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氧干预对抗低氧效果的观察
作者:马广全,王伟,崔建华,张西洲,李彬,哈振德,高亮,郭国峰
【摘要】 目的 探讨高压氧干预对初入高海拔地区青年的作用。方法 将42名受试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14人。于进驻高原前2 d 对A组在海拔1 400 m 进行高压氧干预,每天1次共2次;于第3天三组青年同时乘汽车历时2 d 到达海拔3 700 m 地区休整2 d,同时对B组进行高压氧干预(方法同A组);C组为对照组。于第7天三组青年同时乘汽车历时1 d 到达海拔5 200 m 某边防哨卡。对三组进驻哨卡第2、4、6天的急性高原反应症状分度评分,同时检测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aO2)。结果 A组及B组较C组分值降低、HR减慢、SaO2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压氧干预可改善高原低氧血症,降低急性高原反应的发病率。
【关键词】 高海拔;低氧;高压氧;预防;急性高原反应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the hyperbaric oxygen preconditioning (HBOP) on youth acutely exposed to high altitude.Methods Forty?two volunteers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at random, 14 subjects in each group. Group A received HBOP once per day for two days at an altitude of 1,400 m before exposure to high altitude. Group B received the same treatment when its subjects reached Thirty Milepost Barracks (3,700 m) for rest and recuperation. Group C acted as control group. Acute high altitude reaction symptom scores were recorded and SaO2 was tested on the 2nd, 4th and 6th day after the three groups reached Astronomical Spot (5,200 m).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at of group C, the scores and the pulse rate in Group A and Group B were reduced but SaO2 was elevated significantly (P<0.05). Conclusion HBOP can improve hypoxemia and reduce acute high altitude disease.
Key words: altitude; hypoxia; hyperbaric oxygen; preconditioning; acute high altitude sickness
急性高原反应是机体对高原环境的一种生理应激代偿表现。高原低氧、低气压、低气温、低湿、强紫外线等对本病的发生和均有影响,但以低氧影响最大,使得初入高原者心率(HR)和呼吸增快,血氧饱和度(SaO2)降低而发生急性高原性疾病。近年来有人采用高压氧高原性疾病已显示出良好的效果[1~2],但是采用高压氧疗法用于预防急性高原病尚少见报道。2007年7月我们对急进海拔5 200 m 的某部官兵,在进驻前(海拔1 400 m)和途中(海拔3 700 m)分组进行了高压氧干预,并设立对照组进行比较,以观察高压氧干预对预防急性高原反应的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受试者为驻海拔1 400 m 已经过数月体格锻炼的42名男性官兵,年龄18~25(20.21±1.32)岁,平原出生,上高原前经全面体检确认健康。
1.2 方法 将42名受试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14人。于进驻高原前2 d 对A组在海拔1 400 m 采用浙江康健医疗设备厂生产的HKC?18型高压氧舱进行高压氧干预,干预方案:0.2 MPa[2ATA],(30 min×2+10 min)每天1次共2次;于第3天三组青年同时乘汽车历时2 d 到达海拔3 700 m 地区休整2 d,同时对B组进行高压氧干预(方法同A组);C组为对照组。于第7天三组青年乘汽车历时1 d 抵达海拔5 200 m 某边防哨卡。进驻第2、4、6天分别以军用卫生标准GJB1098?91《急性高原反应的诊断和处理原则》[3]随访记录受试者的急性高原反应症状。同时釆用深圳安科公司生产的ASC?545型掌式血氧仪同步检测HR和SaO2。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用SPSS11.0统计软件处理,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三组间比较用方差分析。
2 结果
2.1 进驻后第2、4、6天三组青年急性高原反应分值比较见表1。
表1 进驻海拔5 200 m 第2、4、6天三组青年急性高原反应分值比较(略)
与C组比较,①P<0.05
进入哨卡第2、4、6天A组和B组急性高原反应分值较C组均降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不同海拔高度进行高压氧干预的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
2.2 进驻后第2、4、6天三组青年HR(次/min)比较 见表2。
表2 进驻海拔5 200 m 第2、4、6天三组青年HR(次/min)比较(略)
与C组比较,①P<0.05
进入哨卡第2、4、6天A组及B组心率(HR)较C组均减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不同海拔高度进行高压氧干预的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进驻后第2、4、6天三组青年SaO2(%)比较 见表3。
表3 进驻海拔5 200 m 第2、4、6天三组青年SaO2比较(略)
与C组比较,①P<0.05
进驻哨卡第2、4、6天A组及B组血氧饱和度(SaO2)较C组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不同海拔高度进行高压氧干预的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高原特殊环境中,机体可吸入氧的减少,使肺泡氧分压相应降低,会影响血液中氧的含量,导致血氧饱和度降低,组织细胞出现缺氧[4]。使心率(HR)和呼吸增快,血氧饱和度(SaO2)降低而发生急性高原反应,较为严重的急性高原反应如不及时,将会进一步成为威胁人体生命的急性高原肺水肿或高原脑水肿,故改善高原低氧血症,降低急性高原反应的发病率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预防急性高原反应的方法有不少,如适应性训练、阶梯适应、低氧预适应和药物措施等。高压氧医学是一门较为年轻的临床医学分支学科,现已广泛用于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显示了良好的疗效,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高压氧干预是通过提高组织氧含量和储氧量,对组织的缺氧起着十分重要的保护作用,利用此作用可以降低急性高原反应的发病率[5~6]。
急性高原反应的评分标准是以头痛和呕吐为主要症状,视其严重程度将头痛分为四度,计1、2、4、7分;呕吐分为三度,计2、4、7分;其余症状各计1分,分值高者急性高原反应症状重。SaO2能反映机体的供氧程度,HR与氧耗量呈明显正相关[7]。本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在不同海拔高度给予高压氧干预后,在海拔5 200 m 地区观察受试者的急性高原反应症状,测试HR和SaO2,结果显示实验组急性高原反应分值明显降低,急性高原反应症状较对照组明显减轻,HR明显减慢,SaO2明显升高,说明高压氧干预可以明显改善高原低氧血症而加快高原习服过程。本研究结果还表明,在不同海拔高度、不同时间给予相同的高压氧干预效果均较好,说明经过高压氧干预2 d 后的初入高原者体内的抗低氧作用至少可保留1周时间,这对于降低急性高原反应的发生有积极的预防作用,值得在进驻高原之前的人群中推广应用。
【】
[1] 段晋庆,张喜年,刘宏斌,等.特高海拔现场高压氧治疗对高原肺水肿病人肺动脉压的影响[J].青海医学院学报,2004,25(4):301-304.
[2] 王 伟,陈占诗,张西洲,等. 高压氧与一氧化氮对人体高原暗适应的作用[J].中华航海医学杂志,1998,5(4):225-227.
[3] 尹昭云,谢印芝,牛文忠,等.急性高原反应的诊断和处理原则[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1997,15(6):395-397.
[4] 张彦博,汪 源,刘学良,等.高原疾病[M].第2版.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4:375-401.
[5] 马 勇,金湘华,王达文,等.高压氧预治疗改善高原移居者睡眠性低氧血症和警觉性的研究[J].行为医学,2007,16:644.
[6] 张跃明.高压氧治疗缺血缺氧性脑病30例血气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05,33(5):635.
[7] 崔建华,罗二平,马广全,等.单兵增氧呼吸器在高原地区增氧效果的评价[J].西南国防医药,2006,16(1):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