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自主性学习初探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王雀红 时间:2010-08-19

摘要:要搞好自主性学习首先需要教师树立全新的观念;学生增强自主意识;其次需要教师优化课堂教学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学法指导包括:对比法、归纳法、联想法、交流一互动法、交际法,并指导学生作好课堂笔记。

关键词:自主学习  教育观念  学法指导

树立主体意识,造就独立人格,已成为国际教育思想变革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各个教育领域,人们越来越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人们意识到,对学习的最终结果起决定作用的是学习者本人。任何成功的教育必须考虑到学习主体的个体特征,要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一些未来学家预言:二十一世纪的文盲将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学生自主地把握自己的学习不仅是外语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突破,也是实话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培养全面人才的要求。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大多是老师满堂灌,一言堂,复习课搞题海战,课后强调学生的死记硬背,课堂教学方法单一乏味,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学习的兴趣无法提高,导致一部分学生放弃了英语学习,造成学生两级分化严重,英语水平难以全面提高。

要在外语教学中实话素质教育,就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引导学生搞好瞬息万变主性学习,英语中有这么一句谚语讲得好:“You may take a horse to the water, but you can not make him a drink.”小学外语教学过程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树立学生是外语学习主人翁的观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参与耳听、眼看、动脑、动手的学习活动,培养自辩、自治、自理、自学的运用知识技能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就要求英语教师改革课堂教学,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不是我们手里的泥人,他们不可能按照老师的标准统一捏成什么样子,他们是有血有肉的个体,只有激活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才能成功。

一、搞好自主性学习的前提

1. 提高教师的全面素质,转变教育观念。

教师是素质教育的实践者和实施者,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是教育的关键。江泽民贱卖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知识新能力的培养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广大的英语教育者要更新观念,加强理论和业务学习,陶冶情操,塑造完美的人格 ,以渊博的知识征服学生,高尚的人格感化学生,以严谨的工作作风感染学生。真正做到身正为师,言正为范。

而树立现代教育观念是教师素质的核心,是教师立教的根基与转变教师行为的先导。在教育活动中准确的自我表现定位是教师观的核心。教师应意识到教师角色的多样化。要为人师,不做经师;要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者、民主师生关系的建立者、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学生终身学习的奠基人。我们应认识到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互动过程,要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2. 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

⑴ 作为教师,我们是指导者,也是舵手,我们有义务帮助学生富有成效搞好学习,我们的教育应该面向全体,应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他们的学习目标,让尖子生吃得更饱更好,健康情况越来越足;让基础差的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制定符合自身情况的切实可行的短期目标,并帮助他们一步一步地朝自己的目标迈进,教师平常应多鼓励,让他们找到成就感,树立信心,从而提高外语学习的兴趣。

⑵ 引导学生自我激励学习动机。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对学习兴趣的形成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它是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形成的基本条件,一个有强烈学习动机的人,才可以有强大的学习动力,也才能主动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去。

⑶ 引导学生自我调动学习的主动性。要自学地确立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总结学习方法,建立认知结构。从学习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某种满足感,并以兴奋活跃的思维状态去面对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

⑷ 在班上开展“一帮一,结对子”活动,营造互帮互学的民主氛围,鼓励学生改变旧的学习方法形成新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互相影响,共同进步。

二、自主性学习贯穿学习的全过程,它并不只限于课堂,还应体现在课前和课后。

1. 教师是课前自主性学习目标的制定者和教学方案的设计者。

教师在自主性学习的自修环节中的作用应该有所不同,课前应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既要制定一个班级总的教学目标,又要因材施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教师还应对整堂课的教学流程在大脑中有一个清晰的印象。

2. 学生是课前预习的实施者,自己小目标的制定者。

许多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半途而废甚至导致失败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学习习惯较差。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很多,课前预习就是其中之一,课前预习是学好新课的前提,它不但可以培养学生课前自学的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习的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既加强了对旧知识的复习,又能让学生发现疑难点,自己独立思考,这样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目的性强,减少了盲目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古人说得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搞好学习,首先要制定一个计划。有了计划,一切工作就会有条不紊地进行,在时间和精力的安排和分配才能作到合理。有了学习计划还要根据自身情况制定自己的小目标,目标可以是每个单元的也可以是每一课的,有了目标,才会有学习的动力和努力方向,并随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朝自己的目标迈进。

三、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重在学法指导。

英语课堂教学是实施英语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上课是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发展基本技能,提高语言综合素质的主要环节,也是师生交流进行双边活动的主要场所。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严重地束缚了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发挥,要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创造轻松、愉快、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作学生的知识朋友。卢梭说得好:“只有作学生的朋友才能做一名真正的教师”是教育首先应是温暖的,有人性味的,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只有以满腔的热情来帮助学生,热爱学生,尊重理解学生,才能使师生心灵相通,才能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才能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为搞好课堂教学打好基础。

2. 教师应利用教材通过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学法指导包括学法和教法,是教育者通过一定的途径对学习者进行学习方法的传授、诱导、诊治,使学习者掌握方法,并灵活运用于学习中。都会学生学习方法的主要途径是充分利用教材进行课堂教学。现在我们的英语教学应从“研究教法”为中心转化到“研究学法”重心。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需要教”。

现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一般采用五步教学法,在一步教学法的各个环节中,教师所扮演的角色都有所不同。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外,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怎样学习也就是学法指导。主要方法如下:

