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论治
【摘要】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西医认为是结肠黏膜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病变以溃疡为主。发病原因目前仍不十分明确,可能与自身免疫缺陷有关,故传统措施乃属对症处理,往往致病程慢性迁延,且复发率高。该病在祖国医学中属“泄泻”范畴。相关中医对此发病原因、病机、证候及论治均有较为本质的论述。笔者据此,并结合数年临证实践,从整体出发、健脾入手,以益气活血为主的方剂,先后辨证施治了126例患者,其中首诊中医肛肠科者45例,首诊西医因疗效欠佳再转诊中医肛肠科者81例。二者分至15~43剂(每日1剂)服用,均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便血、腹泻、腹痛消失较快,疗程较短,复发率低,随访6个月,有效率 92.86%(117/126),复发率 7.14%(9/126)。
【关键词】 结肠炎, 溃疡性; 益气活血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西医认为是结肠黏膜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病变以溃疡为主。95%患者首先累及远端结肠,严重者可遍及整个结肠。典型临床表现有:初起症状往往大便带血或腹泻,大便不成形,内含黏液、脓血,以及腹痛,其多呈痉挛性,位于左下腹,可伴有里急后重感。典型体征有:局部压痛,有时可扪及包块(痉挛之肠段),肠鸣音亢进。乙状结肠镜检查,可见黏膜充血水肿,质地脆弱,触之易出血,或见多数形状不规则、大小不一、深浅不等之溃疡。活检还可发现直肠隐窝脓肿。晚期可有肠壁增厚、肠腔狭窄、假性息肉形成。发病原因目前仍不甚明确,可能与自身免疫缺陷有关[1]。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在祖国医学中属“泄泻”范畴,有关中医文献对此病因、病机、证候、论治均有阐述。鉴于西药对该病的治疗,疗效不尽如人意。于是笔者常常带着相关问题,反复而深入地学习相关文献,力图解决疾病反复性大,疗程较长等问题。2003年1月至 2008年1月,笔者从整体出发,健脾入手,以益气活血为主的方剂,先后辨证施治了126例,其中首诊中医肛肠科者45例,首诊西医因疗效欠佳再转诊中医肛肠科者81例。服方最短15剂(每日1剂),最长43剂,平均服药29天(疗程),便血、腹泻、腹痛消失。每例均随访6个月。结果:其中9例复发,其余均稳定。有效率 92.86%(117/126),复发率7.14%(9/126)。此与西医的传统治疗相比显示了三点不同。其一,复方疗程较西医明显缩短。西医治疗该病主要服用柳氮磺胺吡啶、嘧碇(SASP、SASD),其他抗生素、止血剂、收敛剂,甚至糖皮质激素强的松等,一般需服药3个月以上,少数需6个月甚至1年以上,以防复发。 本方剂连续服用均在2个月以内,平均29天左右,疗程明显缩短,故患者依从性好。其二,西药SASP、SASD 以及激素等,均具有一定不良反应,而中药方剂则无此方面的影响。此乃中药之普遍优势。其三,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至今尚不明确,所以西医治疗在本质上属于对症处理,故病情反复性大。而中医按其病因、病机、症候、舌象、脉象等辨证论治,在本质上属于治本,且标本兼顾,由此病情反复性明显减低,从而也缩短了疗程,节省了医疗经费。
上述对126例患者的诊治经验与体会,以下浅谈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论治。
1 脾气虚弱是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基础
脾的生理功能主要为“主运化与统血”。其运化饮食精微至全身脏腑及各种组织中,包括结肠黏膜组织,以保证全身组织细胞的供养。并与肺、肾一起主水湿运化,维持体内水液平衡,若此运化失常,则“脾虚湿困”。由此可出现腹胀、腹痛及腹泻。研究结果表明,脾虚证使胃张力降低、蠕动减弱、排空时间延长、同时空腹滞留液增多、肠道运动加快,从而出现上述症状。脾除主运化外,尚有统摄全身血液之功能。脾虚,统血功能障碍,会致“血不循经”,发生各种出血,包括便血。脾的运化与统血功能构成了人体防病、抗病的基础,即现代所称的免疫功能。《内经》中早就提出了“脾之防卫”的论述,李东桓亦提出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近来陈泽霖等亦发现脾虚患者中IgA、IgG、IgM免疫球蛋白及补体C3含量均低于正常。西医认为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与免疫功能相关,由此笔者认为脾气虚弱乃是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基础。
