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审计综合信息平台的建立与研究
[关 键 词]审计 综合信息平台
在我国的政府审计中,计算机审计是普遍运用的一种审计方式,而数据审计在计算机审计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如何运用多种来源的数据开展审计,充分发挥计算机审计的效能成为当前计算机审计一项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现有数据审计方式下信息利用的局限性
我国目前的政府审计一般是根据年度审计计划的安排开展的,其特点是:某一具体审计任务针对特定对象,如某一行业或某个政府部门,计算机审计的数据来源一般局限于具体被审计对象所拥有的电子数据,利用这些数据在开展审计时,一般会存在如下弊端:
(一)数据核实困难。由于审计用的数据仅来源于被审计对象,在需要对这些数据的客观性作出审计判断时,往往还需要借助于其他方面的信息对这些数据进行确认核实。比如:我们审计一个时,我们可以获取其财务数据以及其ERP系统中的其他数据,当我们要核实其应收帐款、应付帐款等科目的真实性时,在验证企业内部数据的一致性后,还需要对这些项目进行函证,但函证这种方法有时并不可靠,而如果我们利用从银行、税务部门以及其内部原材料、库存的电子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将材料的入库、与从税务部门获取的对方开具的发票、银行间的往来进行相互比对,从而验证其应付帐款的真实性,同样的,将企业库存数据与从税务部门的获取的销售发票、银行获取的往来数据进行比对,就可以验证其应付帐款的真实性,这样,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审计效率,而且也提高了审计质量,规避审计风险。
(二)数据不完整。某些单位没有采用计算机管理或部分地采用计算机管理,在利用这些不完整的数据开展审计时,往往会由于缺少某些关键数据而使审计很难展开。
(三)数据关联性差。有些单位虽然普遍应用了计算机管理,但某些系统间缺乏关联,如某保险公司,其财务系统与业务系统都采用了计算机管理,但两个系统独自开发,系统数据间没有建立关联,在利用这些数据进行计算机审计时往往非常困难。
(四)无法进行横向对比分析。由于数据来源于同一单位,而没有其他同类单位的相关信息,无法利用计算机手段进行横向对比分析。
二、综合信息平台的一些尝试
在以往的审计实践中,我们已开展了综合利用不同来源的电子数据进行计算机审计的尝试。
如在对某国税部门的审计中,根据审计署确定的审计范围和要求以及国税审计的业务特点,我们确定了采集数据的内容和范围,即:除了采集国税部门的征管信息系统以及金税工程系统中的电子数据外,还采集了地税征管信息系统、工商管理系统、民政系统、海关关税系统、电力部门电费管理系统、自来水公司水费管理系统中的电子数据。其基本思路是:通过国税征管信息的分析掌握企业纳税的基本情况,确定审计延伸企业,再通过工商数据掌握该企业的关联企业情况,通过金税工程数据掌握企业的关联交易情况,通过对企业纳税资料的分析掌握企业经营的基本状况,并通过企业电费、水费支出与企业纳税资料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企业纳税资料的真实性。通过民政系统数据验证福利企业是否满足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条件,通过关联分析掌握是否存在通过税收优惠政策避税的情况。通过海关数据与企业纳税情况掌握企业是否存在利用国家出口退税政策偷税的情况。
通过这些数据的综合分析和交叉比对,我们有效进行了企业纳税情况评估、关联企业分析、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情况审计等审计内容。通过对多种信息的相关分析,我们还发现了国地税稽查部门之间由于两部门之间信息共享不畅的问题造成国税稽查发现的企业纳税问题未相应的在地税进行处理以及地税稽查发现的企业纳税问题未相应的在国税进行处理的问题,并据此提出审计建议。
又如在对资产公司的审计中,在对资产公司相关数据分析的同时,我们还利用不良资产贷款行的电子数据、国地税税务部门的征管信息对资产公司收购的不良资产进行分析,通过这些其他部门的信息我们验证了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收购与贷款行剥离的不良资产的一致性,同时对产生不良资产的企业经营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并在审计中取得良好效果,也进一步规避了审计风险。
通过实践,我们认识到:将多方面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对计算机数据审计的效能发挥有明显的作用,同时,某些信息往往就是不同审计项目共同所需要的。例如:税收信息与银行信息可以为大多数审计项目使用。为此,我们认为将审计中涉及的一些共同需要的信息加以整合,构建一个审计综合信息平台,将对计算机审计工作的开展带来一定的帮助。
三、审计综合信息平台的建立
1、综合信息平台需要包含什么样的数据
