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内部审计中的成本控制与绩效提高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李玉芳 时间:2010-06-29
一、高校内部审计成本的构成

  对高校内部审计成本构成分析,要考虑内部审计的内向性特点,因而应从有利于整个学校成本管理的角度来分析高校内部审计成本。高校内部审计成本不仅应包括审计成本,还应包括被审计单位和其它部门在审计过程中所付出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因此,根据高校内部审计的特点,从审计成本组成内容来划分,审计成本可以分为显性成本、隐性成本和机会成本。显性成本包括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工资、办公费用、固定资产使用成本、审计人员后续成本和审计项目成本(包括审计外包项目成本、被审计单位配合成本、审计成果运用成本)等等;隐性成本包括被学校高层管理和其它部门对审计部门的委托、听取审计请示、审计意见和审阅审计报告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等成本;机会成本包括由于审计人员、被审计单位人员和其他人员因完成审计事项所花费的时间而导致其它工作被搁置所带来的成本。从审计成本性态来分,高校内部审计成本可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包括固定人员的工资性支出、固定资产使用成本、职业后续教育成本和其它固定的管理成本,这部分支出无论是否开展审计项目都列为审计成本;变动成本包括开展审计项目投入的耗费,项目越多,投入越大。

  二、高校内部审计成本控制的现状及原因

  1.审计部门及审计项目组成本控制意识欠缺。

  这一特点是与其现在的生存空间密切相关。长期以来,高校财务体系未实行成本核算,又由于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的粗旷性,各单位、各部门都没有树立起成本控制观念,高校内审部门作为高校内部的一个职能部门同样没有把投入与产出,成本与效益结合起来。高校内部审计人员成本观念也很欠缺,审计项目组在实施审计项目过程中,不注重节约成本、不讲究工作效率,或搞人海战术、或搞拉据战,浪费了大量人力资源和时间。

  2.高校内部审计成本预算管理不规范、不全面。

  高校内部审计成本隶属于学校总成本的一部分,审计成本与被审计对象的成本融为一体。而目前,高校内部审计成本未单独核算,只将办公费用、固定资产购置费用、培训费用等纳入内部审计部门经费预算,被审计单位配合成本未纳入成本管理范畴,这样导致审计项目中大量占用被审计单位资源,增加转移成本;而且审计成本预算也未与审计项目挂勾,外包成本也未纳入审计成本预算范围,由于内部审计部门的固定成本投入与审计项目多少和是否外包并不产生影响,审计过程中消极怠工时有发生,对于稍有难度的项目就选择外包,无形中增加了审计成本。

  3.缺乏激励机制,高校内部审计人员压力与动力不足,审计工作效率不高。

  目前,高校内审部门基本上未形成绩效考核机制,因而也没有具体的绩效考评指标,对审计人员年度考核也就流于形式。审计部门领导注重的也是一年完成了多少审计项目,对审计项目的复杂程度,审计的效率、效果及审计成本方面很少关注。在薪酬制度方面,也往往仅与职称、职务挂勾,不与审计项目成本及效益挂勾。由于缺乏激励机制,对审计成本的节约和浪费得不到奖与惩,甚至得不到客观的评价,审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工作积极性和效率不高,在客观上导致了审计成本的增加。

  4.审计资源整合不力,资源不足与资源闲置并存。

  目前,一方面高校内部审计普遍存在总体资源投入不足包括资金、人员、时间。另一方面,由于对审计项目工作量和可用的有效审计资源没有进行准确测算,具体落实到审计项目时则是“有则多配,无则少配”,再加上任务与时间不匹配,导致资源闲置现象严重。在项目实施中也存在审计力量组织调度不当、分布不均、审计重点和目的不明确等情况,导致审计项目审得不深不透,使投入的大量审计成本未能发挥其效用,无法有效的降低审计成本。

  5.审计程序欠,审计方式和审计手段落后。

  审计程序是保证审计目标实现的手段。目前,高校内部审计程序要么不规范、太繁琐,要么太死板、太教条,灵活性不够。审计程序越繁琐,审计成本越高,审计资源浪费越严重。

  审计方式和审计手段是提高审计效率的途径。审计方式基本上停留在对凭证的逐笔审查,分析性复核审计方法未得到充分运用。审计手段上,机辅助审计未能发挥应有作用,手工审计效率低下。

  6.审计人员素质不能满足业务需要。

  审计是一种依靠经验和知识进行判断的职业,职业判断能力强,则可以少走弯路,提高审计效率,降低直接审计项目成本支出。目前,一些高校对内审人员的编制确定没有合理测算,选拔审计人员素质标准也不明确,有的不能胜任审计岗位的工作,有的甚至“老弱病残”,这样导致了目前审计任务过重和审计冗员过多的矛盾。

  三、高校内部审计成本控制与绩效提高

  (一)完善管理体制,降低审计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1.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提高审计效率。

