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择临床确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共77例,均总胆固醇(TC)≥4.68mmol/L和(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6mmol/L。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氟伐他汀40mg晚一次口服,疗程12周,分别于用药前后测血脂,对比治疗后血脂水平及临床心脏事件发生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12周后TC和LDL-C下降明显,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无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用氟伐他汀,能有效地降脂并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氟伐他汀 降脂药物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为基础的病理改变,是介于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塞之间的中间状态,易为急性心肌梗塞和导致猝死。他汀类药物除有降脂的作用外,还具有稳定斑块、保护血管内皮、抗炎的作用,可显著降低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病死率。笔者观察了氟伐他汀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应用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所有病例均为我院2005年7月~2006年月的住院患者,共77例,其中男45例,女32例,年龄59±9.6岁。所有病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制定的《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的诊断标准[1]。入选标准:TC≥4.68mmol/L,LDL-C≥2.60mmol/L。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治疗组(39例),两组性别、年龄、血脂、并发症、心绞痛类型及发作次数均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排除标准:除外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及对氟伐他汀过敏或不能耐受者。
1.2 方法
所有入选的患者均予常规处理,包括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钙离子拮抗剂、低分子肝素及阿司匹林。治疗组加用氟伐他汀40mg/晚(商品名“来适可”,诺氏制药有限公司生产,40mg/片)。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分别于用药前及用药12周后检查血脂(TC、LDL-C)水平,同时观察用药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的情况(心绞痛发作、心功能恶化、非致死性心梗的发生、心源性死亡),肝肾功能和药物的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前后血脂的比较
治疗组治疗12周后血脂(TC、LDL-C)下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的比较(略)注:* 与自身治疗前比较,P<0.05;# 与对照组治疗比较,P<0.05。
2.2 两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
治疗组39例中治疗12周非致死性心梗发生1例,心功能恶化1例,无心源性死亡发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5%。对照组38例中发生非致死性心梗3例,心功能恶化3例,心源性死亡2例,心血管事件发生率21%。治疗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χ2=4.32 P<0.05)。
2.3 不良反应
治疗组有1例出现转氨酶增高,于停药后恢复正常,有1例胃肠不适;对照组无转氨酶增高者,有1例胃肠不适,1例头晕。
3 讨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急性冠脉事件之一,是由冠脉斑块的破裂、出血和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导致血管不完全的堵塞引起的。如不积极防治,易进展为急性心肌梗塞,甚至死亡。因此,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除了抗血小板、抗凝、抗冠状动脉痉挛、减轻心肌耗氧和抗心肌重构外,还包括稳定斑块、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的。氟伐他汀是胆固醇合成的限速酶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具有明显的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他汀类药物除具有明确的降脂作用外,还具有独立于“降脂”之外的非降脂作用[2]:①恢复和保护内皮功能,改善内皮依赖性血管扩张,改善血管反应性[3];②通过改善内皮功能,抑制白细胞和单核细胞黏附到内皮细胞,抑制血小板沉积、黏附和聚集,同时抑制巨噬细胞合成组织因子,改善凝血倾向,降低纤维蛋白溶酶抑制物,改善纤溶活性,从而防止血栓形成[4];③减少斑块中脂质成分和炎症细胞,减少巨噬源泡沫细胞的大小和脂纹面积,使斑块体积下降,增加斑块的稳定性,促进细胞外基质及间质胶原的分泌,稳定纤维帽的结构[5]。总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用氟伐他汀可以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减少斑块的炎症反应,将不稳定斑块变为稳定斑块,对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病情的发生、发展具有显著的临床作用。
本研究结果也显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用氟伐他汀治疗,临床随访12周结果发现,氟伐他汀在降低TC、LDL-C,减少急性心梗发生率,减缓心功能恶化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方面具有显著作用。
【】
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0,28(6):409~412.
2 Expert Panel on Detection,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of High Blood Cholesterol in Adults. Executive summary of the third report of the national cholesterol evaluation program(NCEP) expert panel on detection,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of high blood cholesterol(adults treatment panel Ⅲ).JAMA,2001,285:2486~2497.
3 姜一农.他汀类药物调脂外的其他有益的心血管作用.医师进修杂志,2001,24(1):12~13.
4 姜一农.他汀类药物调脂外的其他有益的心血管作用.医师进修杂志,2001,24(1):12~13.
5 罗俊,李珂,燕纯伯.他汀类药物临床试验及应用最新进展.心血管病学进展,2004,25(2):9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