我们的思路是:在对我国不同区域运行状况的具体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其不同行业的性或关键性信息,并将这些信息进行一定的整合,从而形成审计综合信息平台数据。事实上,在一定区域的社会经济系统中,部门、工商部门与税务部门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具有极大的渗透性,这些部门的信息构成了经济运行的基本轨迹。因此,我们认为可以将上述三方面的信息作为审计综合信息系统的核心数据。
同时,某些部门或行业的数据虽然没有上述部门的信息关键,但也在部分审计中起一定作用,如人民银行对企业贷款的统一授信信息、社会保险信息、海关进出口数据、电力系统中的电费信息、自来水公司的水费信息等。
但由于目前各部门信息系统并不统一,部门间的信息交换尚无统一标准,加上数据的更新速度快,数据量又特别大。如何将上述各种信息进行融合提炼在一起,搭建一个合理的审计综合信息平台,就成了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2、综合信息平台构建的可能性
通过对上述系统中信息的分析,我们发现,虽然同一部门的信息系统没有统一,但是由于其业务内容及作业规范比较统一,我们可以摒弃各个系统的个性而取其共有的基本内容,例如:国税部门虽然其征管系统有较大差异,但系统中的纳税人登记、纳税申报、税款交纳、退税、税收优惠、重点纳税户报表等信息基本一致,可以以一个最小共集的形式集成在一起,且这些信息构成税收征管系统的主要内容,这样,部门或行业内的信息整合可以通过这种思路进行。对于部门或行业间的数据整合,我们知道:作为社会经济的细胞-企业依据工商登记的营业执照号及技术监督局给予的企业编码可以联系在一起,我们可以通过这些代码对不同系统的数据进行整合。
为了解决数据量过大的问题,我们只考虑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区域范围内(比如只针对某个市或某个省)面向企事业单位搭建这样的审计数据综合信息平台。
3、综合信息平台的构建
在建立审计综合信息系统时技术方法是决定其成败的关键因素,一般来说有五方面的内容。首先,必须建立起审计综合信息系统所需的数据模式,即确定目标系统数据的整体架构;其次,是数据的采集问题;第三,对下载后的数据进行清理和转换放入审计综合信息系统中,并对转换后的数据进行验证;第四,根据需要对数据进行筛选和综合;最后,是系统维护。
(一)综合信息平台数据模式的建立
综合信息平台数据模式涵盖、工商、税务等不同系统业务的数据子模式,这些数据子模式能够充分描述不同的业务特征,且子模式与子模式之间通过一定的关键字段相联系。
(二)数据采集
由于数据存在于不同的部门,其采用的数据库千差万别,如何将其采集到我们的系统中是建立审计综合信息系统的第一步。通过多年的机审计实践,我们在数据下载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我们开发的《数据采集与分析3.0》软件已能够满足各种类型的数据采集需求,该软件能针对不同类型的数据库建立连接,进行数据采集和下载。另外,联网审计试点的成功为能通过实现网上实时数据采集奠定了基础。
(三)数据清理、转换与验证
数据清理主要涉及到数据的映射、匹配和合并。通过映射,将数据格式标准化;通过匹配,剔除重复的对象;通过合并,保留或生成一个完整的对象。
数据转换主要是字段间的变换,常见的数据转换有简单变换,日期、时间格式的转换,由代码到名称的转换以及字段(值)拆分和字段(值)合并等。
数据验证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数据变换,主要用来检查字段或字段组的实际内容是否符合业务规则,并去除一些非法数据,从而保证数据的合法性和有效性。通过综合地应用范围检验、枚举清单及相关检验等方法制定数据验证规则,可以有效地进行数据合法性检查。
(四)数据筛选、综合
由于审计综合信息平台整合了多个系统的信息,其数据量势必比较巨大,因此,在建立该平台时还需要结合审计业务特点对数据进行筛选,以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普遍的做法是根据审计的重要性原则进行筛选。
数据综合的主要任务,是将从各种类型的数据源中得到的业务数据结合在一起,形成新的数据。主要手段有数据衍生、数据概括等等。衍生数据由计算平均值、求总和或统计等多种计算手段获得,甚至还包括复杂的业务计算的结果。
(五)系统维护
系统维护包括:系统数据的增量更新、数据子模式的增加与更新和不同子模式间的连接关系的更新。
四、审计综合信息平台的建立对审计效能的提高起了积极作用
审计综合信息平台的建立使审计项目的开展具有了较为丰富的信息资源,其在审计实践中的应用将会对计算机审计工作的效能起到积极作用。
首先,实时的审计综合信息平台将改善目前审计事后监督的状况,提高预警能力。例如,在银行发放贷款时通过对纳税情况等信息的分析,可以对贷款企业的状况及时掌握,防范风险。
其次,通过信息之间差异分析可以及时发现错弊。
第三,通过对相关信息的分析可以使我们在审前调查阶段就获得较为丰富的信息,有助于审计方案的制定,并降低审计成本。
第四,审计过程中审计综合信息平台中信息的使用有助于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