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中医辨证观思考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紊乱性内分泌疾病,具有遗传倾向。肥胖、饮食习惯、妊娠、感染及情感波动等应激状态为其诱因,绝对或相对胰岛素分泌不足所引起的糖代谢紊乱为其病理中心环节。涉及到脂肪代谢和蛋白质代谢,晚期还可影响水电解质代谢及酸碱平衡。
糖尿病属祖国医学中“消渴”的范畴。《内经·阴阳别论》说:“二阳结为之消”。《金匮要略》中则立“消渴”专篇。
糖尿病初期常常出现血糖动态调节及不稳定现象,使血糖动态变化超过正常生理范围,影响细胞膜功能发生改变。反之,细胞膜功能紊乱之后,又可阻碍血糖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造成血糖维持升高。血糖超过生理范围的动态变化的速度越快,对细胞功能的影响越大。久之或多次的反复,便可引起细胞代谢失调,严重时部分细胞凋亡、器官功能下降,各器官并发症相继出现[1]。
经过大量的临床实践观察,笔者就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水平结合中医辨证观思考如下。
1 糖尿病病人血糖升高的初期阶段
糖尿病病人血糖开始升高伴随而来的血液渗透压亦升高,而组织液和细胞内渗透压尚处正常或相对低渗压状态。结果三者的渗透压要维持平衡,其细胞内和组织间液的水平就不断地向血液中渗透,血糖不断升高,来自组织液和细胞内的水分就不断地进入血液,使血液容量增加,形成高容量性高血压或者多尿。同时,组织间隙和细胞脱水,细胞皱缩,细胞膜和细胞代谢障碍。临床病人显示出口渴、多饮、咽干、多尿、体重下降等表现。中医辨证,倘行合参其特点为一派阴虚内热的现象,治宜养阴清热,方以增液汤加减。
2 糖尿病病人的高血糖持续阶段
糖尿病病人血糖升高到一定的水平时,由于病人自行饮水和饮食的调节,会使血糖维持在高水平状态。这时血液细胞间液和细胞内液处于相对高渗透压的平衡中。可是,这种高渗透压对血液细胞和组织细胞维持正常代谢都是非常不利的。降低了细胞膜的功能,抑制了细胞的正常新陈代谢,导致细胞缺氧,缺少能量供给,陷于“饥饿”状态。临床表现为除上述口渴、咽干、多饮、多尿外,病人出现疲乏无力、懒动、嗜卧等,有时感头昏无力。倘行合参其特点多为气阴两虚、脾胃不和、升降失调、络脉於阻证,治宜益气扶正、养阴清热、升清降浊,方以《医学中衷参西录》名方玉液汤加减[2]。
3 血糖由高水平逐渐回落至正常阶段
糖尿病病人由于饮食的调控和,血糖由高水平下降,伴随而来的血浆渗透压和血浆粘度亦开始下降。倘血糖下降过快,则会出现血液渗透压较低,而组织渗透压和细胞内渗透压仍处于高渗透压状态,则水分不断的大量进入组织间隙和细胞内,导致细胞内和细胞间容量增加。其容量增加的速度与血糖下降的速度成比例。血糖下降的速度愈快,其细胞内液体容量增加的愈快。严重时造成细胞水肿,细胞水肿也同样影响细胞膜的功能和细胞的代谢活动。其临床表现口渴、多饮、多尿现象逐渐减轻,出现口渴不思饮现象、周身浮肿发紧,舌苔白厚腻,脉缓而濡,中医辨证为湿阻中焦、渐成肿满证,治以淡渗利湿、消肿利尿,方以五苓散加减[3]。
4 小结
糖尿病初起三多症状常同时并见,不能截然分开。所以临床上不可拘泥于“三消”临床分型,而应抓住“阴虚阳亢、津涸热淫”的病机。以上糖尿病病人血糖水平从细胞渗透压角度出发结合中医辨证观进行中医辨证治疗,仅为个人所思,不到之处敬请指教。
【】
1 苗述楷,蒋惠文.糖尿病并发症防治学.北京: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1-23.
2 曲竹秋.中西医结合内分泌疾病诊断与治疗.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105-109.
3 张发荣.中医内.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269-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