  行为科学理论认为,人的动机来自需要,由需要决定人们的行为目标。科学的激励机制是一种推动力量,可以激发人的动机,是推动人朝着期望目标不断努力的内在动力。通常,我们所说的激励机制包括激励和约束两个方面,激励和约束相辅相成。激励与约束机制的有机结合,是促使行为高效运作的根本保证。激励是诱惑,而约束则是威胁,高校内部审计运用激励机制两种不同的力量,将充分发挥高校内部审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审计效率的提高和审计成本的降低。

  2.利用综合业绩评价体系——平衡计分卡对高校内部审计人员的业绩进行考核与评价,提高审计人员的积极性。

  由于内部审计业绩很难用量化的数字来表示,给内部审计部门和内部审计人员业绩的评定带来了一定难度。因为如果仅仅从数量上如审计时间、成本高低等指标来评价内部审计业绩则难以保证审计质量。因此,衡量内部审计价值的最好标准是利用综合业绩评价体系——平衡计分卡来对内部审计业绩进行考核与评价。通过平衡计分卡建立绩效考评指标,将考评结果与个人报酬挂钩,这样将激励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及审计人员降低内审成本,提高内部审计效果和效益。

  3.编制审计计划,加强审计预算管理,实行审计成本专项控制。

  科学编制审计计划,安排审计项目时要有选择性,一方面要选择那些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资金以及关系到学校生存的重大事项开展审计;另一方面要选择那些能扩大审计影响,宣传审计效果,且能对学校工作效率的提高产生连锁反映的项目来开展审计,尽量不要选择那些大而全并且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而收效不大的项目。

  加强审计成本预算管理,将审计成本从学校总成本中分离出来,并由合适的部门采取有效的方法来控制。单纯由财务部门来行使“总管”的角色容易导致单位和部门为追逐部门利益最大化,在与学校的博弈中换取有利于自己的政策条款。因此,最好的成本控制方法是将学校管理总成本和分项管理成本实行平行控制,即财务部门和相应的管理部门同时控制。审计成本作为学校分项管理成本的一部分,并将项目外包成本归入审计成本。这样既减少了财务部门对审计成本控制的难度,又提高审计部门对审计成本控制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4.实行办公自动化管理。

  在审计档案管理中,应广泛采用机管理,重要的工作底稿、被审计对象资料、审计信息应录入计算机系统,方便查询,在部门内快速传递各种信息,使资源共享,以提高整体效率。

  (二)控制审计项目成本、降低变动成本、提高审计实施效率。

  1.严格控制审计程序,改进审计手段与方法。

  审计程序设计直接影响审计项目成本,审计组必须在保证最佳资源配置的前提下,慎重选择最恰当的审计程序。设计审计程序必须充分考虑其必要性,并评估其运行所需费用,尽可能简化审计程序,避免交叉重复。当然,审计程序的简化不能以损失审计质量为代价。

  在项目审计中,充分运用分析性复核、内部控制评审、重要性水平的评估等先进的审计方法,能较好地控制审计过度造成的资源浪费和审计不足带来的审计失败,达到控制审计项目成本、被审单位配合成本和审计成果运用成本的目的。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功能,将审计软件与被审计单位财务数据兼容,利用审计软件分析功能和快速阅读能力将大大缩短现场审计时间,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成本。

  2.整合审计资源,使审计资源组合最优化。

  (1)高校内部审计人员配备要科学,既要对内审人员编制作出合理的限制,又要保证人尽其才,避免因滥竽充数和人海战术带来的资源浪费。(2)合理调度审计资源。审计项目所需审计资源与被审计单位规模、内部控制有效程度、审计事项的复杂程度等密切相关,加强调查研究,全面深入把握被审计对象和审计事项情况,从而配备相应数量和素质的审计人员,安排相应审计时间,使现有审计资源利用最优。

  3.加强人才培养,不断提升人员素质。

  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直接关系到审计工作的质量,一个审计项目的实施往往要涉及、审计、、政策等多个方面,熟练或不精通必然会加大时间和财力成本的耗费,增加审计成本。内审人员至少必须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分析和评论各种观点的能力,获得任何一个被审计对象的充分理解的有效的沟通方法;对被审计对象所面临的风险和机会的敏感和了解;为任何一项审计计划设计总体和具体的目标;以各种格式向所有收件人报告审计结果。加大审计培训虽会加大审计成本,但将极大地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效果,最终实现整个高校总审计成本最低,效率最高。

  (三)创造良好的内部审计文化,树立成本意识。

  审计成本管理不仅仅是停留在物质层、制度层、行为层,还应上升到精神层。内部审计人员是项目审计成本的支配者,是审计成本控制的“前沿阵地”,在高校建立良好的内部审计文化,使优质、高效、低耗的审计成本管理成为每个审计人员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取向,从而达到降低学校整体成本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