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X?2和BFGF、BFGFR在大肠癌的表达及与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
【摘要】 目的研究COX?2、BFGF、BFGFR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和相互作用,以及它们与大肠癌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49例手术切除的大肠癌及20例大肠增生性息肉组织中的COX?2、BFGF、BFGFR表达。结果COX?2、BFGF、BFGFR在大肠癌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9.2%、69.3%、65.3%。而增生性息肉的表达率分别为30.0%、40.0%、35.0%。COX?2、BFGF、BFGFR在大肠癌组织与增生性息肉中表达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2、BFGF、BFGFR在大肠癌中表达与肿瘤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癌组织中COX?2与BFGFR无相关性(P>0.05),但COX?2与BFGF,BFGF与BFGFR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大肠癌组织中的COX?2、BFGF、BFGFR表达水平增高,参与了大肠癌的发生过程,与大肠癌的预后有关;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COX?2与BFGFR可能是相互独立的作用因子,但COX?2与BFGF,BFGF与BFGFR可能起到协同作用,共同促进肿瘤的发生。
【关键词】 大肠癌; COX?2; BFGF;BFGFR
1.1研究对象选取2003年11月~2004年4月在我院住院且经病理确诊为结直肠癌49例患者为观察组,均为广西籍,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切除的肿瘤标本经固定,包埋制成石蜡标本。术前化疗、放疗的病例未入选。其中男32例,女17例;年龄24~85岁,平均年龄57.4岁,年龄<50岁有15例,年龄≥50岁有34例;直肠癌32例,结肠癌17例;肿瘤大小<5cm有20例,肿瘤大小≥5cm有29例;高分化、中分化腺癌41例,低分化、未分化腺癌8例;临床和病理上证实有区域淋巴结转移27例,远处转移9例,无区域淋巴结转移22例。按照国际Duke's分期原则,其中A期12例,B期10例,C期18例,D期9例。对照组为大肠增生性息肉20例(为内镜下电凝电切息肉经病理确诊),全部标本均用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5μm厚连续切片。
1.2免疫组化染色采用SP法进行。COX?2、 BFGF为即用型抗体,由福建迈新生物技术开发公司提供,BFGFR为浓缩型抗体,由武汉博士德生物技术开发公司提供,用PBS稀释成工作浓度为1∶100,按说明书进行操作。
1.3结果判断使用德国 Leica 公司QMR+Q550型机图像分析仪进行分析。COX?2、BFGF免疫阳性物质定位于胞浆。先按染色强度打分:0 分为无色,1 分为浅黄色,2 分为棕黄色,3 分为棕褐色;再按阳性细胞百分比打分:0 分阳性细胞数<5%,1 分阳性细胞数 6%~25%,2 分>26%~50%,3分>51%~75%,4 分>75%;最后按染色强度与阳性细胞百分比之和判断结果≥2分为+,<2 分为-。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两个样本率的比较用卡方检验;相关分析为计数资料的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大肠癌、大肠增生性息肉组织COX?2、BFGF、BFGFR蛋白的表达见表1。表1大肠癌、大肠增生性息肉组织COX?2、 BFGF、BFGFR蛋白的表达组别
2.1.2大肠癌、大肠增生性息肉组织BFGF蛋白表达镜下特征见图3、4。
2.1.3大肠癌、大肠增生性息肉组织BFGFR蛋白表达镜下特征见图5、6。
2.2大肠癌COX?2和BFGF蛋白表达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见表2。表2COX?2、BFGF和BFGFR与大肠癌
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临床病理表3~5显示大肠癌COX?2与BFGF、BFGF与BFGFR具有相关性(P<0.05),COX?2与BFGFR无相关性(P>0.05)。
3讨论癌症的发生是以多个原癌基因激活和抑癌基因失活为基础的多步骤多阶段过程,并通过其表达产物作用于细胞生长、分化及代谢过程,最终导致癌变。COX?2在多种肿瘤如食管癌、肾癌、胰腺癌组织中均有稳定表达。研究表明它在肿瘤的增殖、凋亡及侵袭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而COX?2至少通过5种机制来促进肿瘤的发生和肿瘤细胞的恶性表型转换[1]:(1)对细胞凋亡的抑制;(2)促进肿瘤组织血管的发生;(3)增加肿瘤组织的侵袭力,如促进MMPs的表达等;(4)通过调节免疫抑制功能;(5)促进致癌物前体向致癌物转变。此外,也有研究表明,在大肠肿瘤中COX?2也可能通过促进细胞增殖参与肿瘤发生[2]。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大肠癌组织中COX?2 蛋白呈高水平表达,明显高于增生性息肉组,有统计学差异,且与与大肠癌的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密切相关。