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重视加强医学生的医学伦理学教育
【摘要】 随着技术进步和社会主义市场建设及医学模式的改变,强化医学伦显得非常迫切。强调医学伦理学教育有重要意义:是医学教育成功与否的根本体现;是避免医疗事故、医患纠纷的重要途径;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要成功进行医学伦理学教育应重视随着时代的发展,医德内涵所发生的变革,对医学伦理学的内容及教育方法进行改革;重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应采取形式多样的教育方式,系统连续地进行教育;并同时重视临床带教老师的医学伦理学教育。
【关键词】 中医教育学; 医学伦理学; 教育; 实习
2005年哈尔滨天价医药费事件一经媒体披露,立即引起全国舆论哗然。此后,媒体又接二连三地披露出各地医生拿红包、回扣事件及医药流通的种种黑幕,医护人员由崇高的“白衣天使”,变为人们眼中的“白眼狼”,医患矛盾日增。据报道,医疗支出已成为中国城乡居民致贫的最大因素之一(摘自中新网,作者:周兆军)。由此可见,中国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虽然促进了医学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但市场经济也影响到医疗行业,部分医护人员也存在拜金主义思想。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对医学生进行医德教育是当前医学教育者面临的严峻问题。
医学伦理学是以医务工作者的道德为主要研究内容,用伦理学理论和原则来探讨和解决医疗卫生工作中医患关系行为的学科,为医生提供了医疗行为准则。
1 医学伦理学教育的重要意义
1.1 医学生的医学伦理素质,是医学教育成功与否的根本体现 医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人类的健康。“医乃仁术”中“仁”与“术”组成了医学的两个因素。道德是医学内在的固有要求[1]。医学的伦理特性决定了医学教育不仅应重视传授专业知识,而且应同时重视医德的教育。具有良好医学伦理素质的学生是成为好医生的基础。因此,医学生的医学伦理素质是医学教育成功与否的根本体现。
1.2 强化伦理学教育、加强医德建设是避免医疗事故、医患纠纷的重要途径 在发生的医患纠纷中,多数是由于医务人员服务态度欠佳,恶化医患关系;或在医疗活动过程中未做到知情同意原则,未重视患者的自主权,患者不理解,激发医患矛盾引起纠纷;或责任心不强,对患者检查诊断不仔细,处理问题不及时、不妥当,操作不严谨等各种原因造成了医疗差错、医疗事故;或过分追求经济效益,让患者无谓地花费过多的资金,引起患者不满引起。综上所述,医疗事故、医患纠纷的产生有技术和医德两方面的因素,但两者互相联系,技术是医德的基础,医德是技术应用的保障。强调医德建设、医德伦理学教育,重视生命,培养医务人员责任感,是避免医患纠纷的重要途径。
1.3 强化医学伦理学教育,提高医疗质量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医院工作的中心是医疗,医疗质量是医院生存的根本。而医疗质量,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医德医风;另一方面是医疗技术、设备。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不可否认,医疗技术和设备是保证医疗质量的物质基础,但如何运用技术、设备和发挥其作用的程度,则取决于医务人员医德水平的高低。若医务人员只注重优良的医疗技术和设备带来的经济效益,而忽视高尚的医德医风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医疗质量下降,损害了患者的利益,影响到医院形象,最终影响的是医院的发展。因此,强化医学伦理学教育,加强医德建设对医院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医学伦理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医学伦理学作为医学生医学伦理素质教育的最主要手段,正日益受到世界医学教育领域的重视。但中国在医学生的医学伦理学素养教育方面起步较晚,多引用外国的经验,采用“灌输式”教学模式进行课堂理论讲授,授课老师从未做过临床医师,教学未重视与临床实际结合,理论与实际相对脱节,难以说服学生,并缺乏连续性,教育效果不理想。笔者认为医学伦理学教育应注意以下几点:
(1)重视随着时代的发展,医德内涵所发生的变革,强调对医学伦理学的内容及教育方法进行改革。医学伦理学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伴随着医学实践的发展而发展[2]。古代中、西方医德都强调治病救人,中国古代强调医生应“一心赴救”“仁爱救人”,希波克拉底誓言亦指出:“我之唯一目的,为病家谋幸福。”但这些医德规范没有重视患者的自主性。古代医患交往模式类似“父子型”,医家施药扶危,患者则受恩得救,医生总是处于主动地位,而患者是被动的。
随着近代知识和技术的,医学科学发生了巨大的深刻的变化,医生掌握了各种先进技术。同时,随着商品的发展,人们的社会价值观念产生了新的变化,这些变化集中对传统医德造成冲击。表现在:①随着患者自主权倾向的发展,医患之间的关系发生改变,即从传统的一个完全依赖医生权威的,变成患者、医生共同作决定的局面;②医生的社会职责,除了对患者有特定的义务和责任外,还应处理好患者与家属、患者单位以及社会之间的矛盾冲突;③随着商品经济渗入医疗活动,医生必须面对患者利益和经济利益的关系。有人称这种医患交往模式为“朋友型”交往模式。
因此未来的医学伦的内容及方法应根据时代的变化进行改革,必须重视协调好医患之间的关系,处理好患者自主性,患者权利同医生权利之间的冲突(摘自职业道德在线,医德专栏,作者:马文元,文章:医德变革的形势);在职权范围内既维护患者个体利益,又重视患者所在群体的种种利益;同时处理好患者利益和经济利益的关系。
(2)重视医学伦理学教育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强调应系统连续地进行教育。医学伦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增强医学伦理学教育效果,单靠课堂理论教学或单靠医学伦理学专职教师的教育也是不够的。张金钟等[2]指出:当前职业道德的实效性较差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缺乏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课堂教学存在简单化倾向;二是缺乏生动、有形的载体;三是缺乏连续性。应该注意把课堂教学与临床教学结合起来,把医学伦理学教育贯穿学校教育的始终,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2000年在陕西省召开的中德“中国医学伦理学”国际研讨会上,专家指出:改进和提高医学伦理学课程的教学,高等医学院校在开设医学伦理学课程的同时,也要寓伦理学内容于专业特别是临床课程之中,这是更为重要的方面[1]。
(3)采取形式多样的教育方式。医学伦理学教育单靠课堂理论灌输是不能起到良好效果的,临床教学法应采取形式多样、生动的教学方法,郭琦[3]经验有:①临床教师言传身教法;②专题讲座法;③小组讨论法;④互相交流法。要求教学内容有:医务人员的形象、医务人员如何与患者交流信息及知情同意、医务人员如何开展试验性、医务人员如何对待出生缺陷和濒临死亡的患者及当前医疗实践中的道德难题等。
(4)应同时重视临床带教老师的医学伦理学教育。临床带教老师作为医疗实践的带教老师,起着言传身教的作用,他们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而且还要具有高尚的医德。教师在临床实践中应体现医学伦理学原则,提高医患沟通技巧,正确处理新型医患关系,给学生树立榜样。但有部分临床带教老师未认识到医患关系、医疗模式的变化,不善于与病患沟通,故应加强临床带教老师的医学伦理学教育。
【】
[1] 张斌.医学教育中如何加强医学伦理学教育——中德两国学者在西安进行研讨[J].医学与,2000,21(12):58?59.
[2] 张金钟,王晓燕.医学伦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5:4,219.
[3] 郭琦.试论临床教学法在医学伦理学教学中的运用[J].兰州医学院学报:医学版,2002,28(1):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