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治疗腰腿痛300例临床观察
【摘要】 目的:减轻腰腿痛病人症状。方法:采用牵引、药物、针灸等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方法:临床观察疗效较为理想。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综合治疗
1 一般资料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中老年人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约占中医骨科门诊的70%。居中医“腰痛”范畴,约80%~85%的病人可采用非手术治疗,取得理想的疗效。
我院门诊疼痛科自2000年1月~2007年5月诊治腰腿痛病人300例,男185例,女115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78岁。病程最短1月,最长20年,平均6年。其中下腰背痛者18例,腰痛伴右下肢外后侧放射性牵拉痛者120例,伴左下肢外后侧放射性牵拉痛者150例,伴双下肢12例,患肢肌萎缩者24例,不同程度跛行者165例,直腿抬高试验(+)者287例。300例病人均经腰椎间盘CT检查,一个椎体节段(L4/L5或L5/S1)椎间盘突出34例,偏左侧突出8例,偏右侧突出10例,中央型突出16例,2个或2个以上节段椎间盘(膨出或突出者)184例,2个或2个以上节段椎间盘膨出者92例。268例伴有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或硬膜囊、神经根不同程度受压及小关节退变。42例伴L4或L5椎体向前1度滑脱,26例伴有侧隐窝狭窄,48例伴黄韧带肥厚。
2 治疗方法
2.1 静脉药物治疗5%GS250ml+银杏达莫10ml,0.9%NS 250ml+七叶皂苷钠10mg,每天1次,7天为1疗程。5% GNS 250ml+头孢哌酮舒巴坦钠2g,每天1次,连用3天。
2.2 应用我科配制的中药酒(当归、红花、威灵仙、川乌、草乌、细辛、透骨草等),以病变部位进行推拿按摩,手法复位治疗后,掌拍药物热透入治疗60分钟,3天治疗1次,7次为1疗程。
2.3 牵引治疗 YHZ-二型微电脑牵引床进行牵引治疗,每天1次,每次30分钟,牵引力80~240N之间,20天为1疗程。
2.4 针灸治疗 取穴,以椎间穴(在督脉上、病变椎体赖突间),夹脊穴(病变椎体及上下相邻椎体夹脊穴为主)。配穴肾俞、环跳、殷门、委中、阳陵泉、承山、昆仑等。针刺方法:主穴用1~1.5寸针进针0.5~1寸,配穴根据不同部位选用1~3寸针,用平补平泻手法,同时照频普仪。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2.5 药物熏蒸 用自动调温熏蒸床,腰部配中频治疗30分钟1次,3天1次,7次为1疗程。熏蒸药物:红花、伸筋草、马钱子、木瓜、丁香、川乌、草乌、杜仲、乌梢蛇等。
2.6 中药内服 药物组成:熟地、桑枝、鸡血藤各17g,杜仲、鹿角霜、地龙、土鳖虫、桑寄生、淫羊霍各10g,枸杞、鹿衔草各15g,甘草5g。加减:偏寒湿者去地龙加肉苁蓉,血瘀者去桑寄生加当归,气虚者去鹿衔草加生黄芪。每日1剂,分3次服。
上述治疗穿插进行,治疗结束指导患者进行自我保健锻炼。
3 结果
治疗20天,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程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腰椎间盘突出疗效评定标准。临床治愈(腰腿痛消失、直腿抬高70°以上,能恢复原工作)242例占80.73%;好转(腰腿痛消失,直腿抬高70°,日常生活自理,但患侧下肢仍有麻木感)38例占12.67%,总有效率92.4%。对其中120例随访1年,26例因重体力劳动而反复,经再次治疗后缓解。
4 典型病例
例1,患者,男,45岁,农民,2003年3月就诊。主诉:腰痛反复发作5年,加重1月,伴双下肢放射性牵拉痛,在当地经牵引治疗后病情加重,不能行走7天。CT检查L5/S1椎间盘中央型突出,硬膜囊及双侧神经根受压,腰椎骨质增生。查:L4~L5棘突旁压痛,双下肢外后侧放射性牵拉痛,双下肢直腿抬高试验30°,平卧,自己不能翻身或站立,西医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辨证:肝肾亏虚,外感风寒湿血气血瘀滞。经上述治疗20天,临床症状消失,能自行行走,生活自理,随访至今未复发,可从事一般日常体力劳动。
例2,患者,女,58岁,干部。2005年6月就诊,腰痛伴右下肢外后侧放射性牵拉痛反复发作10余年,每次经口服中药及理疗等治疗后缓解,因再次发作,加重不能行走3天。查:L3/L4,L4/L5,L5/S1棘突旁压痛,右下肢外后侧放射性牵拉痛,右下肢直腿抬高试验(++),翻身站立需要他人帮助。CT检查L3/L4,L4/L5椎间盘偏右侧突出,L5/S1椎间盘膨出,硬膜囊及右侧神经根受压。西医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辨证:肝肾亏虚,外感风寒湿血气血瘀滞。经治疗15天后临床症状缓解,生活可自理,巩固治疗1月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随访至今未复发。
5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骨质增生、腰椎间盘膨出、腰椎滑脱及上下椎间隙变窄、腰椎关节突关节功能紊乱等是中老年人腰椎退变的一组综合症群,疼痛原因是多方面的。
在正常人的一生中,很多人会出现腰椎盘变性、
突出,腰椎退变。有关专家通过CT研究发现,30%正常人可有腰椎间盘突出,但无任何症状。临床上我们经常看到,有些腰突症病人的病变组织结构或形态学的改变程度与腰腿痛的轻重和失能状况并不是正相关,有些是有大块髓较突出,却没有神经根症状。而另一些人虽无髓较突出征象,却有严重的神经根疼痛症状。从2000年1月至今我科收治的病例全部采取保守治疗,都收到明显的效果,部分临床治愈患者经CT复查,椎间盘突出与治疗前相比无变化。
腰椎间盘突出症为腰椎退变性病变中的一组症群,属中医“腰痛”范畴。中医辨证多与脾肾亏虚、肝肾亏虚、督脉失养加之风寒湿邪或跌挫痨伤,以致脉络阻滞气血湿和,不通则痛而发病。
我们采用综合治疗,牵引可使椎间盘间隙增加,椎间盘内压力下降,使突出物还纳或变形,减轻压迫症状。抗生素及活血药物应用,配合针灸、推拿、药物透入可梳理筋脉,通经活血,驱风除湿,消肿止痛,缓解肌肉痉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局部炎症渗出物的吸收,以达到消炎镇痛的效果。再配合中医辨证整体观念出发,以补肝肾为主,兼以活血通络除湿,内服外用,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故可收到较为理想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