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leⅡ1治疗牙弓改变在模型和头颅侧位片的相关性
【摘要】 对AngleⅡ1错牙合病例在矫治后头颅侧位片及模型的测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在模型和头颅侧位片上牙弓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7~31岁AngleⅡ1错牙合患者20例,对其前后头颅侧位片和牙牙合模型的19项指标进行可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结果治疗前后上下颌牙弓长度、磨牙间宽度在模型上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头颅侧位片表现上下切牙内收,磨牙前移。下颌切牙压低,磨牙有一定程度的伸长。牙弓长度变化在模型及X线头影测量上具有相关性(P<0.01)。结论(1)正畸治疗后牙齿位置在头颅侧位片上变化与模型上实际变化呈正相关;(2)X线头影测量分析一些间接测量的项目,在某些情况下与牙、颌、面的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差异。
【关键词】 错牙合 安氏Ⅱ类 牙模型
安氏Ⅱ1错牙合是临床常见的错牙合畸形,对于生长发育基本完成的成年人,临床上绝大部分是通过拔牙进行矫治,充分利用拔牙间隙,内收前牙减少覆盖和调整磨牙关系,用牙齿的变化代偿上下颌骨的不协调,以建立良好的侧貌,达到面部的美观协调[1]。长期以来,对于治疗后软硬组织的形态改变大部分是通过X线头影测量作为主要的评判指标,而对于三维立体的颅颌面来说无疑存在一定的局限性[2?3]。治疗后牙牙合模型的实际变化和在X线头影测量上的变化是否一致少见报道[4]。另外,X线头影测量常由于拍摄条件所限造成图像不清晰,左右侧图像存在重叠,这些因素也影响数据准确[5]。笔者测量安氏Ⅱ1错牙合患者治疗后的头颅侧位片和牙牙合模型,了解上下颌磨牙、切牙的位置以及牙弓长度改变,探讨这些变化在头影测量片和牙牙合模型上是否一致。
1材料和方法
1.1对象选择1999-2006年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正畸科门诊的安氏Ⅱ1错牙合患者20例,女性17例,男性3例,治疗开始年龄(19.25±1.65)岁。样本纳入标准:(1)磨牙为远中关系;(2)前牙覆盖>5 mm,覆牙合>Ⅱ0;(3)治疗计划为强支抗,均拔除4个第一双尖牙;(4)无全身疾病和正畸治疗史;(5)同一位医师应用直丝弓矫治技术治疗,矫治效果理想:磨牙尖牙均为中性关系,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上下牙齿排列整齐,无拥挤、间隙及扭转,颜面部协调美观。
1.2方法
1.2.1X线头影测量X光机:ORTHOPHOS C/CD(德国西门子公司)拍摄治疗前后唇放松状态下正中咬合位X线头颅侧位定位胶片(美国柯达公司)各1张,采用相同的透射条件拍摄,放大率1∶1.1。X线片要求软硬组织影像清晰,轮廓明显,由笔者在一段连续时间内用透明硫酸纸描绘每张头颅定位侧位片并测量其软硬组织的标志点、角度及线距[6](图1)。
测量平面:(1)腭平面(ANS?PNS);(2)牙合平面(OP);(3)下颌平面(MP)通过颏下点与下颌角下缘相切的线条.
角度:(1)∠SNA;(2)∠SNB;(3)∠ANB;(4)∠MP?FH;(5)∠OP?FH.
线距:(1)U1?PP;(2)U6?PP;(3)L1?MP;(4)L6?MP;(5)U1?S’;(6)U6?S’;(7)L1?Pg;(8)L6?Pg.
图1头颅侧位片上点、角、线距的测量
Fig 1Measuring points angle and lines used in the cephalometric analysis for chang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 of Angle Ⅱ1 malocclusion
1.2.2模型测量治疗前后用登士柏翡翠藻酸盐印模材料取模,灌制超硬石膏模型,由笔者用数显卡尺(上海台海量具刃具厂,精确度0.01 mm)测量每副模型上下颌尖牙间宽度,磨牙间宽度,牙弓长度[7?8](图2)。相隔3周,重复测量模型,取2次测量平均值。
尖牙间宽度:左右侧尖牙牙尖点间距离.
