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2~5岁儿童睡眠障碍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 目的 了解我国2~5岁城市儿童睡眠障碍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分层随机抽取我国12个省市7282名2~5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统一问卷对受试儿童家长进行现场调查,应用SA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城市2~5岁儿童睡眠障碍总患病率为19?75%;睡眠障碍的分布存在性别差异,女童梦游、夜惊患病率高,男童则磨牙、用口呼吸患病率高;儿童睡眠障碍是遗传、疾病、围产因素及儿童性格、睡眠习惯、家庭环境和教养方式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结论 加强睡眠健康,开展社区儿童睡眠行为筛查,从多方位为儿童营造良好睡眠条件,是预防儿童睡眠障碍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城市儿童
睡眠障碍是指睡眠过程中出现的影响睡眠的各种异常表现。儿童睡眠障碍除了影响儿童身心健康外,对父母的睡眠质量亦有一定影响〔1〕。国外研究认为,遗传与环境是儿童睡眠障碍的2个主要原因,而儿童心理行为不良、器质性疾病等也会诱发儿童睡眠障碍。为了解我国儿童睡眠障碍的情况及其危险因素,从而提供有效防治措施,改善儿童睡眠质量,我们进行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按水平将我国分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内陆地区及边远不发达地区3个层次,每层中随机选取4个大城市,分别为福州、南京、深圳、天津、西安、成都、重庆、南宁、武汉、长沙、郑州、哈尔滨市,共12个市。各样本城市所辖城区按人均收入水平分为经济状况好和差2类,每类分别随机抽取一个样本区。各样本区所辖街道按6岁以下儿童数排序,采用系统抽样法抽取3个街道;各样本街道按儿童花名册在24~29月、30~35月2个年龄组分别抽取108名儿童,在3岁~、4岁~和5~6岁3个年龄组分别抽取138名儿童。即每个城市抽取样本630名,12个城市共7560名。所有入选儿童近一年应与父母或至少与父、母一方一起生活,并排除有严重先天疾病及传染病。本研究实际调查7282名,应答率为96?30%。
1?2 方法 国外同类研究经验〔2〕,结合中国国情编制《2~5岁儿童睡眠状况调查问卷》。包括儿童睡眠情况、喂养情况、母孕期情况、家庭环境等。其中问卷涉及的睡眠障碍类型有:(1)睡眠不安:入睡所需的平均时间超过30min或者每夜睡眠中转醒频繁(≥2次/夜);(2)睡眠节律紊乱:白天睡眠难以控制,夜间清醒;入睡过早,甚至傍晚入睡;(3)异态睡眠:磨牙、遗尿、用口呼吸、呼吸暂停、打鼾、喉头哽咽、梦话、梦游、肢体痉挛性抽动等。以上情况每周至少发生3次,持续时间至少1个月,有以上情况之一者即诊断为睡眠障碍;另外≥5岁儿童存在尿床现象才能诊断为遗尿。调查前随机抽取60名2~5岁儿童家长进行问卷的信度检验,各部分内容的重测信度均在0?7以上,表明问卷有较好信度。调查表由家长现场填写。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家长由调查员进行询问填写。问卷填写后进行现场核查,避免缺漏。
1?3 统计分析 采用EpiData数据库双录入数据,逻辑检查后应用SAS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有序列联表(CMH)检验、单因素Logistic分析及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实际调查的7282名儿童中,男童3799人,占52?17%;女童3483人,占47?83%;不同年龄段的性别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家庭类型以核心家庭为主,占56?80%,直系家庭次之,占35?92%;家庭月收入在≤1000元、1001~3000元、3001~5000元、5001~10000元及≥10001元的比例分别为9?77%,46?12%,31?09%,9?83%和3?19%;父母平均受教育年限父亲(13?55±3?11)年,母亲(12?99±3?03)年。
2?2 睡眠障碍患病情况(表1) 2~5岁儿童睡眠障碍总患病率为19?75%,不同地区、不同性别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不同类型睡眠障碍的分布存在性别差异,女童梦游、夜惊患病率高,男童则磨牙、用口呼吸患病率高。
表1 2~5岁儿童常见睡眠障碍的患病率及性别分布(略)
注:男女童比较,*P<0?05