结果提示COX?2参与了大肠癌的侵袭和转移。与汪洋等[3]研究结果一致。BFGF作为一种促有丝分裂因子和趋化因子,许多研究表明BFGF能够促进细胞恶性转化及肿瘤形成。BFGF参与肿瘤的形成和的机制主要为:一方面通过过表达BFGF而以自分泌或旁分泌方式促进细胞过度增殖和肿瘤生长。另一方面通过促进新生血管形成,为肿瘤细胞生长提供丰富营养。报道BFGF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它与肿瘤病理分级、分期正相关,并与预后负相关[4]。 在大肠癌中也有类似情况,张阳德等[5]报道BFGF?mRNA表达水平与大肠癌血管浸犯、淋巴结受累、肝脏转移及临床病理分期密切相关。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大肠癌组织中BFGF蛋白呈高水平表达,明显高于增生性息肉组 (P<0.05),且与与大肠癌的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密切相关。结果提示BFGF参与了大肠癌的侵袭和转移,与文献报道结果一致。BFGFR(FGFR1)是一种受体酪氨酸激酶,是一种跨膜高亲合力受体,与BFGF特异性结合后,将细胞外信号传递到细胞内,从而发挥其生物学效应。很多学者对BFGFR与肿瘤的生物学行为进行了研究,均表明BFGFR在多种肿瘤中过表达,且与肿瘤增生、肿瘤血管形成及预后有关, 在大肠癌中也表现出相似结果[6,7]。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大肠癌组织中BFGFR蛋白呈高水平表达,明显高于增生性息肉组(P<0.05),且与与大肠癌的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密切相关,提示BFGFR参与了大肠癌的侵袭和转移。与文献报道结果一致。大肠增生性息肉COX?2、BFGF、BFGFR表达率分别为30.0%、40%和35.0%,但COX?2、BFGF、BFGFR与增生性息肉的发生目前未见报道,说明COX?2、BFGF、BFGFR与增生性息肉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肿瘤的预后与组织学类型、分级、淋巴转移等多种情况有关,淋巴转移是重要参数。因而早期预测及发现有无淋巴结转移对评价病人预后及指导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发现,COX?2、BFGF、BFGFR蛋白与大肠癌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提示COX?2、BFGF、BFGFR蛋白高表达可以影响大肠癌的生物学行为,可使其更易发生转移等恶性行为,可能是预后不良的指征。因此,我们认为,作为Duke's分期的补充,检测大肠癌组织中COX?2、BFGF、BFGFR蛋白可能有助于预后的判断。虽然COX?2、BFGF、BFGFR均参与肿瘤细胞增生、肿瘤血管形成、调节细胞凋亡等,但目前国内外尚无COX?2与BFGF、BFGFR相关的研究报道。我们的研究表明大肠癌组织中的COX?2与BFGFR无相关性(P>0.05),提示它们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是相互独立的作用因子。但大肠癌中COX?2与BFGF、BFGF与BFGFR具有相关性(P<0.05),提示它们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到协同作用,共同促进肿瘤的发生,但COX?2与BFGF,BFGF与BFGFR之间如何相互作用,仍需进一步研究。
【文献】
[1]Dempke W, Rie C, Grothey A, et al. Cyclooxygenase?2: a novel target for cancer chemotherapy[J]. J Cancer Res Clin Oncol,2001,127(7):411?417.
[2]陈赞雄,吴振华,许超贵,等.大肠肿瘤COX?2的表达及与细胞增殖的关系[J].肿瘤防治研究,2003,30(3):192?195.
[3]汪洋,林从尧,周夏.大肠癌中β?catenin表达及与COX?2、VEGF表达的关系[J]. 肿瘤防治研究,2006,33(1):20?23.
[4]Faridi A, Rudlowski C, Biesterfeld S, et al. Long?term follow?up and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angiogenic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FGF) ex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J]. Pathol Res Pract, 2002,198(1):1?5.
[5]张阳德,李浩,席浩,等.VEGF?mRNA和bFGF?mRNA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J].医学杂志,2004,14(9):1?5.
[6]尚海,单吉贤,高红,等.大肠癌组织中aFGF BFGF及FGFR1表达水平的研究[J].中国肿瘤临床,2003,30(6):424?427.
[7]刘国清,华颂文,杨竹林.Flt?1,BFGFR,PDGFR表达与结肠癌转移的关系及意义[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0,10(1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