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英语课堂体验性教学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李唯 时间:2010-08-19

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英语课程标准》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并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新课程强调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人体验,把体验性教学提到了一个重要的地位。

一、什么是体验性教学?

在谈到体验性教学之前,我们必须了解什么是体验性学习。体验性学习是相对于接受性学习而言的。它是指学习者在社会、生活实践活动或具体案例的分析中通过学习者亲身参与和互动,对情感、行为、事物和策略的内省体察,从而掌握某些技能、策略,形成能力和某些行为习惯,继而建立某些情感、态度、观念的过程。

这个过程表明,学习者开始接受一个实践或问题、并形成自己的表征时,他必须经过实践活动与别人互动,去体验领悟事件中所隐含的、道理、策略、情感、观念,并且在体验领悟中不断与自己已有的知识行为相对比,以达到认识、情感、观念的深化。这个过程既是个体验知识的组织过程,又是个学习者反思的过程。

体验性教学即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体验性学习的心理过程,从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地使用教学策略,组织学生主动进行体验,不断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引导学生积极进行反思,让学生在亲历和“实践”中实现自我领悟,在反思中重构自己的经验,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形成自己特有的行动策略和方式,从而习得英语知识与技能,继而使他们树立自信心,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认识自己学习的优势与不足,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和谐和健康向上的品格。

二、体验性教学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

1、体验性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体验性教学重视学生的经历和体验,,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方面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2、体验性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心研究表明,发展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的最主要手段是让他们“学有所得”。当学生花费较少的精力投入,真正获得了终生有用的知识、能力和态度后,就会产生一种轻松、愉悦、满足的情绪体验。这种积极的情绪体验极大地强化了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

3、体验性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抱负水平。体验性教学认为学生在参与和经历的实践中都会体验到或多或少的成功,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抱负水平。

4、体验性教学有利于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体验性教学是真正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它不仅使学生有效地掌握了知识,还培养了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实施体验性教学的重要途径

1、巧设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

情境中体验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设计某种情景,让学生在这种情景与学习内容的结合中产生联想和共鸣,从而领悟知识。在教What can you do ? 这个句型时,我设计了学校运动会报名的场景,学生纷纷说:I can run. I can jump. I can throw. 由于这个情景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学生在体验中很快掌握了句型的要领。又比如在教How much…?句型时,我就设计了文具店、水果店、时装店等场景,学生学起来不仅不费力,反而兴趣盎然。

 2、小组学习,让学生在互动中体验

互动式体验是学生在相互交流、相互对话、相互碰撞中去领悟所学的内容和知识。心里语言学的研究表明,人们掌握语言主要是通过互动,或者是交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大量互动、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互动中体验语感、运用语言。小组学习是一种较好的教学形式,它能让学生在同伴的影响下,在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中掌握所学的知识。

3、游戏、儿歌增趣,让学生在娱乐中体验

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好玩等心理特点,游戏、儿歌都是他们喜爱的教学活动,也是一种愉悦身心的学习。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还能够使学生在更的情境中通过使用英语,体验到英语是一种真实的语言,可以实际用于交际,培养语言使用能力。为了帮助学生记忆单词,我常常把相类似的单词编成绕口令,让学生在娱乐中说,在说中体验,在体验中辨别,在辨别中记忆。例如:①There’s a cat. Wearing a hat. Sitting on a mat. Watching a rat.②Tom has a nice kite. I have a nice cat. Tom’s kite is white. My cat is white-black. Look! Tom is flying his kite . But I’m playing with my cat.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非常喜爱这种教学形式,他们在这种娱乐中真切地感受到了英语学习的情趣,同时也使我们的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4、排练短剧,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

实践中体验是让学生在某些实践活动中通过自身亲历进行体验,从而加深理解和产生认识、情感和行为的变化。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英语开展“表演”、“做事”、“完成任务”等活动来学习英语。通过大量的练习,即实践——在真实的或模拟真实的语境中反复运用英语、体验英语,直到所学习的语言逐步成为自己语言机制的一部分。排练英语短剧是一个被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可以说英语课堂是小舞台,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学生组成两人小组进行角色表演,或多人小组在全班表演。学校组织的英语晚会是大舞台,学生用英语朗诵、演讲或演剧。这些活动充分体现了语言的交际性、交互性,加深了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培养了语感,提高了语言的运用能力,乃至形成了交际策略,与人合作精神等。学生的学习兴趣、信心、意志、积极的态度、情感都在体验中建立了起来,充分体现了英语这个学科所具有的人文性。排练英语剧是我校英语教学长期坚持的一项活动,并已初见成效。学生非常喜欢这项活动。我校英语短剧《An invitation from the earth》(来自地球的邀请)于今年2月在北京首届少年儿童节总决赛上荣获金奖。

5、借助多媒体拓展空间,让学生在想象中体验

想象中体验是指在学习的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或学生从没有过相应的经验,教学无法组织学习的情景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建立一种想象的情景,进而让学生产生联想和某种体验。语言交流的内容包罗万象,展示的文化丰富多彩。有些充满情趣的生活语境不能随意创设,对跨文化的理解也不是单靠在设计活动中可以获得。而借助多媒体提供的具有、色彩、语言、情感等多维画面,可以拓展学生的体验空间,从有机的、整体性的情景中,感受蕴含的语言符号背后的浓郁的文化特色。如“Merry Christmas”一课,我们要让学生明白、感悟的远不是Christmas Tree,Santa Claus,present, reindeer等一些抽象的符号,而是整个Christmas 所呈现的西方文化,通过观看媒体中不同国家的真实的过节情景,感受他们对家人、朋友的关爱和祝福,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类似的还有Easter(复活节),Thanksgiving(感恩节)……。在讲到杨利伟上太空等科技类内容时,也必须借助多媒体的帮助。多媒体拓展了学生的体验空间,促进了学生的。

6、赏识,让学生在成功中体验

现代教育心认为:成就动机是一种远大的情绪力量,它能使学生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动。教师应赏识每一个学生,精心设计课程,尽量促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成功,在成功中体验快乐。我在教学过程中曾注意到有一个学生写得能力相当差,但是英语发音相当准确,对话也很流利,因此我特意在班上为她安排了一个对话表演,给她一个展示才华的机会,同学们“意外地”发现了她的闪光点,而她也有了成就感,学习由被动变主动,进步较快。还有一个学生非常喜欢唱歌曲,也唱得较好,我就经常提供机会让他表现,让他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这种成功和喜悦极具感染力,深深地影响了他身边的同学,促进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动机。

    在体验性教学中,教师既是教学的组织者、设计者,又是教学的引导者、参与者。由于学生间存在着个体差异,同一个活动不同的学生体验是不同的,不同的学生会在不同的活动中获得最大的体验。因此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不同体验,认识到经历就是一种体验,体验了就会有改变,使学生在体验中得到长足的发展。

 

书目:

1,王兴举,“知识、学习与教学”,《课程·教材·教法》2003年第一期

2,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一版

3,黄远振,《新课程英语的教与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第一版

4,罗丹,《小学综合英语教师手册》,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第一版

5,张庆林、杨东《高效率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3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