磨牙间宽度:左右侧第一磨牙中央窝中间点间距离.
牙弓长度:以左右侧第一磨牙中央窝中间点连线为底线,由中切牙近中接触点向底线所作垂线间的距离.
W3?3:尖牙间宽度; W6?6:磨牙间宽度; L6?6:牙弓长度; PL:腭盖高度.
1.2.3模型上牙弓长度在头影测量片上相应的测量项目
模型上、下颌牙弓长度:L6?6(图2)
头影测量片上颌牙弓长度:(U1?S’)?(U6?S’)
下颌牙弓长度(L6?Pg)?(L1?Pg)(图3)
1.3统计学处理将测量的数据输入机,应用SPSS 12.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包,对治疗前后测量值进行可重复测量方差分析[11],牙弓长度在头影侧位片和模型的实际变化进行相关性分析。
2结果
2.1头影测量垂直方向:下切牙相对于下颌平面的高度(L1?MP)在后压低3.61 mm,下颌第一磨牙高度(L6?MP)增加1.63 mm,两者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上切牙相对于腭平面高度(U1?PP)增加0.67 mm,上颌第一磨牙(U6?PP)增加0.38 mm,两者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矢状方向:上中切牙点UI与S点在FH平面垂足间距离(U1?S’)在治疗后减少6.84 mm,上颌第一恒磨牙咬合中点与S点在FH平面上垂足间距离(U6?S’)增加3.07 mm,下中切牙点Li与颏前点Po在MP平面U1?S’:上中切牙点UI与S点在FH平面垂足间距离.U6?S’:第一恒磨牙咬合中点与S点在FH平面上垂足间距离.(U1?S’)?(U6?S’):上颌牙弓长度.L1?Pg:下中切牙点Li与颏前点在MP平面上的垂足间距离.L6?Pg:第一恒磨牙咬合中点与颏前点Po在MP平面上的垂足点间距离.(L6?Pg)?(L1?Pg):下颌牙弓长度. 表1安氏Ⅱ1错牙合患者治疗前后头影测量结果与治疗前比较,☆:P<0.05,☆☆:P<0.01,☆☆☆:P<0.001.
2.2模型测量治疗前后上、下颌牙弓长度、磨牙间宽度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表2)。表2安氏Ⅱ1错牙合患者治疗前后模型测量结果与治疗前比较,☆:P<0.05,☆☆:P<0.01,☆☆☆:P<0.001.
2.3上、下颌牙弓长度的相关性模型上牙弓长度在头颅侧位片上相应项目的相关性分析见表3。
3讨论
3.1治疗前后模型和头影测量片的变化生长发育基本完成的AngleⅡ1错牙合成人患者矫治后颅面结构基本没有变化,而在牙和牙槽骨方面的改变比较明显[9]。首先矢状方向上代表上中切牙前后位置的U1?S’距离在治疗后减少,说明切牙内收。代表上颌第一磨牙位置的U6?S’距离增加,说明磨牙有近中移动。同样代表下中切牙和第一磨牙的L1?Pg和L6?Pg距离都减少,这是切牙内收和磨牙的近中表3上、下颌模型及头颅侧位片相关性分析移动关闭拔牙间隙的结果。在模型上上下颌牙弓长度都减少,表现出与头颅侧位片上相似的变化。
3.2治疗前后模型上牙弓长度与头影侧位片变化的相关性在模型上上牙弓长度治疗前后与头影测量片U1?S’、U6?S’表现出极显著性相关(r分别为0.850,0.854,P<0.001),说明本研究在头颅侧位片上用(U1?S’)?(U6?S’)代表模型上牙弓长度在治疗前后变化是比较可靠的。治疗前下牙弓长度与(L6?Pg)?(L1?Pg)有相关性(r=0.852),但治疗后模型上下牙列牙弓长度和头影测量片上变化二者相关性较小(r=0.493),这是由于AngleⅡ1错
牙合治疗中需要通过下颌磨牙的升高、下前牙的压低实现spee曲线的整平,矫治深覆牙合[10]。这必然引起牙合平面和下颌平面的改变。由于在头颅侧位片上是依靠牙齿在FH或MP平面上投影点间距离来代表牙齿在矢状方向上的实际水平向距离,平面改变必然影响投影间距离,而模型上却不受影响,提示正畸治疗过程中如果牙齿在垂直方向上改变,将影响它在X线头颅侧位片矢状方向上通过在平面上投
影间接反映牙齿水平移动距离的测量数据,也就是头颅侧位片上类似通过在平面投影的方法得到的间接测量结果将受到治疗前后投影平面是否改变的影响[11]。