2?3 睡眠障碍影响因素分析 对睡眠障碍总患病率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儿童睡床情况、变换睡眠地点、睡前需要安慰物、夜间睡前30min看电视或玩电脑、夜间入睡方式、居室嘈杂程度、家庭方式、家庭教育态度、儿童容易适应新环境、儿童愿意表露情绪、儿童容易冲动/好动、儿童患有慢性疾病、孕周、出生窒息、母亲孕期被动吸烟、父母有睡眠障碍、近1个月感冒次数、近1个月鼻炎次数、蛲虫病、哮喘等33个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控制年龄的混杂影响后,以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为自变量对睡眠障碍总患病率进行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共筛选出16个影响因素,其中说服教育、容易适应新环境、自行入睡3个变量为睡眠保护因素(OR<1),而居室嘈杂、鼻炎等13个变量为睡眠危险因素(表2)。
表2 2~5岁儿童睡眠障碍多因素分析(略)
3 讨论
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不同孕周儿童睡眠障碍发生率不同主要源于过期产儿与足月儿或早产儿之间的差异,而后两者在发生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近年的研究结果相似〔3〕。可能是早产儿作为一特殊群体,其早期更受家长关注,在睡眠觉醒周期的训练上早于足月儿,所以其睡眠的发展并不滞后(但也不排除本调查中早产儿以轻度早产为主,对睡眠发展的影响不大),应该更多的关注过期产儿的睡眠健康。家庭是儿童早期生活的主要环境,儿童的睡眠不可避免会受家庭环境、父母教育方式等多方面的影响。环境安静有助于儿童睡眠的启动和维持;父母采取说服教育,注重亲子交流,儿童情感体验良好,有效促进睡眠;而父母教育态度不一致,在日常习惯、个人取向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使子女缺乏统一的标准来衡量自身的行为,不利于儿童良好睡眠习惯的形成,容易诱发睡眠障碍。不良的睡眠习惯是儿童睡眠障碍的重要影响因素,需要睡眠安慰的儿童较自行入睡儿童睡眠障碍发生率高。对于同床睡眠,国际上的看法褒贬不一〔4〕。但从本研究来看,这种睡床方式对儿童睡眠主要呈负性作用,容易导致夜间睡眠碎片化。推测主要原因在于同床睡眠方便父母随时发现儿童夜间睡眠不安,而在正常快动眼期睡眠多伴有较丰富的表情或动作,此时儿童夜间睡眠不安很可能是正常现象,如果父母缺乏必要的睡眠知识,往往会错误的给予过多的护理,甚至打断正常的睡眠,反而不利于儿童睡眠的发展。此外,呼吸道疾病对儿童睡眠影响突出,特别是和睡眠呼吸障碍显著相关〔5〕。本研究还发现,这类疾病亦可诱发其他类型的睡眠障碍,例如感冒、鼻炎等,常引起上呼吸道阻力增加,且多有鼻塞、咳嗽等症状,使儿童入睡困难,容易夜醒、尿床、磨牙、梦话等问题的发生率也有所增加。儿童睡眠问题是家庭环境、睡眠习惯、疾病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应加强睡眠卫生教育,提高家长保健意识,从小培养儿童的睡眠节律、良好的睡眠习惯,从多方位营造和谐的睡眠环境,为儿童睡眠健康提供有利保障。
【】
〔1〕 Zuckerman B,Stevenson J,Bailey V.Sleep problems in early childhood:Continuties,predictive factors,and behavioral corrleates[J].Pediatrics,1987,80:664-671.
〔2〕 Owens JA,Spirito A,McGuinn M.The Children's Sleep Habits Questionnaire(CSHQ):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a survey instrument for school?aged children[J].Sleep,2000,23(8):1043-1051.
〔3〕 Shimada M,Segawa M,Higurashi M,et al.Develoopment of the sleep and wakefulness rhythm in preterm infants discharged from a neonatal care unit[J].Pediatric Research,1993,33:159-163.
〔4〕 Hayes MJ,Parker KG,Sallinen,et al.Bedsharing,temperament,and sleep disturbance in early childhood[J].Sleep,2001,24(6):657-662.
〔5〕 Redline S,Tisher PV,Schluchter M,et al.Risk factors for sleep-disordered breathing in children:associations with obesity,race,and respiratory problems[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1999,159:1527-1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