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不同温度冲洗液在前列腺汽化术中的应用比较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杨菊云 时间:2010-07-12
[摘要]目的:探讨前列腺汽化术(TUVP)中两种温度冲洗液的效果比较。方法:48例TUV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低温组和等温组,监测冲洗液温度对体温及生命体征的影响。结果:低温冲洗液组成部分24例术中体温平均下降2.2℃,平均动脉压升高,等温组24例术中体温下降0.3℃,生命体征平稳。结论:低温冲洗液可导致体温下降,平均动脉压升高,心率增快,增加老年患者的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而等温冲洗液则可有效维持生命体征的稳定,提高TUVP的安全性。
[关键词] 前列腺汽化术;冲洗液;温度
  
  前列腺汽化术已广泛应用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接受手术的患者年龄普遍较大,常存在显性或隐性的心血管病变。因此,手术中大量冷冲洗液的应用和组织切除可引发手术期的生理性干扰,如冲洗液吸收过度负荷,低温,高血容量出血感染等。低温和冲洗液吸收还使心血管应激,造成心律不齐,心肌缺血,心力衰竭等,增加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为此,我们在术中采用了不同温度冲洗液,来观察其对体温及生命体征的影响。
  1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48例,年龄63~88岁,随机分为两组。①低温组:24例;②等温组:24例。两组病例一般情况见表1,均采用联合麻醉,即腰麻加硬脊膜外麻醉,术中静脉补液采用复方乳酸钠林格氏液。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用5%葡萄糖冲洗液。等温组在手术前60 min开始加热,5%葡萄糖液500 ml×40瓶,加热温度至35~36℃,而低温组冲洗液采用室温22~24℃。
  临护仪使用HP738520多功能监护仪,术中持续监测体温、心率、血压、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体温采用腋温测量法。测量时剃去一侧腋毛,擦干腋窝,再粘贴测温电极,连续监测体温,记录入室后体温,以后每20分钟记录一次,至术毕体温,所有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t检验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显著。
  2结果
  与等温组比较,P<0.05
  2.1两组间比较
   两组患者术前体温无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结束时,低温组体温下降1.6~2.8℃,平均2.2℃,与术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等温组体温下降0.2~0.8℃,平均0.3℃,与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2)。
  低温组平均动脉压升高,心率增快,而等温组均无明显变化(表3)。
  与等温组比较,P<0.05
  
  2.2两组间比较
  两组间患者术前体温无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结束时,低温组体温下降1.6~2.8℃,平均2.2℃,与术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等温组体温下降0.2~0.8℃,平均0.3℃,与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2)。
  低温组平均动脉均压升高,心率增快,而等温组均无明显变化(表3)。
  2.2主观感觉
  低温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怕冷,寒战,恐慌感,需加盖棉被;而等温组感觉良好。
  3讨论
  由于老年人生理功能明显退化,各方面功能下降,同时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肺疾病。本结果显示,术中大量应用低温冲洗液可使患者体温平均下降2.2℃,从而使血管阻力增高,平均动脉压上升,心排出量降低,这些因素会增加老年患者心血管病变发作的危险性[1]。报告低体温患者心肌缺血发生率36%,体温正常患者则为13%。体温是预示心肌缺血的一个独立指标[2]。
  前列腺汽化术中冲洗液可经前列腺切除的包膜穿孔处、前列腺静脉窦切开处、膀胱穿孔处等吸收,快速进入血液循环,造成血容量急剧增加和稀释性低钠血症,易导致电切综合征(TURS)发生。大量低温冲洗液的应用则可导致:①血液温度和组织温度明显下降,人体热量在水中的丢失速度比空气中传递快32倍,热量在冲洗液与膀胱之间温度梯度迅速传递,使体温下降;②小动脉痉挛,导致末梢循环缺血,缺氧;③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增加内分泌激素尤其是糖皮质激素的分泌,导致增加心脏负荷,加重心肌缺氧;④刺激机体温度感受器,使患者术毕出现寒战、恐惧等生理、心理变化。体温大幅度下降还会引起进行性血小板减少,抑制血小板凝聚,阻止血凝块串联,同时凝血因子的酶活性受抑制,从而引起凝血功能障碍,导致术中、术后出血增多[3]。
  4结论
  通过对本组病例的观察,认为老年患者在TUVP中,应用等温冲洗液进行膀胱持续冲洗,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或减轻了术中、术毕患者体温的大幅下降,从而保持生命体征稳定,有效地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文献]
  [1]叶敏,陈建华,康健,等.经尿道电切术中不同温度冲洗液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2,23(7):417-419.
  [2]秦晓涛,卢一平.经尿道前列腺电切综合征[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0,21(6):60-62.
  [3]庄心良,曾固明,陈伯弈.麻醉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