另外,本研究以生长发育基本完成的安氏Ⅱ1错牙合成人患者为样本进行正畸治疗,避免了研究中FH和MP平面由于生长发育因素的干扰[9,12]。治疗前后实验样本在X线头颅侧位片上的测量数据与模型上相对应的测量数据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上、下颌牙治疗前后水平位置的变化在X线片上所测量的数据与模型上牙齿位置实际变化的相关性较为准确,根据表3可以看出二者有显著的相关性,说明在X线片上以(S`和Pg)和(FH和MP)为参照点和参照平面评价治疗前后中切牙和第一磨牙位置的实际变化是比较可靠的,它可以做为头影侧位片上分析治疗前后牙弓长度变化的指标。
(鸣谢:感谢福建医科大学流行病学和统计学教研室胡志坚老师的帮助。)
【参考】
/[1/]Janson G,Cruz K S,Woodside D G,et al. Dentoskeletal treatment changes in Class Ⅱ subdivision malocclusions in submentovertex and posteroanterior radiographs/[J/]. Am J Orthod, 2004,126(4):451?463.
/[2/]Hayashi K,Uechi J,Mizoguchi I. Three?dimensional analysis of dental casts based on a newly defined palatal reference plane/[J/]. Angle Orthod, 2003,73(5):539?544.
/[3/]Zilberman O,Huggare J,Konstantinos A. Evaluation of the validity of tooth size and arch width measurements using conventional and three?dimensional virtual orthodontic models/[J/]. Angle Orthod, 2003,73(3):301?306.
/[4/]刘汝平,段银钟. 模型和X线颅颌侧位片测量磨牙远中移动值的对比分析/[J/].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03,19(1):63?65.
/[5/]Ghafan J,Cater P E,Shofer F S. Effect of filmrobject distance on posteroanterior cephalometric measurements:Sugestions for standardize cephalometric methods/[J/]. Am J Orthod, 1995,108(1):30?35.
/[6/]傅民魁,田乃学. 口腔X线头影测量理论与实践/[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2:1?163.
/[7/]傅民魁. 口腔正畸学/[M/]. 4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57?84.
/[8/]方志欣,周嫣,陈世稳,等. 广西壮族正常牙牙合青少年牙弓测量分析(模型研究Ⅱ)/[J/]. 口腔医学研究杂志, 2002,6(7):191?193.
/[9/]Sayin M O,Turkkahraman H. Cephalometric evaluation of nongrowing females with skeletal and dental Class Ⅱ,division 1 malocclusion/[J/]. Angle Orthod, 2005,75(4):656?660.
/[10/]Al?Nimri K S. Vertical changes in class Ⅱ division 1 malocclusion after premolar extractions/[J/]. Angle Orthod, 2006,76(1):52?58.
/[11/]Nanda S K. Patterns of vertical growth in the face/[J/]. Am J Orthod Dentofacial Orthop, 1998,93(2):103?116.
/[12/]刘晓君,姚霜,杨霜,等. Tip?Edge技术矫治成人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的临床观察/[J/].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3,4(2):1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