来的成功感。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这五条原则其实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只要教师树立了“以人为本”的育人观,正确运用这五条原则,英语课堂教学势必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一篇:优化英语教学 激发学习兴趣
下一篇:新课标下优质外语课的教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