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网络贷款提出监管新课题

来源:岁月联盟 编辑:猪蛋儿 时间:2012-11-13

  在网络贷款发展的同时,我们不得不重视由于新渠道、新产品、新形态的出现对监管提出的新要求。比如,如前述这类网络贷款平台,在经营中是否会超范围进行经营,在放贷的同时吸引存款;第三方的平台公司算不算金融机构,需不需要监管等问题都需要厘清。

  近年来兴起的网络贷款,对于活跃我国金融活动是有利的,值得大力推广。但是,我们同时应该看到,其也对金融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对第三方的网络平台如何定位等。

  网络贷款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泛指通过网络媒介获得资金借贷的金融活动。网络贷款的类型也五花八门,有针对个人开发的独立P2P网络平台,也有银行、小贷公司甚至是纯粹网络公司涉足的针对中小企业和个人的网络贷款平台。针对不同的平台,笔者认为,应该区别来看待。

  最大的一类是银行顺应互联网潮流开发针对性强的网贷产品,这类网络贷款基本没有什么风险,是银行自身业务的网络延伸。从申请、受理到放款收贷都是在银行自身的网络平台上进行,被银行所掌控。

  这类产品的好处显而易见,缩短了企业客户与银行的距离,能方便沟通、节约时间和增加效益等等。但使用这类产品的主要是银行的老客户,银行熟悉企业的情况,企业也知道银行的产品。对于新客户来说,银行面临如何推广网络贷款产品的问题,新客户来了,如何在线完成对客户的审核也是一大挑战。

  如果自家网络贷款平台只是作为吸引客户的一个渠道而已,对企业的审核还是打回原来传统的那一套流程来操作,那么这样的产品和平台对企业的吸引力实际上并不大,因此银行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设计适应网络放贷的产品。

  此外,虽然银行官网的网贷产品放贷时间确实比传统的贷款要短,但很多银行只是对现有产品略加调整便放到网上来,其实还有很多的空间可以做。另一类,则是以小贷公司为主的贷款公司主办的网络贷款平台。依托于浙江阿里巴巴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和重庆市阿里巴巴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的阿里金融应属此类。不过,这类网络贷款平台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各家运作模式差别比较大。

  主要业务类型有,一类是通过网络渠道获得客户并通过公司自身发放贷款;另一类是中介服务,跟银行合作将客户推荐给合适的银行,收取一定的手续费。前者的风险完全由小贷公司承担,这类如果不辅助于线下调查,风险很大;后者的风险相对要小些,贷款是由银行发放的,银行有自己的控制标准。

  这类网络贷款平台虽然利用了互联网技术平台,但更适合区域性发展,小贷公司有一个服务地理半径,对于周边的企业客户才会了解。当然,阿里金融有其特殊性,本身掌握很多中小微企业的数据,甚至是企业现金流都一清二楚。

  第三类,就是纯粹的第三方的网络贷款平台,比如全球网。据媒体报道,全球网只做平台并且按获得贷款企业的每笔贷款收取中介服务费。这类平台中介特征明显,跟咨询管理、房屋中介没有两样,只是借贷中介,是企业和银行之间的网络平台,平台公司本身并没有多大的风险,最终的风险还是由银行承担。这类企业最终被纳入到常规的流程中去放贷。

  这类平台为银行获得新客户增加了渠道,促进了企业和银行的对接,但是企业如何筛选,企业提交的资料如何保管等,同样面临着与所有电商企业一样的信息安全隐患——企业的材料能否安全,防黑客等级是否到位。这些都是网络贷款平台公司面临的挑战。尽管各种网络贷款平台业务模式及面临的风险有所不同,但网络贷款的兴起和发展有其积极的意义。

  首先,对于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有利,增加了渠道。其次,对于银行来说,小微企业贷款如同零售业务,靠传统渠道发放成本高,网络渠道降低了成本使银行大规模发展小微企业客户成为可能。还有一点就是活跃了金融活动,由于网络技术的出现,使得各机构争相开发相关的产品,丰富了金融市场。

  在网络贷款发展的同时,我们不得不重视由于新渠道、新产品、新形态的出现对监管提出的新要求。如前述这类网络贷款平台,在经营中是否会超范围进行经营,在放贷的同时吸引存款;第三方的平台公司算不算金融机构,需不需要监管等问题都需要厘清。

  纵观目前的网络贷款发展态势,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现阶段还处于初级阶段。很多平台及银行都只是把网络作为银行寻找客户的一个新增渠道;银行与网贷平台合作不够深入,许多还停留在推荐合格企业客户这个层面;银行针对网络平台开发的产品针对性还不强,标准化和灵活性都不够。

  为此,要更好地发挥网络贷款的优势,对于银行来说,应该更加重视网络平台的价值;深入研究与网贷平台的合作模式,深化合作关系;针对不同的网络群体客户开发更有针对性的标准化产品,使其申请到放贷全流程搬上网,而不仅是部分流程在网上完成;同时优化相应的管理架构,使网络贷款能够做到批量审批等。

  对于网贷平台,则需要进一步提高“撮合”交易的业务人员水平,熟悉各家银行及小贷公司产品特征,熟悉企业客户的需求,提高企业与银行的匹配能力;同时应该加强企业客户资料数据的安全保管措施等。

  我相信,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商业模式的创新,未来网络贷款将在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作者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金融学教授,清华大学特聘教授,中央电视台(CCTV)特约财经评论员。本文系本报记者韩言铭采访整理,未经本人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