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非理性消费指引互联网品牌营销

来源:岁月联盟 编辑:猪蛋儿 时间:2012-02-05

  成功的互联网品牌营销,都是建立在充分了解用户消费行为的基础上,任何忽视用户心理的营销理念都是盲目而肤浅的。在传统经济消费行为中,理性消费作为一种理想状态的理财观点,其实是用户消费需求的冰山一角,并不能代表真正的消费力量。相反,用户不自觉地表现出的非理性消费行为,却在引领着互联网品牌营销的每一个潮流。

  品牌营销贵在攻心

  用户在大部分情况下,并不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即使说出来也未必是心里真正所想。“我喜欢红色的”,其实有可能更喜欢黑色,连用户自己都不相信的话,运营商也就不能完全当真了。无论是传统商业借助网络营销的模式,还是互联网原生产品与服务,分辨出消费者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是品牌营销的基础。

  顾客的消费心理本身就十分奇怪,牵涉太多不稳定的因素。对于未被熟知的产品,原本标价100元出售可能无人问津,而一旦抬高10倍可能很受欢迎,因为他们认为商品的价值也是原来的10倍。这样的事情完全适用于互联网。假如120健康网一次健康顾问咨询只需要1个健康币(1元人民币),给人的感觉就是这个产品或服务也不会怎么样。但如果价格提高一个档次,例如变成10元,就会给用户一种“质量应该不错“的感觉,无形中提高产品价值,倘若价格还能接受,接下来就会促成一次消费行为了。这在互联网营销行业里是不容忽视的。

  举价格的例子是为了说明,用户购买前的心理是复杂的,营销者切忌单线索思考问题。用户购买的动力,并不在于简单的价格斟酌,他们更关注的是商品的价值,关注购买行为给自己带来的感觉。用户非理性消费的现象,促使互联网企业品牌营销要打攻心牌。

  喜新厌旧的“上帝”

  大量的事实表明,用户更偏爱新的东西,享受它带来的新感觉。每一次产品与服务的更新,会让用户认为产品是鲜活的,服务是充满关怀的,企业是值得信赖的。互联网的一个重要特质便是发展迅速,更新换代极快,产品研发者需要做的就是紧紧跟上这种步伐,毫不松懈地进行创新。产品更新是又一次接触、打动用户的机会,所以要做品牌,不间断地捕获用户的心,就必须增强用户的这种感觉甚至使其产生依赖,这对互联网品牌营销来说,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传统市场调查给我们的思考

  一般人在接受调查时说的话与他们的消费行为相差甚远。人们在接受调查时,大都有一种本能的自我隐瞒,即口是心非,他们那么做只是为了给对方留下好的印象,而却给营销者带来干扰和困惑。所以调查的结果其实不可以全信,只能作为制定策略参考的一部分。一味地相信调查结果,统领策略,不仅得不到可靠的信息,还会使自己陷入被动,因为用户开起玩笑来,企业是要花费很大代价才能承受得起的。

  看准用户脾气根植品牌信念

  要捕鱼就必须知道鱼是怎么想的,互联网行业要做好品牌营销,就要用户进行透彻的分析。非理性消费看似捉摸不定,其实是有规律可循的。用户心理再怎么奇怪,我们仍然可以从最后的消费结果作出统计分析。所以用户消费行为的研究是品牌营销的一个重点,我们不单纯地听用户说“我要什么”,就慷慨地给他什么,而是用户在买什么,我们才提供给它什么。很多电商如淘宝、京东等,都在做的一项工作就是记录分析用户购买痕迹,从而把握用户喜好,建立地区化的数据库,继而制定更为精准的营销策略。从理论上讲,用户消费行为是其消费心理的外在表现和最终结果,电商利用本身的用户数量优势进行总结分析是明智而可行的。

  互联网品牌营销攻心战,是品牌得以深入人心的举措,只有品牌深入人心,企业才会获得持续的用户支持。用户为王的这个时代,非理性消费现象的普遍存在和已经取得进展的分析研究,对企业更准确地定位品牌概念应该是有积极的启示作用的。希望在互联网的舞台,营销者仍然能够把准市场命脉,成功拓展品牌影响力,驯服消费者那颗难懂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