⑴ 对比法

对比法主要用于学习一些相似词组,通过对比学习一些词组的用法,区别他们的不同点加深对这些词组的印象。如在教学in/on/to+方位词+of+某地这几

个词组的用法时,如直接给学生讲授他们的用法比较抽象空洞,学生学得比较被动,我们可以给出下面几个句子让学生区别他们的用法:

A. Japan is to the east of China.

B. Shanghai is in the east of China.

C. India is on the southwest of China.

D. Sichuan is on the west of Hunan.

通过比较这几个句子,学生大都能出这几个词组的用法:to + 方位词 + of 表示在某一地方范围外的某一方向;in + 方位词 + of 表示在某一范围内的某一方向;on + 方位词 + of 表示在相邻并接壤的某一地方范围外的某一方向。得出这一结论后,再让学生反复操练,这样学生对这几个词组用法就根深蒂固了。不但词组学习可采用此法,时态教学也可以采用此法。

⑵ 归纳总结法

对某一语言现象,我们应引导学生透过现象找,引导他们思考之后自己得出结论,这样比教师直接灌输效果就大不相同。原来我们的教师对语法教学最感头疼往往采取的是由教师介绍语法规则,学生被动地听,然后来一些练习操练,这样导致听者感到枯燥乏味而浑浑欲睡,没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终也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的效果。如在教学初三Unit9-Unit11的被动语态的用法时,我们可以从课文中挑选一些有代表性的句子让学生思考后总结:

A. English is spoken by more than 400 million people.

B. It was discovered in Liaoning province.

C. Most business letters around the world are written in English.

D. The eggs were found by a group of scientists in the 1920s’.

E. Many more trees must be planted on the mountain.

F. The ground should be dug in winter.

G. A new road will be built in our hometown in two years.

H. Many trees have been planted near our house these years. 等等。

通过这些句子让学生归纳总结书本要求掌握的被动语态几种时态的构成及其基本用法,学生印象比较深刻。

⑶ 联想法

很多学生在词汇学习方面一直比较被动,方法单一死板,导致词汇量不够而给英语学习带来了很大的障碍,在词汇学习中我们可以采取联想法,学到一个新的单词,可以根据其词形、音、义,通过加前缀或后缀联想到以前学过的单词、词组,这样既复习了旧知,又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如由学习 care 可以联想到 careful, carefully, careless, carelessly, carelessness。由 happy 联想 happily, happiness, unhappy, unhappily 等等。

⑷ 交流互动法

教师通过组织小组讨论、班级讨论,发挥集体力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大家一起来解决问题。新的内容出现后先让学生自学掌握大概内容,然后教师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 4-6 人,分组时考虑好、中、差的合理搭配,每组挑选一个组长组织讨论,小组内大家畅所欲言,一起找难点、重点,先在组内讨论,互相解答,解决不了的组长记录下来在组长汇报本组情况后由全班一起解决。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应始终充当一个组织者、指导者的角色。
不要轻易地帮助学生解决他们能够解决的问题,对每个同学提出的问题教师应尽量引导学生自己思考自己解决,一个同学解答不完整,其他同学补充。碰到学生真正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再作画龙点睛式的讲解。这样既调动了全班同学参与,克服了他们胆怯、观望、依赖教师的心理,又能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提高了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分析、判断、推理等多种思维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的语言技能也得到提高,学习潜能和创造性得到发挥。

⑸ 交际法

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并最终运用于实践,在交际中运用英语,教师通过创设情景组织学生分析角色表演对话,朗读课文,或组织游戏、猜谜,看图说话,根据课文改编对话等方式检验学生英语的掌握程度。这样才真正发挥了语言的交际功能,做到了学以致用。

⑹ 指导学生作好笔记

十八世纪著名作家塞谬尔?约翰称作笔记为“必要的痛苦”,笔记是一种永久性的系统性的记录,记笔记的过程就是对信息筛选、浓缩的过程,有利于锻炼思维,提高捕捉重要信息的能力,提高信息的加工能力,笔记内容要注意重点、难点、疑点、新观点,学生上课要作好笔记,必须全神贯注地听教师讲课,要了解哪些是重点、难点,哪些可作笔记,哪些可以当堂消化吸收。这也就避免了上课分心、开小差,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兴奋的、积极的状态,从而保证了课堂教学质量,另外课堂笔记使学生复习时能找到重点、难点复习起来有的放矢,避免了复习的盲目性。

四、课后及时复习是搞好自主学习的最后保障

课堂教学只是完成了自主学习的一部分,知识的巩固加深还待及时复习,课后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复习要求,基础较差的同学以课本为主,加强基础知识如单词、词组、句子的复习;基础较好的同学应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后复述课文、根据课文内容自编对话、利用句型组织造句或写些简单的短文。

另外,在课后练习的讲解上,我们也不能一言堂,应精讲多练,对一些简单的大家掌握较好的内容不作过多的重复,主要让学生自学查漏补缺,这样避免了对尖子生炒现饭,也不会使基础差的学生疲于应付而没有自己疏理知识的机会,也才真正让学生充当了学习的主人,才真正做到让他们学有所得。

要搞好自主学习这是一个慢慢适应的艰难过程,要培养这种能力还待老师的精心指导,但一旦具备了这种能力,也是学生受益终身的事情,也就为他们的终生学习打好了基础。

主要:

1. 《英语新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年;

2. 《中小学外语教学》,华东师范大学,2003 年;

3. 万福、于建福、刘芳,《观念的转变与更新》,和平出版社,2000 年

4. 《中小学外语教学》,华东师范大学,2003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