2 血瘀是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重要病理改变
血瘀因素很多,除因外伤出血、血液积聚于组织器官而成,或因气滞血停而成,或因寒在血脉、血凝成瘀而成外,脾气虚弱亦是重要因素。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因为脾气虚弱产生脾不统血,由此血液离开脉道便积而成瘀。若血瘀在胃,则可发生胃溃疡出血;瘀在结肠,便发生结肠黏膜溃疡而出现便血。长期以来中医普遍认为,“初病在气,久病在瘀”。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程长、缠绵难愈之疾病,病久势必成瘀。此类患者常见之腹痛、痞块、脓血便、脉细涩、舌体瘀斑正是血瘀之表现。近代纤维结肠镜检查,也清楚窥见此类患者的结肠黏膜充血、水肿,且质地脆弱,触之易出血,并见形态不一之溃疡病变[1]。在溃疡活动期,显见黏膜血管扩张,因通透性增加,血离脉道,久则成瘀。近年来相关研究资料表明,此类患者血液黏度增高,赵辉等也证实了本病患者存在高凝状态。这些均证实了该病存有血瘀病变。由此可认为,血瘀乃是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重要病理改变。此外,从气虚与血瘀的辨证关系看,血瘀亦是本病的重要病理变化。中医一致认为,人体元气,具有化生、推动与固摄血液、温养全身组织、抗御外邪、推动脏腑活动的作用。脾气虚弱则生化不足;脾气虚,则血行无力。气行则血行,气虚则血滞,滞郁则成瘀。清朝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提到:“气管与血管相连……气之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停留而瘀”。“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更加清楚说明了血的运行要靠气来推动。由此可见,气虚必致血瘀。血瘀一经形成亦便影响气机运化,二者互为因果。据此笔者以益气活血的方略实施。对早期、轻症者,以益气为主,活血为辅;对久病、重症者以活血为主,益气为辅辨证施治。
3 益气活血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这一迁延性疾病,通过温习相关中医,并结合自身数年的临证实践,不断加深认识,并依据西医对该病的研究结果,笔者以益气活血法辨证施治,收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拟方如下:黄芪30 g,党参12 g,茯苓10 g,炒白术20 g,升麻10 g,柴胡10 g,赤白芍各10 g,当归10 g,桃仁10 g,甘草3 g,肉桂3 g,干姜6 g。
黄芪益气补气,并能改善微循环,调理免疫功能;党参不仅能补气,且能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和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当归配伍桃仁,养血、活血、散瘀,促进血液循环,与黄芪、党参共同改善病灶之充血、水肿,滋养局部组织,利于溃疡愈合;干姜、肉桂温中散寒,健脾温胃;白术健胃、镇静;白芍有解痉、镇痛、抗菌作用;柴胡疏肝理气;升麻有提升中气之效。长期腹泻者,往往中气下陷需补气提升。药理研究结果也证实了健脾益气类中药具有提高机体功能作用,而活血化瘀则改善局部病变组织的微循环,促进炎症吸收,使溃疡愈合。二者共用,标本兼治,由此明显提高了疗效。
当然,虽同为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但因每人病情并不完全相同,所以,临证中根据具体病情,舌象,脉象对上方采取加减辨证论治,而非千篇一律。上方虽较为满意,但随访时间较短,尚不能充分证明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且对少数患者仍不尽如人意,故仍在改进中。
【文献】
1 龚兰生.内科手册,第4版.上海:上海技术出版社,2000,319-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